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与展期“双降”下的债市评级调整新动向
www.ccxi.com.cn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 2022 年第 9 期 隐性债务监管高压态势不变强调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专题报告 2025 年 1 月 1 日—7 月 31 日 作者: 中诚信国际 研究院 姚姝冰 shbyao@ccxi.com.cn 谭 畅 chtan@ccxi.com.cn 袁海霞 hxyuan@ccxi.com.cn 【图说财报系列】解码产业债发行人财务表现、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消费行业,202508 低位波动中的破局之道:2025 年中期信用债展望与策略建议,20250725 上半年债市政策复盘:“科技板”落地生花,优化债市生态,20250722 多空博弈之下,债市风险知多少?——一季度债市信用风险新特征 与关注点,20250506 关税冲击与政策托底博弈,波动市行情下关注稳健配置机会,20250427 关税风波强化避险属性,重点领域支持再加码——从一季度政策环境看债市走向,20250425 违约与展期“双降”下的债市评级调整新动向 主要内容 风险关注点:产业转型升级与贸易格局重构下关注四类主体尾部风险关注传统产业及新兴制造业领域中基本面较弱的主体级别下调及债务兑付风险。今年以来,化工、医药、信息技术及电子等传统或新兴领域发行人级别多次下调,原因集中于业绩下滑、债务压力增大、治理隐患等,反映行业竞争加剧下弱资质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下降。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需关注尾部基本面恶化、转型迟缓的主体所面临的债务兑付压力。关注已出险可转债发行人后续连续级别下调和流动性风险。今年以来可转债发行人在下调主体中的占比超过八成,连续下调依旧普遍。截至 7 月末存量可转债发行人中 A+及以下主体占比 30%。随着权益市场回暖,大多数可转债通过转股方式退出,违约风险仍相对可控,后续需重点关注财务薄弱、涉及退市或重大事件的发行人后续可能面临的级别继续下调和流动性压力。关注全球贸易格局重构下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经营性风险。当前全球贸易格局重构与竞争加剧,叠加贸易壁垒不确定性仍存,对企业订单稳定性和盈利空间持续带来压力。特别是对于产品附加值较低、客户集中度较高、议价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易因外部需求收缩或成本上升而陷入经营困境。今年以来,已有部分发行人因出口业务表现疲弱影响信用资质,仍需警惕贸易形势变化对相关企业出口业务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关注不良率高、资本不足等尾部中小金融机构偿付压力。近年来融资租赁公司、AMC 及金融控股平台等非银机构违约或级别下调等负面事件频发,年内新增 2 家非银金融机构违约。需关注不良率高企、资本充足率不足、非标投资占比大且隐匿风险较高,以及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缺陷的机构的内生问题以及关联企业的风险传染引发的流动性风险。www.ccxi.com.cn 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如需订阅研究报告,敬请联系 中诚信国际品牌与投资人服务部 赵 耿 010-66428731; gzhao@ccxi.com.cn 中诚信国际|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1 1 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信用风险环境:违约与展期“双降”,信用风险持续收敛 违约风险释放趋缓,新增违约债券及主体数量明显减少。1-7 月有 14 支债券发生违约,规模 62.95 亿元,同比减少 79%。新增违约主体 5 家,同比减少 3 家。公募市场滚动违约率截至 7 月末为 0.25%,与去年末基本持平 民企尾部风险有序出清,违约风险呈“点状散发”特征。新增 5 家发行人均为民企,所属由此前集中于房地产转为分散化,分布于 5 个不同的行业领域;区域分布亦呈分散化特点。 在低利率与融资环境修复下,新增展期事件同比减少。年内新增展期规模 281.4 亿元,同比减少 10%;其中有 85%为房企债券,尽管年内房企违约和展期规模同比下降,展期规模依旧较高,相关风险仍需有序化解和出清。 跟踪评级调整:下调次数略多于上调,级别调整分化趋势延续 调整方向仍多为负面,但与正面行动次数的差距有所收敛。1-7 月共发生主体级别调整109 次,同比增加 3 次;其中,上调和下调行动次数分别为 51 次和 58 次,调整方向仍多为负面,但上、下调行动次数的差距有所收敛。 级别下调前分布进一步下移,跨级调整现象显著减少。下调前主体级别主要集中在 AA 至A 级别,级别中枢由去年的 AA-下移至 A+;单次级别调整幅度均在 2 个子集及以内,跨级调整现象显著减少。 国企、民企评级调整分化持续。评级上调与下调发行人主体性质表现分化。1-7 月评级下调行动以民企为主,占比达 86%,而在上调行动中超过九成为国有企业。 产业类主体评级调整下调居多,基投、金融机构则以上调为主。产业类发行人以级别下调为主,且多数为民营可转债发行人,多与企业基本面疲弱相关,近半数曾在去年或更早就发生级别下调;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发行人和金融机构则以级别上调为主,与区域发展环境、政府支持力度等因素有关。 中诚信国际|信用风险研究系列 2 2 2 债券市场研究系列 2025 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仍具备较强韧性,但国内需求不足、市场预期偏弱、价格水平持续低位运行等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叠加国际关税博弈带来的外部不确定性持续影响,经济复苏基础仍需巩固。在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及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政策协同作用下,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总体可控,违约风险释放趋缓。在此背景下,年内债券市场级别上调行动增加,下调行动同比减少。但从绝对数量及占比来看,评级行动仍以下调为主,部分发行人盈利与偿债能力持续承压。在评级表现方面,随着评级体系及模型的不断优化完善,评级机构持续强化风险识别与预警能力建设,评级调整行动整体更趋审慎,跨级别调整现象明显减少。 本文总结分析 2025 年以来债券市场违约风险表现及特点,系统梳理 1-7 月债券市场公开披露的跟踪评级调整报告,从主体信用和债项评级两个维度分析评级变动的整体情况与结构特征,基于风险与评级视角总结市场新动向及后续关注点。 信用风险环境:违约与展期“双降”,信用风险持续收敛 1、违约风险释放趋缓,新增违约债券及主体数量明显减少 2025 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国内需求不足、市场预期偏弱、价格水平持续低位运行等结构性问题仍存,叠加关税博弈带来的外部不确定性影响,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为市场主体提供流动性支持。与此同时,政策层面持续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违约风险释放进一步趋缓,违约债券数量、规模及新增违约发行人数量均进一步下降。根据中诚信国际统计,1-7 月共有 14 支债券发生违约,同比减少 17 支;违约规模 62.95 亿元,同比减少约 79%;新增违约主体 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 3 家。公募市场月度滚动违约率先升后降,但变动幅度不大,截至 7 月末为 0.25%,与 2024 年末基本持平。 图 1:2014 年以来债市违约情况 图 2:月度滚动违约率(按公募违约家数) 数据来源:中诚信国际违约数据库、Wind 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亿元支数/家数违
违约与展期“双降”下的债市评级调整新动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5M,页数1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