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部审计行业状况研究

争分夺秒 ∙ 开拓创新以科技为根基的内部审计所需要的主导性技术及人才2018年内部审计行业状况研究编者按:在科技日新月异,革新无处不在,数字化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代经济社会,革新与科技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普华永道第14期对全球内部审计行业状况的调研力图开启一个有关内审行业的科技与人才的深度话题。调研通过分析不同内审科技成熟度的企业中,内审部门运用数字技术与工具的广度,深度,内审对业务的影响能力与贡献程度等不同维度,试图构画出领先企业内审部门的人才与科技模式,总结出内审部门自身发展的机遇和方向。我们的调研对象遍布全球92个国家,包括2500多家大型跨国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管理高层,其中来自中国总部的调研回复有244个,占比约10%,参与比率为历届调研最高。本次全球汇总的调研数据给我们提供了以下清晰的脉络:•企业的内审科技成熟度越高,内审部门与业务的结合度越紧密,内审部门的质量越卓越,创新越迅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领先企业通过良好的人才吸引与培训模式,强化人才能力,将先进的数字技术与数据分析工具运用在内审流程的各个阶段,并逐渐演进到风险预测领域,为企业风险管控提供有力保障;•成为内审行业领军人物就必须锁定在科技革新和人才模式上持续发展的策略,把科技与人才的融合作为人才战略的常态,唯有如此才能对业务发展贡献卓著。进一步对中国调研数据的比较分析指出,上述结论的总体相似性很高。不同之处在于,对于经济前景的更大乐观引致更大力度的投资扩展,中国的龙头企业较全球也必然更加求贤若渴,对具备数字技术的人才尤甚。而基于中国企业独特的企业治理环境与治理实践,以及中国市场所具有的更为活跃更加多元化的特性,内审部门面临的资源分配挑战与技术创新压力也更突显。习近平主席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习主席在最近的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演讲中也强调,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内审部门的科技创新必须与业务的科技创新齐头并进,内审行业在短期未来(2年内)深度运用内审科技的共识也已经达成,各利益相关方殷切期待内审行业运用新兴科技与创新技术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伍智杰 Jim Woods普华永道全球、中国内地及香港风险及控制服务主管合伙人普华永道全球、中国内地及香港审计服务市场主管合伙人徐世达普华永道亚太区、中国内地及香港企业管治及内部审计主管合伙人如何保证企业内审部门的创新性?企业现有人才和技术是否能够应对新兴科技所产生的风险?企业将如何引进新一代的人才?科技发展驱动了各个行业的技术革新:机器学习引领了自驾汽车和智能医疗设备。物联网伴随着预测分析使得能源网络和工业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更加智能化。区块链彻底改变了金融交易和消费品的溯源平台。无人机从简单的货物运输发展到了参与存货盘点、应急救援。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机器人让业务流程更高效、灵活并更具洞察力。随着科技日臻完善及行业壁垒的消失,各行各业都沉浸在由科技带来的创新成果之中。然而不断涌现的新兴科技必定导致企业风险轮廓产生变化,CEO们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在普华永道的第21期全球CEO调研中发现CEO们最关注的问题是科技更新的速度。他们寄希望于风险专家可以帮助他们在不影响创新节奏的前提下保证企业流程和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应该积极促进企业创新。审计师必须能够迅速全面地判断技术进步的全面影响,并且围绕每次企业的创新主题,以充分掌握其对企业风险轮廓的影响。董事会要求内审部门从风险角度看待新科技带来的风险,并且采取适当的控制合理管理这些新兴风险点。他们希望内审部门能对企业应当如何探索寻求新科技提供咨询,以及在其审计过程中提出对如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出意见。而只有内审部门自身具备足够的创新性,那他们才可以在上述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在缺少新科技技能、新审计方式,提取数据、测试及报告的新技术没有被使用的前提下,内审部门如何对由新科技执行和由新科技所驱动的流程控制点进行审计?在未通过协作工具、分析及其他技术提升部门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内部审计如何站在更高角度审视风险?创新驱动企业必然需要创新驱动的内审部门,不然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的贡献价值将消失殆尽。通过普华永道2018年内部审计行业状况研究,我们期望理解内审部门是如何通过建立以科技和人才驱动的基础去支持企业创新的战略。横跨92个国家超过2500位董事会成员、高级执行官和审计专家都强调内部审计的科技运用和内部审计所创造的价值。我们进而通过与50多位执行官的深度访谈,以望能够更深层次理解那些有助于内审部门提高创新能力的特殊方式和最佳实践。我们了解到那些在科技领域最前沿的内审部门都在不断完善他们的科技和人才模式。他们不断吸收这些技能从而建立以科技驱动型人才为核心的部门,而这一切的结果就是:先进科技在四分之三的内审部门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比例远高于那些较少运用先进科技的内审部门。随着科技驱动的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即使未来5年内,也难以准确预测内部审计方法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企业的众多利益相关者都希望内部审计可以紧跟企业的需求。由于较差的数据质量、业务科技能力的匮乏以及其他企业组织障碍,内部审计的创新可能会滞后。然而随着CEO们不断挖掘企业的内在潜力,这些困难将很快迎刃而解。无论当今内审部门处在什么位置,他们都可以通过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和方法论快速成长。接下来要探讨的是:(1)内审部门如何在未来建立成以科技与人才为驱动的职能部门;(2)内审部门应该推行怎样成熟的策略以推动部门前行发展。所有内审团队都在力争上游,而为了不掉队,争分夺秒以及采取科技与人才驱动的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内审部门的领导者要不断问自己,我们的方法是否已经足够敏捷,能够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兴风险和新兴科技?我们是否运用了适当的技术和人才以获得了更好的结果?— Mary McNiff, 首席审计师, Citigroup直面科技变革图1:八项关键新兴科技当前内部审计只接触到了很有限的科技领域,如企业ERP系统、云技术、大数据分析。但内部审计必须掌握的科技清单却在不断增加。普华永道罗列了八项将影响世界的新兴科技(图1),但更多新科技即将诞生。我们处在科技变革的时代,强大易用的新科技使得企业在研发新产品和新服务、开拓新市场的同时,让生产力和市场发展获得飞跃变得可能。不像早些年自动化技术只是单纯的代替人工,某些新科技如区块链、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正在开始辅助或取代某些管理层的决策。他们开拓了新的机会领域,但也存在风险,需要采取不同的控制手段。鉴于新科技带来的改变,若仅仅运用现有的审计技能,内部审计工作将无法再像往常一样展开。那些内部审计必须掌握的先进科技、所需控制的新兴风险以及应对科技更替的速度将使得现行的主导性技术完全失效。而且超过一半(56%)的内部审计管理者表达了对缺乏科技应用导致企业价值减少的担忧。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重要职能部门,应当运用创新的技术、技能及方式进行审计工作。机器人物联网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3D 打印无人机来源:普华永道,“董事会如何应对八项关键新兴科技及其他新兴科技?”,2017年6月内审部门是否严阵以待?部分内审部门

