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压缩)网络安全研究2025年第1期(总第82期):-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及安全威胁分析报告
网 络 安 全 研 究赛 迪 研 究 院 主 办2025 年 4 月 15 日总第 82 期第 1期本期主题□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及安全威胁分析报告『所长导读』“具身智能”是指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它们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在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当下,具身智能正以颠覆性姿态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具身智能通过赋予机器“大脑”,使其具备感知、决策与执行的全栈能力,正在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催生万亿级市场机遇。2025 年,具身智能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具身智能正式成为国家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围绕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场景应用、资金和人才保障等方面,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具身智能产业飞速发展。整体来看,具身智能产业呈现多技术融合推动具身智能系统能力泛化升级,具身智能数据生态向质量标准化、多元规模化、通用协同化发展迈进,仿真平台大量涌现将重塑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模式,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分阶段商业化落地,材料革命重塑具身智能产品形态和场景应用等发展趋势。然而,随着具身智能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应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伦理安全等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本期阐梳理了国外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情况,总结了我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情况、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具身智能应用发展面临的安全威胁,最后从产业创新和安全风险应对两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希望本期内容能为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参考和借鉴,并欢迎各界读者不吝赐教。赛迪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 温晓君2025 年 4 月 15 日本期主题: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及安全威胁分析报告一、基本概述…………………………………………………………1(一)概念与内涵……………………………………………………………………1(二)发展历程与演进………………………………………………………………2(三)技术体系………………………………………………………………………3(四)产业链构成……………………………………………………………………6二、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情况…………………………………………7(一)全球产业发展情况……………………………………………………………7(二)我国产业发展情况…………………………………………………………15(三)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27三、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趋势分析……………………………29(一)多技术融合推动具身智能系统能力泛化升级……………………………29(二)具身智能数据生态向质量标准化、多元规模化、通用协同化发展迈进…29(三)仿真平台大量涌现将重塑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模式………………………30(四)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分阶段商业化落地……………………………30(五)材料革命重塑具身智能产品形态和场景应用……………………………31四、具身智能应用发展面临三大安全威胁………………………32(一)数实风险叠加提升具身智能系统网络攻击危害程度和防范难度………32(二)具身智能系统采集多维度数据对个人隐私、国家安全造成潜在威胁…32(三)具身智能系统面临责任模糊等伦理安全问题……………………………33目录 目 录 CONTENTS五、对策建议………………………………………………………33(一)完善具身智能产业政策法规保障体系……………………………………33(二)加快构建开放共享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33(三)加强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和人才培养……………………………34(四)建立分级分类具身智能标准测试体系……………………………………34(五)加快推动具身智能产品场景落地…………………………………………34本期主题: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及安全威胁分析报告《网络安全研究》2025 年第 1 期 1一、基本概述(一)概念与内涵1、定义根据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发 布 的《 具 身 智 能 |CCF 专 家 谈术 语 》, 具 身 智 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是指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其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实现行动,从而产生智能行为和适应性。该定义强调智能行为是身体与环境动态交互的结果,而非仅依赖抽象计算或孤立的大脑功能。2025 年,具身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它正式成为国家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2、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等概念辨析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只是一种物理实体形态,但被广泛认为是最理想的应用形态。具身智能≠智能体,智能体(AI Agent)是一种能够自主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并执行任务的智能系统,其表现形式可以是一个程序、一个系统或是一个机器人,如聊天机器人 ChatGPT、虚拟苹果助手 Siri、智能机器人等都属于智能体。3、特点传统的人工智能,更多是指存在于计算机程序、云端服务器中的虚拟智能,无法直接感知和影响物理世界。具身智能通过物理载体与环境交互实现智能行为的涌现,突破了传统 AI 依赖符号处理或数据驱动的局限性,更贴近生物智能的本质。(1)物理交互性:传统的 AI更多指存在于计算机程序、云端服务器中的虚拟智能,无法直接感知和影响物理世界。而具身智能依赖本期主题: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及安全威胁分析报告专业就是实力 精准就是品牌《网络安全研究》2025 年第 1 期2物理实体(如传感器、机械部件)与环境直接互动,而非仅处理抽象数据。(2)环境适应性:传统的 AI只能按照预设程序重复机械动作,而具身智能通过感知实时环境、执行物理交互行动、根据环境实时反馈,形成“感知 - 行动 - 反馈 - 调节”的自我改进闭环,可实现根据复杂环境变化、不同任务要求,自主调整行为策略,如机器人避障、任务重新规划等。(3)具备生产力型技能:具身智能凭借物理执行能力、与环境交互的实时学习能力,以及与人类协作的灵活性,可执行传统 AI 无法完成的实体任务,如工业机械臂精准装配、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仓储机器人分拣搬运,都直接提升生产效率。4、分类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具身性”(即物理载体的存在),其类别包括以下形态:(1) 类 人 机 器 人(Humanoid Robots,俗称人形机器人),如特斯拉 Optimus、优必选 Walker S1,设计模仿人类身体结构,适应人类环境。(2) 仿 生 机 器 人(Bionic Robots):借鉴生物形态(如动物、昆虫)的机器人,适应特定环境需求,例如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波士顿动力机器狗 Spot、仿生鱼机器人。(3) 环 境 嵌 入 式 系 统(Embedded Agents):与固定环境深度融合的智能体(如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设备、无人机、工业机械臂),例如 ABB工业机器臂、达芬奇系统的手术机器人。(二)发展历程与演进具身智能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方向探索、融合发展、创新突破三个阶段。方向探索阶段始于 1950 年艾伦 • 图灵提出“赋予机器感知能力并加以训练”这一具身智能最初认识,终于 1990 年代罗德
(已压缩)网络安全研究2025年第1期(总第82期):-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及安全威胁分析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5M,页数4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