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工行业能源结构转型系列报告之氢能:万亿蓝海市场,氢能未来可期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2 年 3 月 22 日 行业研究 万亿蓝海市场,氢能未来可期 ——能源结构转型系列报告之氢能 基础化工 碳中和推动能源转型,氢能或成万亿蓝海市场。氢能作为一种清洁低碳、热值高、来源多样、储运灵活的绿色能源,被誉为 21 世纪的“终极能源”。发展氢能产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经之路,国家对发展氢能持积极态度,21 年以来氢能相关的支持政策频繁出台,行业有望在政策催化下迎来高景气,成长可期。我们对氢能供应端市场规模进行测算,到 2050 年我国氢能供应端市场规模达到13027 亿元,制氢端市场规模可观,氢能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制氢路径差异大,短中期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将成为我国氢气供给的主要来源。根据中国氢能联盟与石油和化学规划院的统计,2019 年我国氢气产量约3342 万吨,为世界第一制氢大国。煤制氢是首要的制氢方式,占比约 64%;其次为工业副产氢和天然气制氢,分别占比 21%、14%。1)现阶段我国煤制氢成本低于天然气制氢,但天然气制氢成本下降空间更大。未来 CCUS 成本叠加或将缩小天然气制氢与煤制氢的成本差距。CCUS 技术有望持续降本,叠加 CCUS 技术的天然气制氢和煤制氢路线成本或将持续下降。2)工业副产氢制氢技术成熟且成本低廉,其中丙烷脱氢和乙烷裂解副产制氢纯度高,释放氢气供给的潜力大,可作为我国氢能发展初期的重要氢源。3)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预计到 206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产量将提升至 1 亿吨,占 2060 年氢气年度总需求的 77%。随着大规模的风电、光伏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将迎来突破。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30 年,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成本将低至 15元/kg,具备与配套 CCUS 的煤制氢竞争的条件,未来电解水制氢竞争力凸显。 氢能应用场景广泛,燃料电池汽车为短中期氢能需求主要增量。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在 2060 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 1.3 亿吨左右。作为氢能发展利用的关键环节,我国加氢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望在 2050年达到千亿市场规模,规模化和设备国产化可推动加氢站降本。目前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迅速,我国在全球燃料电池客车和商用车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未来随着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成熟以及成本下降,氢燃料电池重卡和乘用车规模有望快速扩大,可发挥氢燃料电池在长距离、重载领域的优势。 投资建议:氢能产业链所涉及的环节和应用场景众多,发展空间广阔,未来有望成为万亿级市场。建议关注布局煤制氢企业:中国石化;建议关注布局工业副产氢企业:中国石油、卫星化学、宝丰能源、东华能源、九丰能源、中国旭阳集团;建议关注布局电解水制氢企业:宝丰能源;建议关注布局加氢站及加氢装置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卫星化学、镇海股份、泰山石油。 风险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 增持(维持) 作者 分析师:赵乃迪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50005 010-57378026 zhaond@ebscn.com 联系人:蔡嘉豪 021-52523800 caijiahao@ebscn.com 行业与沪深 300 指数对比图 -25%-9%7%24%40%02/2105/2108/2112/21基础化工沪深300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碳中和驱动第三次能源转型,“大宗之王”战略地位仍将稳定——能源结构转型系列报告之原油(2022-03-01)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基础化工 投资聚焦 研究背景 自 2015 年《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碳中和逐渐成为全球共识。2020 年 9月 22 日,习近平主席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中首次明确了我国碳中和目标,我国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碳达峰,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双碳”目标驱使下,能源变革时代正式来临。在此背景下,我们通过一系列能源转型报告分析我国能源转型期间传统能源的地位和供需格局,以及氢能、风能等新能源在能源变革终局的发展空间。氢能是碳中和的重点方向之一,其具有清洁低碳、能量密度高、来源多样、应用场景丰富等优点,将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碳中和时代的主导能源。 21 年以来我国氢能相关的支持政策频繁出台,市场对氢能行业的关注度持续提升。聚焦当下,中国的氢能产业依然处于发展初期,判断未来氢能行业的发展趋势,需要在当前时点阐明以下问题: 1) 碳中和背景下,氢能行业发展空间如何? 从总量来看,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在 2060 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 1.3 亿吨左右。氢能需求的增长,势必带来供应端的发展,我们对氢能供应端市场规模进行测算,预计到 2050 年我国氢能供应端市场规模将达到 13027 亿元,制氢端市场规模可观,氢能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2) 我国当前的氢气供给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煤制氢是我国最主要的制氢方式,其次是工业副产氢和天然气制氢。短中期内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仍将是我国氢气供给的主要来源,未来随着大规模的风电、光伏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可再生能源制氢降本空间大,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的创新之处 我们分析了氢能在能源变革终局的发展空间,对氢能供应端市场规模进行测算,2050 年我国平均制氢成本有望达到 12.37 元/kg,氢能供应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3027 亿元,行业有望在政策催化下迎来高景气度,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具体从前端氢源的角度对国内的制氢路线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了不同制氢路线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探讨不同制氢路线未来降本空间,梳理布局各制氢路线的化工企业制氢产能。我们认为短中期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将成为我国氢气供给的主要来源,未来随着大规模的风电、光伏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将迎来突破。 投资观点 氢能产业链所涉及的环节和应用场景众多,发展空间广阔,未来有望成为万亿级市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多个省市发布氢能产业规划,加快布局氢能源产业。短时间内,煤制氢和工业副产氢仍将是主流制氢方式,目前,国内加氢站也进入快速建设阶段,随着中国氢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加氢设施需求的提升,加氢站有望在 2050年达到千亿级市场规模,发展空间巨大。建议关注布局煤制氢企业:中国石化;建议关注布局工业副产氢企业:中国石油、卫星化学、宝丰能源、东华能源、九丰能源、中国旭阳集团;建议关注布局电解水制氢企业:宝丰能源;建议关注布局加氢站及加氢装置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卫星化学、镇海股份、泰山石油。 vUkZiYiYdUvZmNqR6M9RbRpNnNmOpNiNmMpMkPnPmO8OmOnNwMrMtQuOqNrO 敬请参

立即下载
化石能源
2022-03-22
光大证券
赵乃迪
30页
1.14M
收藏
分享

[光大证券]:基础化工行业能源结构转型系列报告之氢能:万亿蓝海市场,氢能未来可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4M,页数3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国内碳酸锂产能及产量(万吨)图表 5:国内碳酸锂消费量情况(万吨)
化石能源
2022-03-22
来源:电力能源行业跟踪报告:锂电原材料成本向下游传导,新能源车企承压开启涨价潮
查看原文
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退坡情况(非公共领域)(万元)
化石能源
2022-03-22
来源:电力能源行业跟踪报告:锂电原材料成本向下游传导,新能源车企承压开启涨价潮
查看原文
部分新能源车企涨价情况
化石能源
2022-03-22
来源:电力能源行业跟踪报告:锂电原材料成本向下游传导,新能源车企承压开启涨价潮
查看原文
Wind 光伏产业指数 PE(TTM)估值情况 图 13: Wind 光伏产业指数 PB 估值情况
化石能源
2022-03-22
来源:光伏行业周报:1-2月需求淡季不淡,产业链扩产明显
查看原文
光伏组件价格走势 图 11:光伏玻璃价格走势
化石能源
2022-03-22
来源:光伏行业周报:1-2月需求淡季不淡,产业链扩产明显
查看原文
硅片价格走势 图 9:PERC 电池价格走势
化石能源
2022-03-22
来源:光伏行业周报:1-2月需求淡季不淡,产业链扩产明显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