立即下载
企业管理
2018-07-23
普华永道
36页
1.54M
收藏
分享

[普华永道]:2018年内部审计行业状况研究,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4M,页数36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40、Facebook 及竞争对手毛利率走势图 图41、Facebook 及竞争对手净利率走势图
企业管理
2018-07-23
来源:海外核心资产启示录系列:Facebook,社交巨头
查看原文
图38、Facebook 及竞争对手 PB 走势图 图39、Facebook 及竞争对手 PS 走势图
企业管理
2018-07-23
来源:海外核心资产启示录系列:Facebook,社交巨头
查看原文
图36、Facebook 及竞争对手 PE 走势图 图37、Facebook 及竞争对手 PEG 走势图
企业管理
2018-07-23
来源:海外核心资产启示录系列:Facebook,社交巨头
查看原文
图35、公司股票(右轴)与标普 500(左轴)对比走势图
企业管理
2018-07-23
来源:海外核心资产启示录系列:Facebook,社交巨头
查看原文
图33、Facebook 旗下 AI 机器翻译 Fairseq 图34、Facebook 旗下 AI 图像分割工具 Sharpmask
企业管理
2018-07-23
来源:海外核心资产启示录系列:Facebook,社交巨头
查看原文
表3、公司收购的 AI 领域的部分公司
企业管理
2018-07-23
来源:海外核心资产启示录系列:Facebook,社交巨头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