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政治局会议和降准点评:稳健有效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 稳健有效——12 月政治局会议和降准点评 主要观点: [Table_Summary] ⚫ 事件:2021 年 12 月 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 2022年经济工作;央行决定于 12 月 15 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 核心结论:12 月政治局会议总体延续 11 月总理座谈会以来的表述和基调,总体看,国家对经济担忧加大,“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意味着经济增长仍会保底线;政策基调稳中趋松,更强调“稳健有效”,财政更注重提升效能和精准,关注专项债和减税降费;降准已落地,将利好股债,但股好于债,创业板表现最优;预计短期降息较难,但降准之后客观上会降低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政策向需求侧倾斜,强调扩大内需。重视微观市场活力和硬科技;强调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也提及民生、就业、生育和养老;未提双碳。本次未提“房住不炒”不改房地产总基调,但房地产边际宽松可期。 ⚫ 国家对经济担忧加大,我们预计明年经济仍将保 5%以上的底线,实际GDP 同比可能在 5-5.5%。本次会议延续 11 月 19 日和 22 日总理座谈会的提法,重提“六稳、六保”(430、730 会议均删去),强调“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再考虑总理座谈会强调“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落实好岁末年初筹划的跨周期调节举措,推动经济爬坡过坎”,央行 Q3 货币政策报告重提“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首提“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等,意味着国家对经济担忧加大。不过,按照刘鹤副总理 11 月 30 日在第九届中欧论坛上提到的“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超过预期目标。对于明年中国经济,我们抱有充足信心”,预计今年实际 GDP 同比可能在 8%左右;尽管地产下行压力较大,但考虑到明年潜在经济增速应在 5.5%左右,今年 GDP 两年复合增速在 5%左右,预计明年 GDP 同比仍将保 5%的底线,我们预计为 5-5.5%。 ⚫ 政策基调稳健偏宽,财政更注重精准,关注专项债加快投入项目和减税降费;货币政策稳中有松,降准已落地,短期降息仍较难,但客观上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 与 730 政治局会议相比,本次会议新增“稳字当头”,延续“稳中求进”,删除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但新增“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表明政策转向稳健偏松,更加强调“稳”和“有效”。其中: 1)财政政策延续“提升效能”,更注重“精准”,关注专项债加快投放并形成实物工作量,以及对中小企业减税降费。与 730 政治局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新增“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预计 2022 年财政赤字率和专项债规模可能略有收缩,但广义财政赤字规模预计维持稳定。财政投放将更精准有效,包括加大专项债投放并更多实现实物工作量,给小微企业结构性减税降费等。与之对应的是 11 月 24 日国常会部署专项债工作,要求“加快今年剩余额度发行,力争在明年初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语气上较 730 政治局会议的‘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Table_StockNameRptType] 宏观研究 宏观点评 [Table_RptDate] 报告日期: 2021-12-06 [Table_Author] 分析师:何宁 执业证书号:S0010521100001 电话:15900918091 邮箱:hening@hazq.com 相关报告 1.《华安证券_宏观研究_宏观专题_转型、回归与再平衡——2022 年宏观经济展望》2021-11-01 2.《华安证券_宏观研究_宏观点评_五问碳减排支持工具,对大类资产有何影响?》2021-11-09 3.《华安证券_宏观研究_宏观点评_CPI-PPI 触 底 了 吗 ? 价 格 传 导 如何?》2021-11-10 4.《华安证券_宏观研究_宏观点评_宽信用的梦想与现实》2021-11-11 5.《华安证券_宏观研究_宏观点评_转型的阵痛与喜悦》2021-11-15 6.《华安证券_宏观研究_宏观点评_对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 6 点理解》2021-11-20 7.《华安证券_宏观研究_宏观点评_保供已显成效,政策将向何处去?》2021-11-30 [Table_CommonRptType] 宏观策略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2 / 6 证券研究报告 成实物工作量’有所加强);适时推进成熟项目开工;按程序提前下达部分额度;资金使用要注重实效,加强对投向审核监管,制止资金长期闲置”等。11 月 10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对中小企业进一步减税降费。 2)货币政策稳中有松,预计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结构性工具将成常态。与 730 政治局会议相比,本次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去年疫情以来至 2020 年 11 月的 Q3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均为“灵活适度”,2020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均是“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本次报告再次改为“灵活适度”),延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再考虑央行 Q3 货币政策报告删除“总闸门”和“不搞‘大水漫灌’”,我们预计货币政策稳中有松,降准已落地,后续流动性将继续维持合理充裕,支持小微企业、绿色等的结构性支持工具也将成为常态。 ⚫ 降准符合预期,短期降息较难,但降准客观上有助于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关注降准对股债的影响。 1)为何降准?此次降准应在市场预期之内,主因疫情反复、地产风险等扰动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重要性凸显,政策要加强跨周期调节;12 月 MLF 到期 9500 亿元,跨年流动性需求加大,明年财政前置等因素需要资金量较大;美联储加息之前,是我国再宽松较好的窗口期。 2)降准后会降息吗?鉴于央行指出“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资金主要用于置换 MLF 和补充长期资金,我们预计央行降政策利率较难。同时,央行指出“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 1.2 万亿元,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 150 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我们测算降低的融资成本为12000*(2.95%-1.62%)=159.6 亿元,对应的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不足5 个 BP,因此短期 LPR 利率可能难以调整,但客观上应会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 3)降准对股债的影响?以史为鉴,08 年至今降准共二十一次,降准之后上证综指和沪深 300 短期胜率较高,中长期胜率出现下滑但涨幅扩大。创业板在权益市场中表现最优,后一周、后一个月、后三个月胜率为 56%、69%、56%,平均上涨 1.65%、7.58%、9.37%;与股市相比,债券收益率似乎更能在降准前纳入一定预期(price in),具体表现为 10 年国债和 10 年国开债在降准前一周平均下行 4.9 和 5.4 个 BP,降准落地后下行空间有所收窄,该规律仅在 201
[华安证券]:12月政治局会议和降准点评:稳健有效,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