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5(执行摘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CET-CIFF
、本报告仅反映中国能源转型展望(CETO)项目组的研究发现,不代表各支持机构的观点或立场。除特别说明外,报告中的数据均来自 CETO 模型数据库及相关的分析结果。欢迎对《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5》报告提出反馈意见,请将意见发送至 ceto@cet.energy。执行单位资金支持单位技术支持单位“当前,全球绿色发展需求巨大。各国应当加强绿色技术和产业国际协作,努力弥补绿色产能缺口,确保优质绿色产品在全球自由流通,让绿色发展真正惠及世界每个地方。”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致辞2025 年 9 月 24 日前言| 1前言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往往伴随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变革和主体能源的更替。“钻木取火”开启了第一次能源革命,能源体系进入“薪柴时代”,推动人类社会迈入“刀耕火种”、居住稳定的农业文明。蒸汽机的发明和煤炭开采技术的进步开启了第二次能源革命,能源体系进入“煤炭时代”,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应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催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助力人类社会跨入工业文明。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开启了第三次能源革命,能源体系进入“石油与电力时代”,催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把工业文明推向高度发达阶段。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数智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一轮能源革命蓬勃兴起,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5》(CETO 2025)结合中国最新的发展形势,在分析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同时,探讨了加强国际合作和未来科技创新对中国能源转型的潜在影响。报告通过设定两个情景,分析了不同国际合作形势下中国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和前景。除了情景分析以外,CETO 2025还对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热泵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零碳工业园区建设等热点话题开展了专题研究。丹麦能源署(DEA)、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CGEP)等国际机构为模型分析和专题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中国能源转型展望 2025》执行摘要总结了报告的主要结论,是整个报告的精华,可单独阅读。《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5》是智库研究报告,每年会根据上年中国发展动态和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最新判断定期更新。我衷心希望这份报告能为中国和全球制定能源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各国加强能源转型合作,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在此,我衷心感谢能源研究所课题组和中方其他参与单位的全体同事在报告研究和编写过程中付出的不懈努力,特别感谢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报告修改完善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同时,感谢丹麦能源署、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Ea能源分析机构(Ea)对本研究的大力支持和宝贵建议。最后,感谢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儿童投资基金会(英国)(CIFF),多年来对能源研究所开展《中国能源转型展望》研究和编写报告提供的资助和支持。吕文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 所长中国能源转型展望 2025 | 执行摘要| 2目录前言01目录02CETO2025 课题组03《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5》阅读指南05研究的背景07主要结论09中国能流图16主要情景分析结果21第一部分:能源转型回顾24(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加快能源转型与深化国际合作势在必行24(二)中国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24(三)尽管能源转型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中国能源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成长中的烦恼”27第二部分:中国能源系统净零碳排放路径29(一)一次能源需求先增后降,能源结构出现颠覆性变化29(二)通过“节流、开源、移除”三管齐下,能源系统有望率先实现净零碳排放31(三)无论是化石能源时代还是可再生能源时代,都要坚持节能优先32(四)终端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集成发展将重构能源消费方式32(五)五个阶段持续发力推动风光成为电力供应主体34(六)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是城乡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柱37(七)调节能力是提升电力系统安全和韧性的关键支撑39(八)跨区互联、单元自平衡、多能融合是电网未来发展趋势41(九)能源与人工智能将深度融合,大力推动算力-绿色电力协同发展42(十)能源转型将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就业改善43面临的困难与挑战44第三部分:专题分析46第七章 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46第八章 大规模新能源布局与空间要素保障47第九章 电热氢耦合发展关键问题48第十章 热泵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48第十一章 零碳工业园区建设目标任务和路线图49第十二章 低碳零碳交通替代燃料49第十三章 绿色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50第十四章 源领域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路径51第十五章 推动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创新发展51第十六章 绿色金融赋能低碳转型的国际进展52第十七章 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山西能源转型53第十八章 云南绿色能源开发助力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53CETO2025 课题组| 3CETO2025 课题组课题组组长吕文斌国内首席专家王仲颖首席顾问韩文科课题组副组长白 泉 赵勇强国际首席专家Kaare Sandholt(单国瑞)课题组成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领导吕文斌 孙 颖能源效率中心白泉 谷立静 符冠云 张建国伊文婧 裴庆冰 田聿申 刘政昊郑雄领 马劭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赵勇强 郑雅楠 何 则 王婧怡钟财富 陶冶 时璟丽 胡润青任东明 安琪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熊华文 杨宏伟 种 珊 谭琦璐惠婧璇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田 磊 高虎刘 凡 林 寰李 海 杨万涛 王嘉懿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田智宇 廖虹云 付毕安 刘赫川闫 君 王 璐 王恬子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冯升波 刘 坚 邓良辰 费佳颖国际能源合作研究中心朱跃中 刘建国 李东雅 戢时雨刘强办公室侯文森科研外事处苏 铭姚明涛 张思遥 李楠项目办公室樊丽娟高莲娜涂 亮于 霏王 月中国能源转型展望 2025 | 执行摘要| 4丹麦能源署(DEA)管理组Ulrik Eversbusch, Jens Hein模型组Xu Jie(许洁), Matteo D’Andrea,Paolo Zuliani, Francesco LovatArranz, Konstantinos Athanasiou专题贡献区域供热 John Tang电力市场 Aimilia Pattakou高级顾问Wang Xinnan(王心楠)Ea能源分析机构(Ea,DEA合同机构)Lars Møllenbach Bregnbæk, Phil Swisher, James Glynn, Helena Uhde,Sara Shapiro-Bengtsen, Jens Christian Rørbæk Kruse课题组对提供研究建议的以下机构致谢: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委会,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云南数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计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能源转型展望 2025》阅读指南| 5《中国能源转型展望 2025》阅读指南《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5》(CETO 2025)由摘要和三大部分组
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5(执行摘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CET-CIFF,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81M,页数5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