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7大信号-两“新增”-三“没变”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经济研究 2022 年 05 月 09 日 宏观点评 两‚新增‛&三‚没变‛—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 7 大信号 事件:5 月 9 日,央行发布《2022 年第 1 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后文简称《报告》)。 核心结论:本次报告对货币政策总基调,延续了 4.15 降准答记者问、4.18 央行‚23 条‛、4.29政治局会议等 4 月以来一系列会议的活法,包括‚对经济形势更加担心,主动应对、提振信心、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并新增了两个‚密切关注(通胀和美联储加息)‛;有点意外的是,没有删‚不搞大水漫灌‛,也没有删‚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也没有调整对汇率的总表述。总体看,我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会更注重稳信贷、宽信用、结构性宽松,降准降息仍可期、但可能性下降。继续提示,‚货币不是万能的‛,当前稳增长更为关键的抓手是‚疫情防控优化、松地产、扩基建、强化政策落地‛,也可关注‚增量工具‛,短期紧盯:核心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可能的松绑,发行特别国债的可能性提升,仍有可能单边下调 LPR。 信号 1:央行对于国内外经济形势更担忧,尤其是对国内疫情。央行认为‚全球下行压力显现‛,主因‚疫情脉冲式反弹、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主要发达经济体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等,还以 IMF、世界银行下调全球经济增速作为佐证,认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大‛;和4.29 政治局会议等一样,延续强调‚新冠肺炎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指出‚三重压力仍然存在‛,并额外强调当前疫情的冲击加大,包括消费转弱、部分领域投资仍在探底、企业停产减产、货运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摩擦等。 信号 2:央行对于全球通胀担心有所加剧,并指出受地缘政治紧张影响‚海外高通胀持续时间更长‛;央行认为我国物价形势总体稳定,‚CPI 上、PPI 下‛仍是 2022 年基准情形。央行指出,由于劳动力供给恢复缓慢,‚发达经济体‘工资—物价’螺旋上涨的现象更加明显,通胀持续攀升‛,并额外指出‚地缘政治加剧导致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贸易往来及供应链运转阻滞加大,可能继续推高全球通胀水平‛;央行认为‚我国物价总体稳定‛,并指出‚未来 CPI运行中枢可能较上年温和抬升;PPI 可能延续总体回落态势‛,新增‚要谨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继续提示,2022 年我国通胀基准情形是‚CPI 上、PPI 下、PPI-CPI剪刀差收窄‛,走势上:CPI 预计前低后高,幅度取决于生猪去化、疫情以及油价等,全年中枢可能在 2.2%左右;PPI 整体趋降,能源价格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全年油价中枢维持 95 美元/桶左右,国内大宗价格总体可控,预计 2022 年 PPI 中枢为 4.3%左右。 信号 3:‚主动应对、提振信心、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定调,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会更注重稳信贷、宽信用、结构性宽松;而意外的保留了‚不搞大水漫灌‛,并新增了两个‚密切关注(通胀和美联储加息)‛,预示降准降息仍可期、但可能性下降。其一,央行继续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但删除了‚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但没有删‚不搞大水漫灌‛,维持我们此前判断,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降准降息仍可期、但可能性下降。其二,和 4.18 央行‚23 条‛一样,延续强调‚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指向未来货币政策会更加注重稳信贷、宽信用,尤其是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手段实现结构性宽松。其三,本次《报告》较 Q4 报告新增两个‚密切关注‛,即:‚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和‚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此前 4.15 降准答记者问也有提及 ),指向美联储加息和通胀走势是我国后续货币政策的两大掣肘。 信号 4:央行对房地产定调更加积极,继续提示:稳增长离不开房地产,会尽可能避免房地产‚硬着陆‛,各地有望进一步实质性放松可期,包括销售端(居民)和供给端(开发商),短期可紧盯核心一二线城市可能的松绑。和此前一样,央行继续强调‚房住不炒;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等表述,新增了 4.29 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此外,本次报告还新增了‚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表明央行对于地产防风险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信号 5:央行对汇率的说法没有大变化,仅删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基于央行 4.25 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叠加近期人民币快速贬值,倾向于认为:稳汇率也将是后续央行的关注重点。延续强调‚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不过央行删掉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继续提示:强美元之下,短期内人民币仍将趋于贬值,6.7左右是一个重要观测点位,全年看人民币汇率应是贬中趋稳。 信号 6:央行专栏介绍‚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并指出 4 月最后一周全国金融机构新发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调了 10bp,这有可能会打开后续 LPR 单边下调的可能性。4 月下旬,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下调了其 1 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引发市场关注,专栏 3 对此做了相关解释。央行指出‚由于存款市场竞争激烈,一定程度阻碍了市场利率有效传导‛,此次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在推进存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银行可根据自身情况,参考市场利率变化,自主确定其存款利率的实际调整幅度‛,并指出‚新的机制建立后,有利于银行稳定负债成本,促进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 信号 7:其他 3 个专栏也建议关注:《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取得明显成效》、《从宏观审慎管理视角实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加快推进金融稳定立法建设》,尤其是金融稳定法和金融保障基金。按国务院要求,9 月底前完成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筹集相关工作。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美联储加息节奏、我国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作者 分析师 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50004 邮箱:xiongyuan@gszq.com 研究助理 穆仁文 执业证书编号:S0680121120001 邮箱:murenwen@gszq.com 相关研究 1、《不一样的反转—逐句解读 4.29 政治局会议》2022-04-29 2、《鹰派的顶点—美联储 5 月议息会议点评》2022-05-05 3、《加杠杆稳增长—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 7 大信号》2022-02-12 4、《全面评估当前疫情的经济影响与演变特征》2022-04-27 5、《4 月政治局会议前瞻—兼评 A 股大跌、人民币大贬》2022-04-26 6 、《 如 何 理 解 一 季 度 经 济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7大信号-两“新增”-三“没变”,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1M,页数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