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汽车充电设施行业市场洞察报告

1 / 222025 年中国汽车充电设施行业市场洞察报告主编:雷静兰编辑:赵一屹2 / 22一、中国汽车充电设施行业政策与宏观环境分析1.1.新能源汽车政策对充电设施发展的影响1.1.1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梳理中国自 2018 年起实施财政补助与牌照优惠,2025 年延续公交电动化补贴(如东营市每车补 8 万元,换电池补 4.2 万元),政策与 “双碳” 目标深度绑定。通过 “新基建” 与超长期特别国债保障资金稳定,充电设施推进社区与公交场站全覆盖,政策连续性更强。政策拉动充电建设的机制包括:购车补贴间接提升需求、直接补贴设施投资(如上海补共享充电桩 30%)、制定保障目标(中国 2025 年满足 2000 万辆车充电需求)。1.1.2 碳中和目标下的充电设施建设规划碳中和驱动各国加速充电规划。中国 2022 年文件提出 “十四五” 末满足2000 万辆车充电需求,2025 年四部门要求重点布局 “即充即走” 场景,充电桩纳入城市规划强制标准(2025 年社区建桩率 85%),试点 V2G 模式(2030年规模化应用),但西部电力设施薄弱是挑战。以下是提取内容后制作的新表格:发布时间政策名称主要内容2024 年 2 月《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展目标:1)到 2025 年,配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电能力合理充裕;2)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 5 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 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3)智3 / 22慧调控运行体系加快升级,在具备条件地区推广车网协调互动和构网型新能源、构网型储能等新技术。2025 年 12 月《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到 2025 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成,充电峰谷电价机制全面实施并持续优化,市场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加大力度开展车网互动试点示范,力争参与试点示范的城市 2025 年全年充电电量 6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私人充电桩充电电量 8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资源的潜力通过试点示范得到初步验证。2023 年 6 月《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到 2030 年建设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大中型以上城市经营性停车场具备规范充电条件的车位比例力争超过城市注册电动汽车比例;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同步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新建居住区确保固定车位按规定 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2023 年 2 月《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 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 10%,形成一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示范站。资料来源:大力财经1.2 行业政策趋势与监管要求1.2.1 国家层面充电设施建设规划4 / 22中国自 2020 年将其纳入 “新基建”,2022 年出台政策提出 “十四五” 末满足 2000 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形成均衡高效的体系;2025 年推动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试点,对经营性充换电设施执行优惠电价。经济与能源结构影响政策效果:中国部分地区依赖煤电影响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政策协同方面,中国通过国家与地方联动形成 “适度超前” 格局,未来全球将更注重标准统一、技术创新与区域协同。1.2.2 充电设施技术标准与安全规范中国 2025 年推动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试点,适用于重卡、船舶等场景,充电联盟制定产品质量规范,采用 GB/T 20234 标准,直流快充最大功率达 480kW,还推出 480kW 超充安全标准。技术与监管能力影响政策可行性:中国在设备制造、智能调度等方面能力较强;美国电网老化制约大功率设施推广;欧洲在标准统一和跨国协调上占优。技术标准塑造全球格局:中国在大功率充电等领域形成优势,美国主导标准制定,欧洲靠严格准入提升设备安全性。5 / 22二、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评估2.1.市场容量与结构分析2.1.1 公共充电站与居民区充电需求对比公共充电站与居民区充电需求差异显著。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全国公共充电设施 409.6 万个,同比增长 36.7%;私人充电设施 1200.4 万个,同比增长63.3%,私人设施增速远超公共,反映居民区需求快速释放。用户结构上,公共充电站主要服务网约车、出租车等运营车辆,集中在白天和傍晚高峰,以快充为主;居民区设施满足私家车日常通勤,集中在夜间,以慢充为主。公共充电站受政策推动明显,如《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 2030 年建成高质量体系;居民区建设依赖物业、车位配建率及用户自发投资。未来,公共充电站将向互联互通、智能调度发展;居民区需推广共享充电、有序充电,缓解车位与电力压力。预计 2035 年,公共充电柱约 320 万台,私人充电桩约 5800 万台,形成协同发展格局。6 / 22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国家能源局2.1.2 不同类型充电设施的市场分布中国充电设施市场含公共充电桩、私人充电桩和换电站等,分布差异化显著。2025 年激进情景下,电动汽车补电需求约 2000 亿千瓦时,充电市场空间超740 亿元。公共充电桩以快充为主,服务运营车辆,2025 年保有量 409.6 万台,预计2035 年 320 万台;私人充电桩以慢充为主,供私家车使用,2025 年 1200.4万台,预计 2035 年 5800 万台。区域上,一线城市及城市群公共充电桩密度高,服务高频场景;私人充电桩多在住宅小区等,新能源汽车高渗透率地区增长快。技术上,公共充电桩普遍支持大功率快充,部分试点 800V 高压平台;私人充电桩以小功率慢充为主,有序充电、V2G 等技术逐步推广。未来,公共充电桩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私人充电桩加强与电网协同,推动共享模式;换电站在商用车等领域有增长潜力。建议优化布局,强化城市群网络互联互通,推动城乡充电网络融合,提升服务效能。数据来源:未来智库2.2.市场发展速度与驱动因素2.2.1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对市场规模的影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显著拉动充电设施需求。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 157.6%,进入爆发期;2023-2025 年销量增速将从 46.5% 降至 21.0%,逐步稳定。2025 年其在整体汽车市场渗透率预计达 50%,智能电动汽车销量7 / 22超 1220 万辆,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 80.1%,对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提出更高要求。政策、技术与消费趋势共同推动渗透率提升。国家及上海等地通过财政补贴、牌照优惠等鼓励消费;电池续航、快充技术及智能化提升吸引力;环保意识增强与用车成本优势提高消费者接受度。区域渗透率差异明显,2025 年上半年重庆达 54.3%,高于全国平均;2025 年7 月全国达 45%,预计 2026 年破 50%,这与地方政策、基建、收入及消费习惯相关。渗透率提升影响充电设施投资与运营,2025 年将全面实施充电峰谷电价,推动智能有序充电等技术应用,为运营商提供新盈利模式,也推动公共充

立即下载
汽车
2025-09-16
22页
0.97M
收藏
分享

2025年中国汽车充电设施行业市场洞察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7M,页数2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可比公司估值表
汽车
2025-09-16
来源: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积极布局通航飞机和eVTOL业务
查看原文
Volocity 机型
汽车
2025-09-16
来源: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积极布局通航飞机和eVTOL业务
查看原文
万丰奥威产品覆盖图
汽车
2025-09-16
来源: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积极布局通航飞机和eVTOL业务
查看原文
万丰奥威四项费用率变化情况图8:万丰奥威单季度四项费用率变化情况
汽车
2025-09-16
来源: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积极布局通航飞机和eVTOL业务
查看原文
万丰奥威毛利率和净利率图6:万丰奥威单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
汽车
2025-09-16
来源: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积极布局通航飞机和eVTOL业务
查看原文
万丰奥威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图4:万丰奥威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
汽车
2025-09-16
来源: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积极布局通航飞机和eVTOL业务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