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宏观资讯周报
12 月 14 日– 12 月 20 日 2021 年第 47 期 国际宏观资讯周报 www.ccxi.com.cn 国际业务部 杜凌轩 010-66428877-279 lxdu@ccxi.com.cn 王家璐 010-66428877-451 jlwang@ccxi.com.cn 于 嘉 010-66428877-242 jyu@ccxi.com.cn 张晶鑫 010-66428877-243 jxzhang@ccxi.com.cn 朱琳琳 010-66428877-282 llzhu@ccxi.com.cn 徐祯霆 010-66428877-246 zhtxu@ccxi.com.cn 李梓桐 010-66428877-570 ztli@ccxi.com.cn 其他联系人 张婷婷 010-66428877-203 ttzhang@ccxi.com.cn 本周头条: IMF 最新预测:奥密克戎会让全球经济损失 114 万亿元 世行副行长卡门·赖因哈特:世界经济延续反弹但难言真正复苏 IMF 警告:全球债务水平增幅创二战后新高 央行加息前请三思 俄总统普京对 2022 年经济工作作出指示 要求将通胀率降至 4% 南非 11 月份经济交易指数保持下降趋势 消费者通胀率再创新高 海合会国家间经济联系大幅增强 预计2021 年通货膨胀率为 1.2% 伊朗设定 8%的经济增长目标 阿联酋旅游业正在复苏 IIF 预测 2022 年阿经济增长率为 4.9% 2022 年泰国通胀率将达到 3%的近 10 年最高位 南非政府债务接近本财年预期值的 100% 2021/22 财年中期Eskom 财务状况有所改善 俄罗斯持续减持美国国债 财政部公布国家专项预算支出情况 沙特 2021 年预算将创下 8 年来最低财政赤字 2022 年望录得盈余 阿联酋预计今年实现财政盈余 马来西亚政府收入增长 8.9% 日本央行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 缅甸法院推迟对昂山素季的第二次判决 立陶宛防长声称要采取一切可能支持乌克兰,含供应“致命性武器” 俄罗斯总理呼吁提高出口导向型企业比重 2021 年非原料非能源商品出口有望突破 1,800 亿美元 沙特-海合会贸易额达 637.3 亿美元 阿联酋投资局计划未来 10 年将其资产规模扩大一倍 阿中央银行外币资产创下历史新高 伊朗将进一步消除外国投资壁垒 土耳其延续降息通道里拉汇率跌破 14 国际金融机构失去信心 越南进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 沙特石油部长:“能源危机”或将来袭 迪拜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纸化政府 2020 年碳排放量减少 33% 惠誉将南非主权信用展望由负面调至稳定 维持 BB-主权信用级别 经济 财政 国际收支 ESG 政治 主权信用 差快报 国际宏观资讯周报 2 1、IMF 最新预测:奥密克戎会让全球经济损失 114 万亿元 【负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表示,奥密克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能比原先想象的还要深。戈皮纳特说:“奥密克戎对全球经济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比原先预期的 12.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80 万亿元),还要额外损失 5.3 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4 万亿元),即高达 17.8 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14 万亿)。戈皮纳特表示,自上个月于南非首次发现奥密克戎以来,奥密克戎已经蔓延 57 个国家,而这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严重冲击。在这位IMF 首席经济学家看来,世界各国已经没有空间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以及极低的利率,而且各国通膨压力越来越大。 此外,戈皮纳特还表示,疫情可能比预期持续得更久,供应瓶颈也不见缓解,通膨压力也无法舒缓,进而演变成更严重的停滞性通膨(即“滞涨”)。按照 IMF 的模型预测,如果全球经济真的出现比德尔塔(Delta)传染力更强的变种株所带来的影响,那么奥密克戎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会比预期的更多。 2、世行副行长卡门·赖因哈特:世界经济延续反弹但难言真正复苏 【负面】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卡门·赖因哈特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世界经济正从新冠疫情中反弹,但尚未实现真正复苏,全球加快接种疫苗是正常化和缓解供应瓶颈的第一步。赖因哈特表示,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 10 年,世界出口年均增速约为 6%,此后十年降至 3%左右,原因包括英国“脱欧”进程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内的贸易摩擦等。当前疫情伴随运输成本大幅上涨,实际上对全球化造成另一大伤害,“真的很难看到全球贸易出现非常强劲的扩张”。赖因哈特说,旅游业遭受的冲击可能属于暂时性,但供应链调整或许意味着结构性改变。当前,全球层面出现各种供应瓶颈,用工需求和供应之间存在各种错配。 赖因哈特表示,受疫情影响,2020 年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下降甚至是历史性收缩。今年世界经济出现反弹,但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经济体不多,大约 88%的低收入国家实现这一目标仍需一段时间,“我们尚未看到真正的全球复苏”。她认为,在全球层面 经济 差快报 国际宏观资讯周报 3 和各国内部,经济复苏均出现失衡,而通胀加剧了复苏不均和收入不平等现象。赖因哈特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一些经济体央行正考虑收紧货币政策,但面临过早收紧货币政策而破坏复苏进程的风险,或者面临应对不及时而让通胀预期失控的风险。她认为,世界经济面临多方面挑战,而进一步推进全球疫苗接种是首先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在战胜新冠病毒前,(经济)正常化看起来难以实现。接种疫苗是正常化的第一步,此后有望看到供给瓶颈缓解,但预计这一过程不会很快发生。”赖因哈特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加速与全球的经贸融合,是新兴市场的重要增长引擎,并且在全球金融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3、IMF 警告:全球债务水平增幅创二战后新高 央行加息前请三思 【负面】 财联社讯,就在美联储公布 12 月 FOMC 决议前几个小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官方博客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警告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过程,可能会对疫情期间激增债务的可持续性造成冲击。 图 1:IMF 官网评论:全球债务已达到创纪录的 226 万亿美元 (来源:IMF) 差快报 国际宏观资讯周报 4 根据 IMF 最新的全球债务数据库,该组织宣布 2020 年全球债务水平达到 226 万亿美元,与 GDP 的比例激增 28%至 256%,这也是二战后债务水平上升最快的一年。眼下全球政府需要在创历史新高的公共/私营部门债务水平、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和高企通胀的种种挑战下艰难求索。 图 2: 2020 年,全球债务经历了 50 年来最大增长已达历史高位 (债务占 GDP 的百分比) (来源:IMF) IMF 指出,在最新一轮举债潮中,公共债务的积累占比略超半数,这也使得全球公共债务与 GDP 的比值达到创历史新高的 99%。与金融市场的普遍认知一致,发
[中诚信国际]:国际宏观资讯周报,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7M,页数1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