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2年第2季度):政策发力经济“开门红”,恢复持续性有待观察
研究院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要点GDP 增长好于预期2022 年第 2 季度(总第 50 期)报告日期:2022 年 3 月 30 日●2022 年前 2 个月,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好于预期,这是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的结果。但进入 3 月以来,俄乌冲突升级,多国对俄各种制裁措施接踵而至,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迎来新一轮暴涨,国内疫情多点快速蔓延,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经济景气或将转弱。预计一季度 GDP 增长 5.2%左右。●展望二季度,经济恢复势头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需要关注外部冲击、疫情发展、稳增长政策等三大关键影响因素。初步判断,疫情叠加收入增长乏力影响消费恢复,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放缓,出口增速将逐步回落。但考虑到政策稳增长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市场预期将趋于稳定,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有望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这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总体稳定。预计二季度 GDP 增长 5.1%左右,增速较一季度放缓 0.1 个百分点左右。●要高度关注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好相关风险预案和风险防范。推动各项政策部署落实落地,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建议提高财政政策支出效能,助力扩大有效投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推动实现“总量合理、结构优化、价格下行”;精准发力稳定市场主体,保障就业市场稳定;持续夯实消费基础,为消费稳定恢复创造良好环境;及时推出房地产风险化解的有效举措,推动房地产市场转型发展;发挥好各地区稳增长、促转型的“有为”政府作用。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组长: 陈卫东副组长: 周景彤成员: 李佩珈梁婧赵廷辰范若滢梁斯叶银丹王梅婷汪惠青刘晨吴丹邱亦霖曾圣钧(大湾区金融研究院)联系人:范若滢电话:010-66592780邮件:fanruoying@qq.com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2022 年第 2 季度政策发力经济“开门红”,恢复持续性有待观察——中国银行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2 年第 2 季度)2022 年前 2 个月,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好于预期,这是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的结果。但进入 3 月以来,俄乌冲突升级,多国对俄各种制裁措施接踵而至,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迎来新一轮暴涨,国内疫情多点快速蔓延,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再次凸显,输入型通胀压力不断加大,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大,金融市场震荡加大,市场预期不稳,经济景气或将转弱。预计一季度 GDP 增长 5.2%左右。展望二季度,经济恢复势头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需要关注外部冲击、疫情发展、稳增长政策等三大关键影响因素。初步判断,疫情叠加收入增长乏力影响消费恢复,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放缓,出口增速将逐步回落。但考虑到政策稳增长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市场预期将趋于稳定,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有望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这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总体稳定。此外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综合预计二季度 GDP 增长 5.1%左右,增速较一季度放缓 0.1个百分点左右。要高度关注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好相关风险预案和风险防范。推动各项政策部署落实落地,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建议提高财政政策支出效能,助力扩大有效投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推动实现“总量合理、结构优化、价格下行”;精准发力稳定市场主体,保障就业市场稳定;持续夯实消费基础,为消费稳定恢复创造良好环境;及时推出房地产风险化解的有效举措,推动房地产市场转型发展;发挥好各地区稳增长、促转型的“有为”政府作用。一、2022 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回顾与二季度展望(一)2022 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回顾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2022 年第 2季度2022 年前 2 个月,中国经济实现“开门红”,恢复情况好于市场预期,消费、投资和工业生产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为实现全年 5.5%左右的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的结果。2021 年四季度以来,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宏观政策不断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2021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系列稳增长措施陆续出台实施、提前发力,包括各项惠企纾困政策实施期限延长,针对工业、服务业出台专项扶持措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延续实施,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通过降准、降息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煤炭等重点领域保供稳价缓解能源要素约束,房地产政策更加注重支持合理融资需求等。尽管前 2 个月经济恢复好于市场预期,但进入 3 月以来,俄乌冲突升级,多国对俄各种制裁措施接踵而至,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迎来新一轮暴涨,国内疫情多点快速蔓延,目前已波及 20 余省市,截至 3 月 25 日,当月累计新增病例已超过 3 万例,创 2020 年 3 月以来新高。受上述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再次凸显,输入型通胀压力不断加大,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大,金融市场震荡加大,市场预期不稳,经济景气或将转弱。预计一季度 GDP 增长 5.2%左右。1. 消费超预期反弹,但恢复基础仍需巩固1-2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6.7%,比 2020-2021 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 2.8 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 4.6%(图 1)。一是线下接触式消费恢复较好。受疫情总体可控、多地假日促消费政策频出等带动,1-2 月份餐饮、线下零售等接触式消费恢复较好。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 8.9%,增速接近 2019年同期水平(9.7%);限额以上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和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32022 年第 2季度别增长 12.8%、10.3%、5.3%和 2.1%,均较 2020-2021 年两年平均增速有所加快。二是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1-2 月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 12.7%)、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增长 11.1%)表现均明显好于疫情前同期水平,两者合计占消费比重约为 3%,对消费回升的贡献为 5.2%。三是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投资保值需求增强等影响,石油制品类、金银珠宝类消费较快增长。1-2月分别同比增长 25.6%和 19.5%,石油制品与金银珠宝占消费比重合计为 6%左右,对 1-2 月份消费增长的贡献率为 17.7%。四是“缺芯”问题有所缓解,汽车消费有所回升。1-2 月汽车消费同比增长 3.9%,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为 9.8%。需要注意的是,尽管 1-2 月份消费恢复势头超预期,但恢复基础仍需巩固。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 4 个月上升至 5.5%的较高水平,16-24 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持续处于 15.3%的高位(图 2),收入基础不牢固影响消费恢复的可持续性。CPI 和核心 CPI 当月同比维持在 1%左右,物价表现疲弱反映消费需求仍不旺盛。此外,3 月以来暴发的本土疫情使得人员线下活动和跨区域流动受到较大影响,将对消费恢复造成一定打击。总体估计一季度消费增长 5.8%左右。图 1:各类消费增速图 2:各年龄段失业率注
中国银行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2年第2季度):政策发力经济“开门红”,恢复持续性有待观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24M,页数5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