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摩托车协会-中大咨询
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白皮书— 1 —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报告2024 China Motorcycle Industry Development Report中国摩托车商会广东中大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白皮书— 2 —课题组课题负责人左宗申中国摩托车商会会长张洪波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王微见中大咨询产业研究院院长课题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李玉娟中大咨询产业研究院研究总监王东中国摩托车商会信息部部长卜婷婷中大咨询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黄与恒中大咨询产业研究院研究员胡雅迪中大咨询产业研究院研究员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报告— 3 —鸣 谢感谢所有参与本次访谈的行业同仁!您们分享的经验和见解,为《2024中国摩托车产业白皮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期待与各位继续同行,共同推动中国摩托车产业升级创新,助力更多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竞争力!ACKNOWLEDGEMENT(以下排序不分先后)(本报告观点仅代表课题组独立研究,供参考交流。如有修订建议,欢迎指正。)前 言2024年全球经贸格局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地缘政治冲突与能源价格波动对全球产业链稳定性构成持续压力,多国市场终端消费需求复苏乏力;与此同时,绿色技术革新与产业数字化进程正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全球产业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中国摩托车产业仍然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出口总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出口总量达1449.89万辆,同比增长27.01%•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中大排量表现亮眼,彰显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市场逐渐企稳,市场活力逐步恢复,高端产品增长显著从产业生态来看,整车制造头部企业持续提升研发投入,满足中高端消费市场需求,加速产品迭代;零部件供应端推进动力总成、传动系统及安全控制模块的技术升级;配套产业链深化全球化布局,新兴市场部署本地化产能建设,逐步形成 “研发-制造-服务”的产业链响应体系。与此同时,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休闲化的行业趋势加深,产业边界不断拓展,行业价值潜力进一步凸显。尽管如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中国摩托车产业也正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2024年,中大咨询受中国摩托车商会委托,基于本年度产业发展现状数据盘点与产业链核心企业、技术专家访谈调研,总结复盘发展经验,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编制此《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报告》,供行业内外人士参考交流。INTRODUCTION迎难而上 韧性增长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韧性增长与转型革新引领全球出行生态重塑2024年,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与绿色技术革新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摩托车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转型活力。全年出口总量高达1449.89万辆,同比增幅达27.01%,创下历史新高;国内产销量突破1990万辆,成功扭转2023年的负增长态势。当前,产业正从传统代步工具向多元化出行生态加速跨越,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休闲化趋势持续深化,不断重塑行业发展格局。一、从单一功能到多元价值生态构建在实用功能层面,摩托车凭借节能性、高效性及对复杂路况的适应性,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从空间消耗来看,其静态空间消耗仅为小汽车的25%,动态道路时空消耗为40%,是城市主要通勤工具,承担着各大城市约80%的即时配送运力。三轮摩托车更是成为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刚需产品,为乡村振兴与大众创业提供有力支撑。依托高机动性的显著优势,摩托车在应急救援(如2022年重庆山火物资运输)、越野探险等特殊场景中作用关键,且广泛覆盖警用、消防、冷藏配送等多个领域。在文化赋能层面,休闲娱乐摩托车正逐步从工具蜕变为文化符号:它成为“探索自由”的旅行象征,我国日渐蓬勃的摩托车赛事便是生动印证。二、产业转型加速推进,多维格局深度重塑产销量与进出口:出口驱动增长,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出口成为产业增长的核心动力,1449.89万辆的出口量有效弥补内需瓶颈,出口额达87.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75%。墨西哥(219.88万辆,同比增长38.3%)、土耳其是重点市场,欧美及发展中国家需求呈显著增长态势。其中,250ml以上大排量车型出口表现爆发,250-400ml排量车型增长84.56%,400-500ml排量车型增长95.46%。进口方面,受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影响,进口量为6.23万辆,同比下降53.16%;进口额3.64亿美元,同比下降58.78%。春风、钱江、隆鑫等多个品牌的中大排量车型已具备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区域格局:需求分化明显,发展因地制宜国内市场呈现显著区域差异:广东省以117.1万辆的销量位居榜首,其中电动车型(59.95万辆)销量超过燃油车(57.11万辆);云南(75.7万辆)、贵州(58.4万辆)因地形优势,燃油摩托车渗透率较高,西南山区燃油车销量超过电动车2倍;南方地区由于电池稳定性更优,电动车占比较高,而北方地区受低温影响电池续航,市场以燃油车为主。三轮车市场中,云南(21.3万辆)、四川(20.9万辆)是核心市场,西南地区因地形需求,三轮车市场需求旺盛;四川省电动三轮车占比达71.9%,而云贵地区由于地形施的限制,燃油三轮车占比超过50%。产业特点:技术革新引领,生态体系重构电动化与高端休闲化并行发展:电动摩托车市场回归平缓增长,雅迪等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达40.7%,电池成本下降进一步推动电动摩托车普及;大排量休闲摩托车市场爆发,春风品牌中大排量车型增长88.4%,长城“灵魂S2000”等新品推出进一步丰富高端市场。智能化与新能源技术取得突破:快充技术发展及一线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完善,推动电动摩托车使用体验升级;头部品牌车型标配车联网、OTA升级功能,智能APP实现车机互联;宗申等企业积极探索混动技术,使油耗降低20%-30%。头部企业整合与跨界融合趋势加剧:宗申以33.64亿元控股隆鑫,五菱、长城等企业跨界进入摩托车领域,KTM、本田等国际品牌也在调整在华布局。政策层面,驾考年龄上限延长至70岁、“一证通办”等政策落地实施,多地放宽摩托车限行规定。三、全球摩托车市场稳步增长,中国产业优势凸显2024年全球摩托车销量超过5600万辆,同比增长4%,2025年有望突破5800万辆,其中亚洲市场占比85%(中国、印度、东南亚为核心市场)。全球市场需求呈现明显分层:欧美成熟市场偏好250cc以上休闲摩托车(本田、宝马等日欧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东南亚、南美等性价比市场以基础代步摩托车为主(日系品牌占主要市场份额);非洲潜力市场保有量达2700万辆(近十年增长440%),中国与印度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中国摩托车产业在中小排量燃油摩托车制造规模与成本控制方面全球领先,拥有完善、高效的供应链,核心集聚区形成“1小时配套圈”,新能源技术在全球也处于领先水平。中国摩托车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转折,尽管面临国际竞争加剧、供应链波动等挑战,但消费升级与全球化布局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休闲化驱动下,未来产业竞争将转向“技术标准话语权+生态服务渗透力+文化价值输出力”的博弈。中国摩托车产业有望持续领跑全球,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主动地位,形成新型移动出行生态。目录CONTENT
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摩托车协会-中大咨询,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46M,页数10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