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光伏建设发展报告-十亿千瓦 向光而行

2025中国光伏建设进展报告收 低向 物行01从烟雨江南的粉墙黛瓦,到华北平原的广袤田野;从岭南丘陵的层层梯田,到西部戈壁的浩瀚沙海,直至雪域高原的离天最近处——一片片深蓝的光伏板,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大地上延伸。在东中部地区,分布式光伏如星辰般洒落,在城市的屋顶、工厂的厂区、乡村的庭院遍地开花;在辽阔的西部大地,集中式光伏电站宛如一片片蓝色海洋,在无垠的荒漠、苍茫的戈壁、巍峨的高原上铺展开来,将太阳无尽的能量转化为清洁电力。截至 2025 年 7 月,这幅蓝色画卷的总装机量已达到惊人的 11.1 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 50.8%。中国的光伏图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延展。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的61.24%,连续十一年蝉联全球首位,光伏发电量贡献了全球光伏发电量的 39.38%。当 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风电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达到 14.82 亿千瓦,历史性超越火电装机量(14.51 亿千瓦)的时刻,中国能源体系正式迈入了“风光领跑”的新纪元。中国不仅提前六年实现了气候雄心目标(风光发电装机量 12 亿千瓦),还为全球实现可再生能源三倍目标注入了强劲动能。在这片蓝色版图上,每一块光伏板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东中部的分布式光伏,是能源革命的“毛细血管”。大量的光伏发电设施深入负荷中心,让电力的生产与消费前所未有地贴近,在每一片可利用的屋顶、每一寸闲置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让工厂更绿,助力全球产业链加速脱碳。在广大乡村,分布式光伏的推广助力推进能源普惠,成为农村参与能源转型的载体,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7 设定的“确保人人获得可负担、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提供了可行路径。屋顶上的一面面微光,正在汇聚成改变生活、赋能社区的强大力量。前言西北无垠的旷野,是阳光最为慷慨的地方。这里的集中式光伏电站成为支撑能源转型的“主动脉”。在曾经被视为“不毛之地”的荒漠戈壁上,建立起一座座清洁能源的大型工程。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光伏阵列在稀薄的空气中汲取耀眼的阳光,转化为绿色电能,减少化石能源燃烧带来污染和碳排放,为应对全球环境和气候挑战添砖加瓦。光伏地图清晰地显示着这些“蓝色能源基地”的密度与规模。它们不仅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绿色电力,支撑起东部发展的脉搏,更在荒漠治理、生态修复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展现潜力。从全球来看,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规模化建设,也可能引发土地利用、生态扰动及社区问题。应对这些挑战,多地在近年来的光伏建设中,探索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建设光伏扶贫项目,以及将光伏发电和采煤/ 采矿沉陷区和石漠化山区修复相结合,实现能源转型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共赢。在部分偏远地区,一批分布式光伏成了阳光银行,为村民带来收益;在西北干旱地区,部分光伏电站在转化阳光能量的同时,通过减少蒸发留住更多水分,助力荒漠化治理。在东中部的广袤农田,一些光伏电站拓展“棚顶发电、棚下种植”的双赢路径,一批水上光伏项目在探索为渔民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在西南石漠化山区,部分光伏项目已经开始尝试将发电与修复结合;在北方采煤塌陷区,光伏电站成为新的土地利用形式,一些地区也在探索 " 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 "。在“双碳”目标引导下,中国光伏在技术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和市场应用能力等方面领跑全球。从星罗棋布的分布式微光,到规模庞大的集中式阵列,中国光伏建设的扩展,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最大尝试。而这样大规模的低碳能源转型,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用地、建设、储能、传输、应用等多方面挑战,对传统的能源体系带来改变,对固有的利益格局带来冲击。我们期待各界更多关注光伏发电建设,通过政策优化、机制改善、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实现绿色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度结合,为建设美丽中国、守护地球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光之所及,未来已来。 2025 中国光伏建设进展报告十亿千瓦 向光而行02编写单位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是一家在北京注册的公益环境研究机构。自 2006 年 6 月成立以来,IPE 致力于收集、整理和分析政府和企业公开的环境信息,搭建环境信息数据库和“蔚蓝地图”网站、“蔚蓝地图”APP 两个应用平台,整合环境数据服务于绿色采购、绿色金融和政府环境决策,通过企业、政府、公益组织、研究机构等多方合力,撬动大批企业实现环保转型,促进环境信息公开和环境治理机制的完善。绿色江南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是一家 2012 年 3 月 22 日在苏州注册成立的环保公益组织。绿色江南始终秉承着“我们消灭污染,不是消灭污染企业,而是推动污染企业治理污染,从而消灭污染”的工作态度,坚持以“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的工作方式开展工作,充分与生态环境部门保持友好合作,促进企业节能减排,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多元共治,社会共享,人人支持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大格局。技术指导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RAES)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RAES)是国家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成立于 1978 年 12 月 31 日,业务上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指导。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研国家队和主力军,CRAES 长期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战略性、前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免责声明本研究报告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绿色江南(PECC)撰写,研究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尽可能保证可靠、准确和完整。本报告不能作为 IPE 或绿色江南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IPE 和绿色江南将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及实际情况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并尽可能及时发布。IPE 和绿色江南对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如引用发布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 IPE 和绿色江南,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之声明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归 IPE 所有。编写组成员执笔:马军、沈苏南、方应君、阳平坚参与调研:何继江、吴昌华、郭红艳、金哲、陈靖、肖媛媛、张慧文、鲁丽、金心妮、韦伟、张楠、李思楠、设计与可视化:石欢、郭华鑫报告联系人ipe@ipe.org.cnlvse_jiangnan@126.com03042025 中国光伏建设进展报告十亿千瓦 向光而行摘要2025 年,正值《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与中国“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危机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坚定履行气候承诺,大力推进能源转型,在光伏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了强大动力。05062025 中国光伏建设进展报告十亿千瓦 向光而行中国光伏建设取得惊人进展直面挑战,探索创新解决方案中国光伏产业在过去十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装机容量与发电量均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主要引擎。随着光伏等新能源占比快速提高,其波动性、不稳定

立即下载
化石能源
2025-11-26
44页
10.6M
收藏
分享

2025中国光伏建设发展报告-十亿千瓦 向光而行,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6M,页数4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重点公司及盈利预测
化石能源
2025-11-26
来源:光伏行业2025年三季报业绩综述:光伏主产业链亏损收窄,硅料现金流改善明显
查看原文
2025年Q1-Q3光伏设备行业净利润同比-158.82%
化石能源
2025-11-26
来源:光伏行业2025年三季报业绩综述:光伏主产业链亏损收窄,硅料现金流改善明显
查看原文
2025年Q1-Q3光伏设备行业收入同比-11.05%
化石能源
2025-11-26
来源:光伏行业2025年三季报业绩综述:光伏主产业链亏损收窄,硅料现金流改善明显
查看原文
2025年Q1-Q3电力设备行业净利润同比+20.87%
化石能源
2025-11-26
来源:光伏行业2025年三季报业绩综述:光伏主产业链亏损收窄,硅料现金流改善明显
查看原文
2025年Q1-Q3电力设备行业收入同比+5.72%
化石能源
2025-11-26
来源:光伏行业2025年三季报业绩综述:光伏主产业链亏损收窄,硅料现金流改善明显
查看原文
图 34 2016~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化石能源
2025-11-26
来源: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5(执行摘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CET-CIFF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