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行业中期投资策略:关注机器人国内外本体供应链和应用端机会

证券研究报告2025年7月15日行业:机器人增持 (维持)关注机器人国内外本体供应链和应用端机会——人形机器人行业中期投资策略分析师:吴婷婷 SAC编号:S08705230800012主要观点1)海外链➢ 特斯拉机器人带动行业变革,人形机器人迈向量产新时代➢ 我们认为,Figure创始人数次成功创业经验有望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复刻2)国产链➢ 车企“赶潮”人形机器人软硬件端兼具优势➢ 华为、腾讯、百度 “人形机器人+科技大厂”合作涌现3)关注机器人应用端➢ 养老机器人行业往人性化、专业化、轻量化、智能化、普及化方向发展➢ 外骨骼机器人的落地场景,从工业逐步拓展至养老➢ 仿生机器人在新文旅消费应用场景落地节奏较快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潜在供应商环节竞争加剧。31 海外链:特斯拉机器人带动行业变革,人形机器人迈向量产新时代◆ 特斯拉的Optimus项目是车企布局机器人自研的典型样本1)技术复用:2019年移植Autopilot视觉算法,2021年导入ModelY焊接技术,2023年整合Dojo超算训练模型;2)成本攻坚:通过复用汽车供应链,Optimus单机成本目标从初期的20万美元压降至2万美元;3)生态野心:马斯克宣称“Optimus未来价值将超过特斯拉汽车”,其本质是在构建“汽车-机器人-AI”三位一体的技术生态。◆ 特斯拉机器人带动行业变革整个供应链数百家公司已经陪特斯拉做了三年机器人硬件开发,搭起了第一条完整的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诞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海内外多领域大厂入局,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量产化落地可期。◆ 特斯拉机器人量产目标日益明晰1)1月9日马斯克曾在CES展会上表示,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初期这些机器人将在特斯拉工厂内测试。马斯克表示如果一切顺利, 2026年计划将产量提高至2025年的10倍,也就是大约5万-10万台;后年将进一步提高至10倍,也就是50万台起。2)今年3月的特斯拉一季度全体会议上,马斯克表示Optimus已在弗里蒙特工厂的试产线上完成制造,今年将进入试生产阶段,特斯拉今年目标生产5000台Optimus,且已订购的零部件足够支撑今年生产10000-12000台,2026年目标是生产50000台Optimus。3)马斯克在特斯拉2025年一季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到 2029 年或 2030年,实现年产百万台 Optimus 机器人具有现实可行性。42 海外链:我们认为,Figure创始人数次成功创业经验有望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复刻表 Figure重要事件梳理资料来源:投资界,中国机器人网,机器人大讲堂,人形机器人发布,量子位,人工智能学家,上海证券研究所时间事件2022年Brett Adcock创立Figure2023年10月Figure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Figure 01面世,不仅能完成搬箱子等简单的体力任务,还能通过观察人类示范学会煮咖啡。几个月后,Figure 01又搭载OpenAI大模型,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收拾杯盘、整理桌面2024年2月29日Figure宣布完成6.75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微软、英特尔、OpenAI Startup Fund、Amaz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Fund、英伟达等。同时公司宣布与OpenAI达成合作,合作内容便包括OpenAI将为Figure人形机器人构建专门的AI模型2024年8月Figure第二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2面世。与2023年发布的第一代产品相比,Figure 02外观彻底重构,机器人完全采用外骨骼结构(由外皮承担负载和压力),电源和算力布线集成在机体内部,从而提高了机器人的可靠性,也使得封装更加紧实2025年2月初Brett Adcock宣布放弃使用OpenAI的大模型并放出豪言:“30天内,我们将向外界展示‘人形机器人上从未见过的东西’”2025年2月21日Figure AI正式发布Helix通用具身智能模型,该模型是全球首个能够对整个人形机器人上半身进行高频率、连续控制的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Helix也是首个能够在两台机器人上协同运行的AI模型,支持多机器人协作完成复杂任务2025年3月15日Figure启动BotQ工厂。BotQ不仅实现了机器人自主制造机器人的闭环生产模式,让Figure自己造自己。BotQ工厂的首条自动化生产线每年最多能制造12000台人形机器人。而这只是一个开始,Figure计划大幅扩大规模,争取4年内将年产能扩张至10万台人形机器人2025年6月Figure发布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分拣快递物品视频:2025年6月8日公司发布了机器人60分钟无剪辑物流分拣视频。◆ 我们认为,Figure创始人数次成功创业经验有望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复刻2022年创立figure时,Brett Adcock36岁,已经手握两家成功撤出的公司:创立的招聘平台Vettery以1亿美元被收购。随后他转战硬件行业,创立电动飞行器公司 Archer Aviation。 Archer可以自主生产电池、电机、控制软件和嵌入式系统。2020年底,Archer Aviation成功上市,他又辞去 CEO 职位,转身开始做人形机器人,我们认为,Figure创始人数次成功创业经验有望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复刻。53 国产链:关注整车方向和科技方向转型人形机器人的本体公司相关产业链◆ 车企“赶潮”人形机器人软硬件端兼具优势车企在人形机器人的制造与应用上自带先发优势,在硬件方面,一台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数以万计,人形机器人只需要1000多个零部件,二者供应链本身存在大量重叠之处;在软件方面,经过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多年布局,车企拥有大量人工智能人才,具备研发具身智能的基础。自2024年以来,多家车企以投资或自研的方式,下场布局人形机器人。以逐际动力为例,其A轮战略融资领投方包括上汽集团旗下私募股权投资平台尚颀资本。此外,比亚迪、北汽集团等车企旗下相关机构也对人形机器人企业进行了投资。行业独角兽智元机器人的股东中,出现了比亚迪的身影。2024年6月,银河通用机器人宣布已完成7亿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战略投资部、北汽产投、商汤国香基金、讯飞基金等战略及产业投资方。另外,特斯拉、小鹏、小米、广汽等车企自研机器人。◆ 华为、腾讯、百度 “人形机器人+科技大厂”合作涌现1)5月12日,越疆科技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次合作聚焦三件事:打通云上算力和基础设施,推进“云-边-端”一体化协同,以及推动具身智能进入制造、商业、教育等更多行业。2)5月12日,华为与优必选科技公布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在产品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产业体系等开展创新合作。3)百度智能云也与多个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百度方面主要是提供百舸GPU算力平台、千帆大模型平台、云上仿真平台、具身数据采标、语音交互及安全等产品解决方案。百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7-15
上海证券
吴婷婷
10页
0.46M
收藏
分享

[上海证券]:人形机器人行业中期投资策略:关注机器人国内外本体供应链和应用端机会,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46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15 业务营收变化
综合
2025-07-15
来源:多元化业务未来可期
查看原文
图 13 美国、欧盟、英国合计 VC 募资金额和笔数 图 14 A 股医疗研究外包板块合同负债(单位:亿元)
综合
2025-07-15
来源:多元化业务未来可期
查看原文
图 11 美国、欧盟、英国合计 VC 募资金额和笔数 图 12 2020 年-2024 年 10 月国内创新药融资金额
综合
2025-07-15
来源:多元化业务未来可期
查看原文
图 8 业务营收变化
综合
2025-07-15
来源:多元化业务未来可期
查看原文
图 7 业务毛利率情况
综合
2025-07-15
来源:多元化业务未来可期
查看原文
图 4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图 5 公司费用率情况
综合
2025-07-15
来源:多元化业务未来可期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