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毒共存:下调中国经济年度预测
敬请参阅尾页之免责声明 与病毒共存: 下调中国经济年度预测 [Table_Date1] 首席观点 2020 年 3 月 11 日 丁安华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0755-83146635 dinganhua@cmbchina.com 感谢谭海鸣、谭卓、王炳、韩剑、步泽晨、杨薛融、成亚曼对本文的贡献。 1 /14 一、 全球股票市场大跌:对大流行的担忧升温 (一)资本市场对疫情的反应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至今,形势发生新的变化:从一个区域性的传染病(epidemic)逐步向全球大流行病(pandemic)演变。中国作为疫情的始发地,在空前严厉的防控措施下,新增确诊病例不断衰减;进入三月份,新冠病毒在海外出现快速蔓延势头,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均出现确诊病例,对疫病在全球大流行的担忧上升(图 1,2)。 图 1:新冠病毒海外新增确诊病例数 图 2:从区域性传染病向全球大流行演变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招商银行研究院 注:含累计确诊数>500 例的国家。各地首例确诊日期为第 0 天。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 3:全球股票市场的反应模式 图 4:VIX 指数:全球大流行的忧虑上升 资料来源:路透、招商银行研究院 资料来源:路透、招商银行研究院 从全球资本市场的反应模式看,新冠病毒春节期间在中国的传播,投资者将其视为短期和局部的冲击,市场并没有作出强烈反应。直到二月下旬,也就是武汉封城一个月后,新冠病毒逐步蔓延至多个国家,全球市场才开始出现剧烈波动(图 3,4)。市场的恐慌情绪明显升温,加之石油价格暴跌的催化,3 月 9 号美国道琼斯指数出现历史上最大的当日跌幅。 4,850 24 -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01-2001-2201-2401-2601-2801-3002-0102-0302-0502-0702-0902-1102-1302-1502-1702-1902-2102-2302-2502-2702-2903-0203-0403-0603-0803-10海外新增确诊病例数海外新增确诊中国新增确诊(例)15,15202-12湖北调整统计口伊朗 87.5韩国 144.8日本 9.6新加坡 28.4法国 21.1德国 14.0西班牙22.5美国 1.8意大利 122.9中国湖北1,145.102004006008001000120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5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海外疫情发展进程跟踪(每百万人口确诊病例数)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西班牙美国中国湖北(右轴)(例)(例)rQsRoQvMqRmMqPmPoRmQoP7NcMbRpNqQtRrRfQpPoNfQqRpN7NsQmPvPnOtRvPnMmQ 2 /14 (二)疫情演变的可能前景 2 月 28 日,世卫组织(WHO)将新冠肺炎全球风险级别从此前的“高”上调至“非常高”。越来越多的流行病专家认为,新冠疫情很可能演变成为全球性大流行病。 一方面,海外疫情的快速恶化给我国的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压力,“外防输入”压力上升。近期,北京、甘肃、浙江、上海、广东、宁夏均出现境外输入病例,分别来自伊朗、意大利和英国。3 月 5 日之后,境外输入病例已占我国湖北省外地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的 90%以上(图 5)。 另一方面,海外疫情爆发呈现出更加令人担忧的特征。一是部分国家新冠疫情的蔓延速度显著快于我国。根据 WHO 公布的数据,韩国和意大利从开始爆发到确诊人数达百万分之五仅用了 3天时间,中国此前用了 5 天;而韩国确诊病例数达到百万分之 24 的占比只用了 8 天,而中国用了15 天。二是海外整体疫情死亡率高于我国非湖北地区(图 6)。这一差异可能与这些国家的检测能力相关。 图 5:境外输入病例成为新的风险点 图 6:海外整体疫情死亡率显著高于我国非湖北地区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三)经济影响:与病毒共舞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此前我们基于 SARS 疫情经验对经济活动的评估,相当程度上已经失去说服力。 一是从疫情的性质上,新冠病毒的传染力极强,具有无病症传染的特征。超过一半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初期并不发热,仅有轻微症状甚至无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隐形病患给防控带来极大的压力。二是从疫情的防控思路上,各国的做法差异明显。部分国家采取“流感化防控”,即所谓“佛系防控”策略,重点检测、重症收治,尽量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这意味着新冠病毒也将“流感化”,难以像 SARS 病毒一样彻底消失,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成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季节性疾病。而随着疫苗的出现,未来新冠病毒死亡率大概率也将“流感化”。 因此,从疫情影响的时间长度和空间范围上,新冠病毒与 SARS 不同。在疫苗出现之前,新冠6 11 4 5 17 25 342112 7 2 2 16 24 1033.3 63.6 50.0 40.0 94.1 96.0 100.0 100.0 100.0 90.9 0.020.040.060.080.0100.0120.0051015202530354003-01 03-02 03-03 03-04 03-05 03-06 03-07 03-08 03-09 03-103月以来境外输入病例占比非湖北省新增确诊其中:境外输入境外占比(右)(例)(%)2.6 0.7 1.3 5.0 3.3 7.2 3.7 0.9 0.01.02.03.04.05.06.07.08.001-3002-0102-0302-0502-0702-0902-1102-1302-1502-1702-1902-2102-2302-2502-2702-2903-0203-0403-0603-0803-10境外与我国非湖北地区确诊死亡率境外整体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美国中国(非湖北)(%) 3 /14 病毒对全球经济活动将施加持续的负面影响。因防疫隔离政策和人们自愿扩大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ing),将明显制约生产效率,并抑制市场主体的消费、投资和贸易活动。 疫情爆发期间,我国采取了近乎全面封锁的强力防控措施,以经济生活全面停顿为代价,取得了“战疫”的阶段性胜利。问题是,从全球角度,既然新冠病毒短期内不会消失,我们就要学会与病毒共存。在扩大的社会距离下,恢复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公共政策上,需要认识到此次疫情的持久性,切忌抱有 “毕其功于一役”的决战心态,寄希望于短期内根除病毒。 二、 一季度经济预测:出现负增长 (一) 消费支出:关键影响因素 从我国经济的季节运行特征看,一季度主要是由消费驱动。过去五年,消费支出贡献一季度GDP 增长平均为 70.7%(图 7)。原因不难理解:春节假期对中国人来说,意味更少的工作,更多的旅行和消费。所以,判断一季度的增长速度,重点是消费支出的增长。 不幸的是,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冲击,以消费为甚。疫情防控要求居家隔离,居民出行受限,外出消费大幅萎缩;
[招商银行]:与病毒共存:下调中国经济年度预测,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6M,页数1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