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宏观政策不断加力-宏观经济信用观察季度报(2025年一季度)
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宏观政策不断加力 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指标名称 2024 Q1 2024 Q2 2024 Q3 2024 Q4 2025 Q1 GDP 当季值(万亿元) 30.5 32.9 34.2 37.4 31.9 GDP 当季同比(%) 5.3 4.7 4.6 5.4 5.4 工业增加值增速(%) 6.1 6.0 5.8 5.8 6.5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4.5 3.9 3.4 3.2 4.2 房地产投资增速(%) -9.5 -10.1 -10.1 -10.6 -9.9 基建投资增速(%) 6.5 5.4 4.1 4.4 5.8 制造业投资增速(%) 9.9 9.5 9.2 9.2 9.1 社零增速(%) 4.7 3.7 3.3 3.5 4.6 出口总额增速(%) 1.5 3.7 4.4 5.9 5.8 进口总额增速(%) 1.6 2.1 2.1 1.1 -7.0 CPI 涨幅(%) 0.0 0.1 0.3 0.2 -0.1 PPI 涨幅(%) -2.7 -2.1 -2.0 -2.2 -2.3 财政收入增速(%) -2.3 -2.8 -2.2 1.3 -1.1 财政支出增速(%) 2.9 2.0 2.0 3.6 4.2 调查失业率均值(%) 5.2 5.0 5.2 5.0 5.3 社融存量增速(%) 8.7 8.1 8.0 8.0 8.4 注:1.GDP 当季值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速按不变价格计算;2.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价格指数、财政收支(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数据均为累计同比增速,基建投资不含电力;3.调查失业率为季度均值;4.社融存量增速为期末值;5.出口、进口数据均以美元计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Wind,联合资信整理 摘要: 一季度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生产供给较快增长,国内需求不断扩大,股市楼市价格总体稳定。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 1.2%。展望二、三季度,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维护股市楼市价格,持续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对于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进入 4 月之后,全球关税不确定性肆意破坏贸易链。预计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会适时适度加码,稳住经济增长态势。中国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国开辟全球贸易新格局。 信用环境方面,一季度,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框架,下调政策利率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推动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用好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预期平稳。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灵活把握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 政策环境方面,一季度,宏观政策认真落实全国两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重两新”政策,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做好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九项重点工作。下阶段,宏观政策按照 4 月政治局会议安排,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二〇二五年一季度报) 联合资信研究中心 张 振 zhangzhen@lhratings.com 1 一、宏观经济与行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宏观调控效应延续了“926”会议以来的支持效果,生产供给较快增长,国内需求不断扩大,股市楼市价格总体稳定,就业形势稳定发展,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318758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 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11713 亿元,同比增长 3.5%;第二产业增加值 111903 亿元,增长 5.9%;第三产业增加值 195142 亿元,增长 5.3%。面对接下来外部不确定增加、内部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的情况,宏观调控预留了充足的财政和货币空间,经济结构性改革不断释放新质生产力活力,低空经济和具身智能等引领制造业发展。 GDP 当季同比增速情况(不变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联合资信整理 GDP 当季季调环比增速情况(不变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联合资信整理 展望二、三季度,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维护股市楼市价格,持续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对于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进入 4 月之后,全球关税不确定性肆意破坏贸易链,对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冲击,也在多个层次冲击企业和家庭预期。面对不确定性,预计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会适时适度加码,稳住经济增长态势。财政政策通过增发专项债等多种工具支持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通过降准降息、再贷款等多种工具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稳定资产价格。中国进一步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同反对贸易讹诈的世界各国开辟全球贸易新格局。通过多项改革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大趋势将会更加巩固。 1. 生产端:工业经济开局良好,现代服务业作用彰显 工业经济开局良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一季度,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效应不断增强,工业生产和出口实现较快增长,企业营收水平改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新动能有效积聚。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同比增长 6.5%,较 1―2 月份加快 0.6 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4.8%0.8%4.0%3.0%4.7%6.5%5.0%5.3%5.3%4.7%4.6%5.4% 5.4%0%1%2%3%4%5%6%7%22/0322/0622/0922/1223/0323/0623/0923/1224/0324/0624/0924/1225/031.3%1.5%0.9%1.3%1.0%1.4%1.6%1.2%0%0%0%1%1%1%1%1%2%2%23/06 23/09 23/12 24/03 24/06 24/09 24/12 25/03 2 加快 0.7 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 6.2%,增速较 1―2 月份加快 1.9 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 7.1%,加快 0.2 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1.9%,加快 0.8 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出口交货值 36285 亿元,同比增长 6.7%,较 1―2 月份加快 0.5 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金属制品、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装备制造业行业出口交货值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达 19.8%、10.9%、10.7%、9.8%。数字生产赋能产业智能化转型,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49.6%、25.5%、25.0%。绿色产品增势强劲,新能源汽车、汽车用
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宏观政策不断加力-宏观经济信用观察季度报(2025年一季度),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5M,页数1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