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反内卷价格端成效初显,光风储锂车终将全面受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子行业周度核心观点: 光伏&储能: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是本轮“反内卷”的核心聚焦领域,光伏则是核心领域中的标杆示范行业,当前“依法依规”进行干预的价格端已初显成效,继续关注终端价格传导能力、产业链对涨价趋势一致预期的形成、以及供给侧自上而下的潜在动作;此外,继续重申推荐受益于美国政策不确定性消除、国内新能源全面市场化+反内卷驱动格局改善、Q2 业绩同环比展望乐观的大储龙头:阳光电源。 风电:大金重工披露半年报业绩预告,Q2 业绩超预期,看好公司中长期盈利提升,继续坚定重点推荐;海南省发布“136 号文”细则征求意见稿,增量海风项目获明显政策倾斜;浙江海风、日月、东缆等成立母港装备公司,关注浙江深远海示范项目推进带来的订单机会。 电网:1)思源电气发布 25 中报业绩快报,25Q2 实现营收 53 亿元,同比+50%;归母净利润 8.5 亿元,同比+62%,大超预期,上调公司 25 年盈利预测至 27.5 亿元,yoy+34%,当前股价对应 PE 仅 20 倍,维持重点推荐;2)国网输变电设备 3 批中标金额 211.9 亿元,同比+38%,再创单批次中标金额新高,前 3 批累计中标同比+25%,主网建设加速推进; 锂电:上海洗霸本周公告,公司计划参与竞拍有研新材控股子公司有研稀土公开挂牌转让的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此前在 6 月 25 日,有研新材披露关于有研稀土转让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的公告显示,硫化锂材料是有研稀土自主研发成功的新产品,主要用作生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原材料,已实现小批量销售。固态电池趋势明确,坚守四大增量环节,干法电极设备、硫化锂、锂金属负极、集流体变化。 新能源车:本周车市反内卷动作持续,我们认为,反内卷带动车市竞争转向品质战。反内卷抑制市场价格竞争后,车企丧失了价格工具刺激销量,预计车企在产品维度将更加重视产品品质,低端市场看好产品打造能力出色的公司。此外,纵使反内卷政策放缓了市场价格战,但部分缺乏产品打造能力的公司依旧会处于出清状态。 氢能与燃料电池:主席三年内第四次点名氢能,已将氢能跟风电、光伏并提。顶层考察带动热度快速回升,板块位处估值低位,叠加基本面拐点向上及下半年接续性政策预期,易成板块轮动热点,把握行业爆发下的设备等高弹性环节。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 风光储::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 2025 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光伏产业链涨价气氛扩散且进一步趋于浓厚;大金重工、爱旭股份等公司发布强势半年报预告。 电网:思源电气发布 25 中报业绩快报;国网输变电设备 3 批中标结果公示;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2025》发布。 新能源车&锂电:赛力斯发布 25H1 业绩预告,乐道 L90/吉利银河 A7 开启预售,乘联会发布车市 6 月销量;星源材质、天赐材料拟赴港 IPO;上海洗霸拟竞拍有研新材硫化锂业务。 氢能与燃料电池:佛山南海将全力推动 100 台氢能公务车+1000 台氢能物流车投放;六盘水全力降低氢运输成本,推进 30 兆帕及以上氢运输,并补助市内 10%高速费;成都启动 2025 年氢能商用车示范应用申报,两批共 1000 辆 投资建议与估值:详见报告正文各子行业观点详情。 风险提示:政策调整、执行效果低于预期风险;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风险。 行业周报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扫码获取更多服务 子行业周观点详情 光伏&储能: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是本轮“反内卷”的核心聚焦领域,光伏则是核心领域中的标杆示范行业,当前“依法依规”进行干预的价格端已初显成效,继续关注终端价格传导能力、产业链对涨价趋势一致预期的形成、以及供给侧自上而下的潜在动作;此外,继续重申推荐受益于美国政策不确定性消除、国内新能源全面市场化+反内卷驱动格局改善、Q2 业绩同环比展望乐观的大储龙头:阳光电源。 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是本轮“反内卷”的核心聚焦领域,光伏、风电、储能、锂电、新能源汽车均是目标行业,尤其是当前困境相对最突出、局面最复杂的光伏行业,无疑将是重中之重。我们认为,在反内卷行动的执行过程中,针对“产品价格、产能整合/出清、质量管控、融资与地方支持合理性”等一系列政策手段,只要能够在光伏行业顺利推进并产生预期效果,那么在其他行业的推广大概率将会较为顺畅。因此,光伏很有可能被视为此轮反内卷行动的标杆示范行业。 上周周报中我们提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的‘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或能够成为后续相关部门对光伏产品价格监管的有力抓手”,从本周产业链报价表现来看,可以说成效初显。 截至 7 月 9 日,硅料报价继续上调,基于各家企业全产能折旧计算的成本水平,报价区间已大幅提升至 4.5-5.0万元/吨,然下游厂商仍有足够硅料库存维持生产,短期继续持观望态度,新单成交有限,同时前期低价订单执行力度增强,硅料市场触底企稳态势明确,考虑到中下游环节的硅料库存消耗,预计下周硅料新单成交或将增多,考虑到各家企业的成本差异、以及当前下游环节的接受度,我们预计短期内硅料新单成交价格重心有望上移至 4万元/吨附近,后续进一步的涨价持续性仍需关注组件端的传导能力。截至 7 月 11 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已上涨至 4.13 万元/吨。 硅片成交价格止跌,最新报价开始跟随硅料上调,183N 报价上探至 1 元/W,同时硅片厂家本月执行减产计划,价格修复预期逐步酝酿。此外,电池片厂家同样积极上调报价,迎合产业链价格修复氛围。 面向终端客户、且订单周期相对较长的组件端面临的调价压力相对较大,当前多数厂家以稳价交付为主、观望上游涨势,本周部分一线厂家针对分布式项目订单调涨报价 1-2 分/W,新签洽谈价微幅上升至 0.65-0.67 元/W,集中式项目交付价格持稳在 0.64-0.68 元/W。 7 月产业链排产更新:InfoLink 统计,6 月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实际产出 9.75 万吨、58/58/53GW,环比-4.4%/-2%/-6%/-9%;预计 7 月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分别产出 10.9 万吨(54-55GW)、52/57/53GW,环比+11.9%/-11.0%/-0.7%/+0.4%,硅料、电池环节较前次(6 月 5 日)预测上调。 从排产端看,随着 6 月组件产出在国内 531 抢装节点之后如期跌落之后,7 月排产随即企稳,复合我们预期,但好于市场此前偏悲观的预期。(此前我们多次强调在上半年并网项目组件补装需求、各地 136 号文承接文件及分布式政策落地后新增项目启动、以及海外需求的支撑下,下半年产业链需求不会发生此前市场担心的“断崖式”下跌,全年组件产出仍大概率创新高至 650-700GW)。此外,我们认为近期产业链排产整体持稳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或也反映出企业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产业链价格趋势正逐渐变得乐观起来。 此外,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 2025 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一方面,《通知》
[国金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反内卷价格端成效初显,光风储锂车终将全面受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2M,页数1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