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面面观—中国当代不婚现象白皮书-艾瑞咨询x百合网x世纪佳缘
不婚面面观2021年中国当代不婚现象白皮书海量行研报告免费读2©2021.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摘要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不婚者并没有完全拒绝婚姻,“得一良人”“经济独立”是他们步入婚姻的敲门砖。相敬相爱、忠贞不二是他们心目中婚姻的理想状态。男性理想的另一半是温柔、贤惠的,而女性追求的另一半是上进、有担当的。颜值高、性格好是双方共同的诉求。不婚者承认社会舆论对他们选择不婚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舆论对单身的诸多好处的宣传、对婚姻的失败案例的分析,多角度传播了不婚理念,从侧面加深了不婚者的坚定程度。不过不婚究竟好与坏,仍需不婚者权衡利弊、自作判断。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和发展,婚姻逐渐从公共制度变为奢侈的个性化艺术品。近年来结婚率不断下降,离婚率不断走高,人们从被动地无法选择配偶转向主动地追求个人发展。伴随着社会包容性越来越强,人们思想越来越独立,结婚不再是当代人的必修课。深入探究不婚背后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渴望自由独立的主动不婚和经济、个人、家庭等条件造成的被动不婚。其中,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30岁以上女性更偏向于主动不婚,她们实力够、底气足,更有自信面对不婚带来的压力和负面影响。每4个单身的人就有1个可能是不婚者,他们学历高、收入高,思想独立、严于律己,在享受单身的同时又不排斥恋爱,形成一种“单身者自洽”的状态。从个人角度而言,不婚大多是出于对婚后琐碎和感情变质的恐惧。总之,不婚有自由,也有孤独,为抵御不婚带来的“老无所依”,不婚者大多选择从身体健康和个人财富等方面充实自己。SMS3©2021.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调研样本说明调研概况在线定量&定性调研调研方式在线调研调查对象1. 年龄20岁至45岁2. 单身人群整体:目前处于单身状态(包括未婚、丧偶、离异)3. 不婚人群整体:未来短期和长期内均没有结婚打算问卷投放区域全国覆盖问卷投放时间2021.07样本总量3893调研样本说明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4©2021.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指标说明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城市级别划分标准一线城市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二线城市(包含新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成都市\杭州市\重庆市\武汉市\苏州市\西安市\天津市\南京市\郑州市\长沙市\沈阳市\青岛市\宁波市\东莞市\无锡市二线城市:昆明市\大连市\厦门市\合肥市\佛山市\福州市\哈尔滨市\济南市\温州市\长春市\石家庄市\常州市\泉州市\南宁市\贵阳市\南昌市\南通市\金华市\徐州市\太原市\嘉兴市\烟台市\惠州市\保定市\台州市\中山市\绍兴市\乌鲁木齐市\潍坊市\兰州市三四线城市除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外的其他非五六线城市。名词释义坚定不婚人群未来短期和长期内均没有结婚打算,且想法极为坚定的人群。非坚定不婚人群未来短期和长期内均没有结婚打算,且想法比较坚定或犹豫不定的人群。主动不婚因追求的提升和观念的改变,选择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追求个人发展而主动地放弃婚姻。被动不婚由于个人条件、家庭条件、地理位置等诸多不利因素而丧失择偶条件,被动地无法结婚。5不婚现象溯源1不婚人群画像2不婚原因探寻3寻爱进行时4舆论风向标56©2021.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婚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婚姻从公共性制度逐渐演变为奢侈的个性化艺术品从原始社会到近代,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婚姻逐渐从维系社会稳定、延续社会财富的制度慢慢演变为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的体现,从社会的产物转化为个人的产物。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1850前:制度婚姻满足人最基础的生活和生殖需求1850-1965:友伴婚姻婚姻的重心逐渐转向亲密和性的需求,注重爱与陪伴1965-至今:自我表现婚姻注重婚姻中的自我表现空间,需要得到尊重、自身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123一夫一妻制打破了社会等级制度,有利于人才资源的流动和发展近代自由竞争没有婚姻的概念,以男性为主导争夺社群内的交配权原始社会走婚女性因掌握繁衍的主动权而掌控社群资源,男性在不同社群之间游走一夫多妻制婚姻是社会财富的象征,是少数人的权利;婚姻使得家庭和家族的财富得以延续家庭的诞生开始形成稳定的小群体,男女两性分配模糊,目的在于繁衍人口,促进生产生活父系社会母系社会古代自由恋爱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更顾及个人利益和个人享受,不再看重社会稳定和财富传承现代婚姻形式的演变7©2021.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中国当代婚姻现状-结婚虽不放弃,但也不将就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至2019年,我国内地结婚人数及结婚率不断走低。究其背后的原因,从客观角度来讲,适婚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生活成本和压力不断上升,婚姻对现代年轻人来说成为了“奢侈品”;从主观角度而言,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对婚姻的要求也有所提升,人们不愿意将就,但也从未放弃追求理想的婚姻。来源:《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20》,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1,302 1,221 1,139 1,059 1,009 922 9.69.08.37.77.36.60.01.02.03.04.05.06.07.08.09.010.0 -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14-2019年中国内地居民结婚登记数和结婚率登记结婚(万对)结婚率(‰)2014-2019年中国内地居民结婚情况影响因素适婚人数总量下降我国人口出生率从1990年的21.1‰下降到199
不婚面面观—中国当代不婚现象白皮书-艾瑞咨询x百合网x世纪佳缘,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56M,页数45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