小米集团W(1810.HK)十年磨砺稳固手机大盘,跨界造车有望成就新篇章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 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港股公司深度 电讯设备(HS) 十年磨砺稳固手机大盘,跨界造车有望成就新篇章 报告通过三大思考,研判公司业务发展的成长性和确定性: 思考 1、手机业务能否实现稳健增长与持续突破? 我们复盘了手机行业全球以及国内的发展历史,在时代和技术的不断变革中,诸多厂商各领风骚。全球范围,我们看到了诺基亚、摩托罗拉制霸功能机时代,也经历了苹果崛起重新定义移动终端开启智能机时代。同时期,三星依托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及雄厚的技术积累面向消费者积极转型,与苹果形成两强割据的局面。而过去的诸多强者未能紧跟时代风口,倒在了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前夜。聚焦于国内手机市场,通信技术的优势造就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成也运营商,败也运营商,智能机的时代需要以消费者为核心,积极寻找自身的差异化标签才能在不断内卷的行业中生存。小米手机起步借助着自身超高性价比的特点直切目标用户,在后续的发展中通过高端化探索及国际化战略摸索到了品牌重塑和业务拓展的法门。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手机×AIoT”业务协同赋能万物互联,以AIoT 助推手机业务发展,并围绕手机构建智能生活,渗透多场景、提高用户覆盖度,将品牌烙印打的更深,护城河建的更高。手机行业注定不会一成不变,而小米的布局与策略将会助其乘风破浪。 思考 2:小米造车有何资源禀赋,成功概率几何? 小米造车极具禀赋,在资金、人才、技术层面以及供应链把控、营销经验与大量米粉为支撑的客户积累上早已做足充分准备,进军造车领域优势明显。回看公司手机业务的发展,小米从产品定位到供应链把控再到品控以及营销上的经验均将成为造车成功的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行业处于百花齐放的开创期,而储备完善的小米必将是行业的有力竞争者。综合来看,小米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踩对了产业发展初期的天时,掌握了优质资源禀赋的地利,有着充足人才团队和粉丝群体的人和,跨界造车将不是空谈理想,有望成为小米全新的长期增长点。 思考 3:为什么说小米在 AIoT 领域仍具巨大的想象空间? 抛开传统的产品结构与销售数据研究,我们从小米产业投资的角度分析公司业务布局的前瞻性。公司一直以来积极开展产业投资,孵化优质上游企业,以 AIoT 业务为主线,不断向外围行业延伸,致力于构建 AIoT 生态圈。同时,公司投资始终以自身的业务为根本,不断根据业务变化动态调整投资重心。截至目前,小米产投主力覆盖先进制造、智能硬件、汽车交通、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高度聚焦的产业投资不断丰富着小米生态圈的产品种类并拔高了整体质量,商业闭环将使 AIoT 业务立于不败之地。 维持 买入 孙晓磊 sunxiaolei@csc.com.cn 18811432273 SAC 执证编号:S1440519080005 SFC 中央编号:BOS358 刘京昭 liujingzhao@csc.com.cn 18801173793 SAC 执证编号:S1440522010001 发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06 日 当前股价: 12.34 港元 目标价格 6 个月: 22.1 港元 主要数据 股票价格绝对/相对市场表现(%) 1 个月 3 个月 12 个月 -2.17/3.81 -22.64/-14.81 -39.67/-16.39 12 月最高/最低价(港元) 30.45/11.38 总股本(万股) 2,497,983.19 流通 H 股(万股) 2,035,315.57 总市值(亿港元) 3,602.09 流通市值(亿港元) 2,934.93 近 3 月日均成交量(万股) 9,366.08 主要股东 Smart Mobile Holdings Limited 26.0% 股价表现 相关研究报告 22.03.23 【 中 信 建 投 海 外 研 究 】 小 米 集 团-W(1810):2021Q4 及年报点评:业绩略超预期,造车业务蓄势待发 22.01.12 【 中 信 建 投 海 外 研 究 】 小 米 集 团-W(1810):小米集团 2021Q4 业绩前瞻:全年手机出货稍低于预期,线下门店持续扩张 【 中 信 建 投 海 外 研 究 】 小 米 集 团-55%-35%-15%5%25%2021/3/262021/4/262021/5/262021/6/262021/7/262021/8/262021/9/262021/10/262021/11/262021/12/262022/1/262022/2/26小米集团-W恒生指数小米集团-W(1810.HK) 股票报告网 港股公司深度报告 小米集团-W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022 年总收入为 3602.72 亿元,同比增长 9.7%,调整后净利润为 159.66 亿元,同比增速为-27.6%。按照 SOTP 估值法,暂不考虑造车业务板块对公司估值的影响,给到公司总计市值4682.33 亿元,对应 5534 亿港元,目标价 22.1 港元。 风险提示:政策管理风险;市场竞争加剧;互联网业务增长不及预期;造车业务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等。 股票报告网 港股公司深度报告 小米集团-W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目录 思考一:内卷下的手机行业,小米能否持续突破,而不被浪潮淘尽? ............................................................ 1 1.1 从国内外手机行业格局变迁,看行业核心竞争要素 ............................................................................. 1 (一)全球手机行业格局变迁 ............................................................................................................... 1 (二)国内手机行业格局变迁 ............................................................................................................... 8 (三)我国手机行业竞争激烈,紧随时代风口+差异化为破局关键................................................ 13 1.2 复盘小米手机发展历史,看公司成功四大要点 ................................................................................... 17 (一)发展初期:高配+低价直切受众痒点,营销助力移动互联网消费人口吸纳 ........................ 17 (二)高端化探索:主
[中信建投]:小米集团W(1810.HK)十年磨砺稳固手机大盘,跨界造车有望成就新篇章,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8.36M,页数5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