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行业研究:响应AI芯片散热革命,3D打印液冷板前景广阔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投资逻辑 冷板式液冷有望成为数据中心主流散热方案:从历史数据看,仅冷却一项可占到数据中心电耗的 40%,随着 GPU 热设计功耗的不断提升,传统风冷散热开始面临瓶颈,而液冷的散热效率远高于风冷,尤其是采用微通道液冷天花板更高,根据英伟达数据,通过部署液体冷却的 GB200 NVL72 系统,一个 50 兆瓦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每年可节省超过 400 万美元。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24 年我国智算中心液冷市场规模达到 184 亿元,同比增长 66%,2029 年预计进一步达到 1300 亿元,液冷市场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其中冷板式液冷是应用最广的液冷方式,作为一种间接液冷方式通过装有液体的铜/铝导热金属构成的封闭腔体来进行导热,由于服务器芯片等发热器件不用直接接触液体,所以该系统不需对整套机房设备进行重新改造设计,可操作性更强,因此冷板式液冷成熟度最高、应用最广泛。 3D 打印有望成为液冷板制造最优技术路线: 3D 打印具备传统机加工没有的制造优势,尤其适合液冷板制造:液冷板常见设计方案包括铲齿式、管道式、曲折式、针状式、微通道等,其中铲齿式是目前数据中心场景中占比最高的类型。3D 打印首先解放了流道设计限制,流道设计可以通过拓扑优化、仿生设计复杂化以改善散热性能,而 3D 打印加工由于是分层制造其加工时间、成本对结构设计变化不敏感,反之 CNC/铲齿加工在这方面受到加大的限制;同时传统液冷板主要通过钎焊、扩散焊等工艺完成焊接,其结构强度、连接处热阻弱于 3D 打印的一体化成型。 微通道液冷板成为新趋势,3D 打印优势进一步放大:根据锦富技术信息,其开发的 0.08mm 微通道液冷板已获得某台湾客户的订单,已用于 B200 芯片的液冷散热系统,针对下一代 B300 芯片的适配方案也已完成多轮送样测试,反馈良好,进入生产准备阶段,通过微通道技术进一步增强散热性能大势所趋。一般将当量直径低于 1mm 的散热器定义为微通道散热器,由于微通道液冷板涉及极小尺寸的立体复杂结构制造(尤其是要实现仿生流道设计),传统铲齿、微铣削、微电火花加工、微冲压等制造工艺均存在较大限制,受到材料厚度和几何结构复杂程度的限制,难以加工出深宽比大和结构复杂的沟槽,3D 打印的加工优势将进一步放大,并且可避免焊接过程导致微通道结构尺寸改变的问题。目前产业主要通过铲齿工艺进行加工,后续或向 3D 打印技术过渡。 铜材料打印较难但可突破,产业已有 3D 打印液冷板产品落地:铜由于对场景 3D 打印设备所使用的红光波段有较高的反射率难以加工,但产业已有采用绿光激光器、蓝光激光器的设备方案,可以显著降低铜的反射率。目前 CoolestDC基于于 EOS DMLS 技术和高密度 EOS Copper CuCP 工艺开发一体式冷板,可承受 6bar 以上水压让 GPU 工作温度降低近50%;Fabric8Labs 采用独特的电化学增材制造(ECAM)技术打印高精度冷板,可实现对芯片热点区域的精准冷却,性能显著高于采用铲齿工艺的微通道冷板;希禾增材通过绿光 3D 打印技术实现微通道液冷板制造,打印件最小壁厚可达 0.05mm,致密度超过 99.8%。整体来看,3D 打印液冷板产业化落地是大势所趋。 投资建议 考虑冷板式液冷有望成为数控中心主流散热方案,而 3D 打印在液冷板加工潜力较大,建议关注在金属 3D 打印尤其是铜 3D 打印有较好技术储备的企业。 风险提示 新技术推广不及预期。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内容目录 1.冷板式液冷有望成为数据中心主流散热方案 ........................................................ 4 1.1 随着芯片功率密度提升,液冷市场迎来爆发 ................................................... 4 1.2 其中冷板式散热产业链较为成熟,有望成为主流方案 ........................................... 5 2. 3D 打印有望成为液冷板最优制造技术路线......................................................... 7 2.1 3D 打印具备传统机加工没有的制造优势 ...................................................... 7 2.2 3D 打印极致设计自由、一体化成型特点尤其适合液冷板制造 ................................... 10 2.3 微通道冷板成为新趋势,3D 打印优势进一步放大 ............................................. 12 2.4 铜材料打印较难但可突破,产业已有 3D 打印液冷板产品落地 ................................... 15 3. 建议关注南风股份、铂力特、华曙高科 .......................................................... 18 4.风险提示 ..................................................................................... 19 图表目录 图表 1: 数据中心热量传递过程.................................................................... 4 图表 2: 液冷散热效率远高于风冷.................................................................. 4 图表 3: 英伟达 Blackwell 液冷计算托盘............................................................ 5 图表 4: 中国智算中心液冷市场规模预计 2029 年达到 1300 亿元........................................ 5 图表 5: 数据中心液冷实现方式.................................................................... 5 图表 6: 冷板式液冷是应用最广泛的液冷方式........................................................ 6 图表 7: 一次冷却主要通过 CDU 进行换热............................................................ 6 图表 8: 数据中心常见液冷实现方式...............................................................
3D打印行业研究:响应AI芯片散热革命,3D打印液冷板前景广阔,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16M,页数2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