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特辑—乘风破浪会有时
“十四五”特辑——乘风破浪会有时罗兰贝格对国企“十四五”的战略发展思考2020年3月罗兰贝格聚焦前言2020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然而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正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一方面,全球经济正进入VUCA(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化、模糊化)时代,全球性黑天鹅事件频发,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变化与不确定性。同时,目前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资本市场和企业营商环境的挑战;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转换的变革关键时期,也对企业的战略定位、业务布局、能力提升等诸多方面带来全新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十四五”规划的时间节点也恰好是国企改革深化的关键之年:国家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和一批改革示范项目的持续推进也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实践指明了方向、开拓了思路。因此,站在本轮“十四五”规划元年的重要节点上,如何在纷繁复杂、模糊无常的内外部环境挑战下识别航道、把稳舵盘、乘风破浪,进而开拓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未来发展道路,必将成为所有央国企单位必须深度思考的重要议题。据此,罗兰贝格团队希望能够通过本文起到抛砖引玉之用,以期助力国有企业再创辉煌。2 罗兰贝格 聚焦 – “十四五”特辑,乘风破浪会有时——罗兰贝格对国企“十四五”的战略发展思考目录1. 百年变局:全球化重构里的中国经济 ........................................................................42. 破茧成蝶:改革深水区中的国有企业 .....................................................................103. 继往开来:展望十四五内的战略议题 ..................................................................... 14十四五”特辑,乘风破浪会有时——罗兰贝格对国企“十四五”的战略发展思考 – 罗兰贝格 聚焦 3第一部分百年变局:全球化重构里的中国经济4 罗兰贝格 聚焦 – 十四五”特辑,乘风破浪会有时——罗兰贝格对国企“十四五”的战略发展思考a) 全球宏观局势之于中国企业的挑战i. VUCA成为全球宏观环境的主基调,内外部环境日渐加剧的不可预测性成为 “十四五”区别于“十三五”规划的关键差异点。1. 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多年的震荡与疲弱,叠加近年来全球化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持续增加,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事件频发等,直接导致了全球贸易摩擦与经济结构性压力剧增。事实上, VUCA将成为未来全球发展的主基调,一系列全球黑天鹅事件的冲击也为中国企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全新挑战。 012. 当下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也是VUCA世界的表现之一。随着疫情持续发酵,全球主要经济体在隔离、封锁等防疫政策之下,均正在或即将面临不同程度的生产停摆、消费疲软等经济衰退风险。由此引发的以美国股市“历史性”熔断为代表的金融体系动荡等事件又如同“蝴蝶效应”般加剧了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力。3. 未来,企业如何应对此类不可预测的“黑天鹅”事01: 全球发展百年变局,VUCA1)成为宏观环境的主基调资料来源:罗兰贝格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事件频发全球经济一体化水平走上新高度中国仍然是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全球经济发展遇到瓶颈,产业向新经济体迁移仍在继续全球央行仍然寄希望于货币政策调整的危机应对创新是突破全球经济发展瓶颈的唯一道路以美国为首发达国家的退出带来负面影响环境危机已成为全球挑战,巴黎协定成为政治共识都是在原有技术上的融合升级, 本质的材料和技术突破仍然在路上全球各领域技术持续取得突破在文化载体尤其是强势IP方面,即使是经济体量巨大的东亚也仍和美国差距巨大伴随政治趋势变化,面对西方文化输出,发展中国家寻求更大的文化自信但是1) VUCA: 即动荡,不确定,复杂和模糊十四五”特辑,乘风破浪会有时——罗兰贝格对国企“十四五”的战略发展思考 – 罗兰贝格 聚焦 5件,增加自身免疫力,打造柔性战略,是VUCA时代下企业管理者的长期命题。ii. 与此同时,全球产业链逐步进入重构期,在重构中重新巡航自身定位,并构建差异化核心能力,将成为企业本轮十四五规划的重要议题。1. 全球产业链进入重构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承接发达国家创新经济时代的专业化外包需求,迅速建立起兼具专业性和灵活性的庞大供应链网络,推动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环节,成为“世界工厂”,也成就了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增长。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环境成本等制造业要素优势的弱化和产业外迁目的地国家在劳动力、能源成本、技术进步等竞争优势的凸显,中国产业呈现出“双流出”的迁移格局。 02a) 一方面,传统制造业面临“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出”:由于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劳动力和环境成本等竞争优势凸显,中国低端产业外迁趋势明显。另一方面,“中高端产业或产业链高端环节流出”亦逐步加剧: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等战略的深02: 中国产业迁移的“双流出”格局资料来源:Reshoring Initiatives 2018报告12中高端产业链环节流出> 发达国家运用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吸引高端产业及环节回流,美国自2010-2018年回流企业达~1100家0.42.63.94.56.3201620102012 20142018历年回流美国的职位数量[万个]21 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出>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和国家环保政策的推进,很多传统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环保管控较松的区域转移9.06.86.04.0越南印尼印度中国2017-18年中国与东南亚各国FDI增速 [%]6 罗兰贝格 聚焦 – “十四五”特辑,乘风破浪会有时——罗兰贝格对国企“十四五”的战略发展思考化推进,不断发挥能源成本、高技术渗透等优势,加剧全球中高端制造业产业链的竞争,为中国制造业升级带来挑战。b) 全球产业链重塑阶段的中国“双流出”格局对中国产业升级来说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诚然,发达国家的高端制造业回归为中国制造业升级带来挑战,但从发展眼光来看,以东南亚为主的供应链网络优化升级本质上也是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腾挪了发展空间。b) 中国经济新常态之于中国企业的挑战i. 从国内经济来看,中国经济步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新常态”,国内市场格局将从市场、政策、竞争、技术、组织及人资六大方面对中国企业持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与挑战。1. 市场端——维持增长动能。典型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历程,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如何保持持续的增长动能成为横在中国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特别地,对国有企业而言,随着所有制改革的深化,一批原本以保障型、公益型业务为主的企业也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市场化竞争中来;因此企业必须转变“坐商思维”,从市场端需求端出发重新思考调整包括企业战略、业务组合、运营模式等在内的诸多课题。2. 政策端——捕捉时代机遇。面对自身增长放缓压力时
[罗兰贝格]:“十四五”特辑—乘风破浪会有时,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54M,页数2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