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废处理行业报告:日均处理或攀至3000吨,处置系统负荷最高超七成
时 代 商 学 院 研 究 报 告• 时代商学院分析师:郑琳• 编辑:郭吉桐聚焦战“疫” | 医废处理行业报告:日均处理或攀至3000吨,处置系统负荷最高超七成【编者按】新型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牵动举国人心。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已经打响。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湖北多地相继“封城”,全国各地采取居家隔离、企业延迟复工、学校延迟开学等防控措施,口罩、体外诊断试剂、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医疗废弃物处理等产品和服务需求暴增,相关行业与企业也成国人关注的焦点。它们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怎样?供给能力、产品质量如何?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又有哪些贡献?时代商学院推出系列报告,聚焦疫情防控战中的关键行业与企业。新型肺炎疫情下,口罩、防护服和其他医疗物资被快速消耗,同时也产生大量感染性医疗废弃物。若处置不当,此类废弃物必然会引发二次感染,导致疫情继续蔓延。1月28日,为应对本次疫情,生态环境部紧急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弃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指导各地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肺炎疫情医疗废弃物,规范肺炎疫情医疗废弃物应急处置的管理与技术要求。那么,当前我国医疗废弃物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本次新型肺炎疫情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处置缺口大不大?处置能力能否满足需求?相关企业又做了哪些贡献?本报告将试图解答上述问题。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免责条款部分一、医废处理行业概况1.高温焚烧为主流处置技术医疗废弃物(以下简称“医废”)指的是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等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按《医废分类目录》,可将医废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五类。由于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医废的危害性是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若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极易造成对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成为传播病毒的源头,并造成疫情扩散。因此,医废是引起疾病传播或相关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危险性因素。医废处理则指的是专业人员对医废的收集与暂存、转运、处置的整个流程。目前,我国主要有灭菌消毒法、高温焚烧法、等离子体法、热解法和卫生填埋法等多种处置技术。由于医废可燃性成分较高,因此高温焚烧法是目前主流的处置技术。2.上北杭广产生量居前四早在2003年,我国就颁布了《医疗卫生机构医废管理办法》,但由于医废产生量相对较小,导致该行业所受重视程度长期不足。不过,随着我国每年就诊人次逐年增长,医废的产生量也呈逐年增长态势。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全国共有200个大、中城市向社会发布了2018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据统计,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医废产生量分别为15.5亿吨、4643万吨、21147.3万吨、81.7万吨。由此可见,医废的产生量相对较小。打 开 时 代 维 度0 2重 新 理 解 财 经2时代商学院研究报告qRnOsMvMnMqQoRoNqPnRmN8ObPbRoMrRoMoOiNpPoNlOnNrO6MpPmMMYpOtRuOpNsO具体到城市,如图表1所示,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中,医废产生量最大的是上海市,产生量为5.5万吨,其次是北京、杭州、广州和重庆,产生量分别为4万吨、3万吨、2.7万吨和2.4万吨。前10大城市产生的医废总量为26.8万吨,占200个大、中城市产生总量的32.9%。从历年数据看,如图表2所示,2014—2015年,200个大、中城市医废产生量增长较快,基本在10%以上;而2016—2018年,产生量增速有所减缓,在4%—8%。总体而言,我国200个大、中城市医废产生量和处理量均呈逐年递增态势。打 开 时 代 维 度0 3重 新 理 解 财 经3时代商学院研究报告3.处置许可证年增长10%医废属于危险废物,处置医废需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目前,我国拥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医废处置设施分为两大类,即单独处置医废设施,以及同时处置危险废物、医废设施。打 开 时 代 维 度0 4重 新 理 解 财 经4时代商学院研究报告如图表3所示,2018年,全国各省(区、市)共颁发407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用于处置医废。其中,383份为单独处置医废设施许可证,另有24份为同时处置危险废物和医废设施许可证。从许可证类别看,同时处置危险废物和医废设施的技术难度较高,每年颁发该类设施许可证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0份以内;而单独处置医废设施的许可证数量较多,2016—2018年的平均增速在10%以上。从地区看,如图表4所示,2018年,贵州、四川、河南三省颁发医废经营许可证数量最多,分别达26份、26份、25份。从处置量看,如图表5所示,2018年,全国医废经营单位实际处置量为98万吨。其中,年处理量超过2万吨的省份有20个,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广东省、山东省和河南省,年处置量均在6万吨以上。打 开 时 代 维 度0 5重 新 理 解 财 经5时代商学院研究报告二、疫情影响1.肺炎疫情医废防控要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因而相关医废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必须妥善合规处理。1月29日,针对新型肺炎疫情,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医废的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明确了肺炎疫情医废应急处置管理要求,提出了肺炎疫情医废应急处置技术路线,并根据医废收集、贮存、转运、处置过程,指出了肺炎疫情医废应急处置技术要点。(1)收集与暂存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应加强医废的分类、包装和管理。建议在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医废进行消毒处理,严格按照《医废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包装,再置于指定周转桶(箱)或一次性专用包装容器中。打 开 时 代 维 度0 6重 新 理 解 财 经6时代商学院研究报告包装表面应印刷或粘贴红色“感染性废物”标识。损伤性医废必须装入利器盒,密闭后外套黄色垃圾袋,避免造成包装物破损。医废需要交由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工业炉窑等应急处置设施处置时,包装尺寸应符合相应上料设备尺寸要求。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对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产生的感染性医废的暂时贮存场所实行专场存放、专人管理,不与其他医废和生活垃圾混放、混装。贮存场所应按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求的方法和频次消毒,暂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贮存场所冲洗液应排入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医疗废水消毒、处理系统处理。(2)转运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产生的感染性医废的运输要使用专用医废运输车辆,或使用参照医废运输车辆要求进行临时改装的车辆。医废转运过程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运行电子转移联单或者纸质联单。转运前应确定好转运路线和交接要求。运输路线尽量避开人口稠密地区,运输时间避开上下班高峰期。医废应在不超过48小时内转运至处置设施。运输车辆每次卸载完毕,应按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求的方法和频次进行消毒。有条件的地区,可安排固定专用车辆单独运输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产生的感染性医废,不与其他医废混装、混运,与其他医废分开填写转移联单,并建立台账。(3)处置医废处置单位要优先收集和处置肺炎疫情防治过程产生的感染性医废。可适当增加医废的收集频次。打 开
[时代商学院]:医废处理行业报告:日均处理或攀至3000吨,处置系统负荷最高超七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4M,页数1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