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对《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相关政策解读及券商板块展望
分析师:张智珑证书编号:S05005211200022025年05月15日对《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相关政策解读及券商板块展望证券证券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增持,维持)目录一、《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解读二、证券行业2025Q1业绩综述及展望三、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2一、《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解读34高层再次重申“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有力提振市场情绪◼ 5月14日上午,证监会公众号转载了经济日报发表的《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文章,对4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非银板块大幅上涨,提振了市场情绪。时间会议或文章资本市场相关表述及政策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证监会提出三方面举措:•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重要着力点。抓紧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协同各方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抓紧印发和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更好体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相互成就,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5月14日《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要“稳”,更要“活”。进一步提高市场成交额、提升换手率,也是市场企稳上行的必要条件。•通过多种手段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形成“回报增加—资金流入—市场稳定活跃”的良性循环。表1 近期关于“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会议及政策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湘财证券研究所5《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核心举措重要政策具体措施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 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持有期间产品实际业绩表现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明确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对基金公司选用业绩比较基准的行为实施严格监管,切实发挥其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衡量产品业绩、约束投资行为的作用。• 加强透明度建设。• 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出台《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引导行业机构适时下调大规模指数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推动降低基金登记结算、指数授权使用、信息披露、审计及法律服务等相关固定费用。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全面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 改革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出台基金公司绩效考核管理规定,要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适当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核权重。基金投资收益指标应当涵盖基金产品业绩和投资者盈亏情况,前者包括基金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等指标,后者包括基金利润率、盈利投资者占比等指标。• 强化监管分类评价的引导作用。将投资者盈亏及占比、业绩比较基准对比、权益类基金占比、投研能力评价情况等纳入基金公司评价指标体系。将三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投资行为稳定性、权益投资增长规模等指标的加分幅度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前述指标占“服务投资者能力”的评分权重合计不低于80%。• 重塑行业评价评奖业态。修订《公募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自律规则,构建以五年以上长周期业绩为核心的评价评奖体系,优化基金评价评奖指标,提高投资者盈亏、业绩比较基准对比情况的指标权重,杜绝以短期业绩排名为导向的不合理评价评奖活动。• 督促行业加大薪酬管理力度。完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薪酬管理制度,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强化基金公司、高管与基金经理的强制跟投比例与锁定期要求。严格落实基金公司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制度,对于严重违法违规的责任人员薪酬依法予以追索扣回。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表2《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具体措施数据来源:证监会官网、湘财证券研究所6《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核心举措重要政策具体措施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促进行业功能发挥• 加强监管引导与制度供给。在基金公司监管分类评价中,显著提升权益类基金相关指标权重,突出权益类基金发展导向,依法强化分类评价结果运用。制定公募基金参与金融衍生品投资指引,更好满足公募基金加强风险管理、稳定投资行为、丰富投资策略等需求。• 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积极支持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研究推出更多与基金业绩挂钩、投资者回报绑定、鼓励长期持有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大力发展各类场内外指数基金,持续丰富符合国家战略和发展导向的主题投资股票指数基金。研究创设专门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的场外宽基指数基金试点产品。• 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实施ETF快速注册机制,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和场外成熟宽基股票指数基金,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对明确约定最低持股比例要求的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首发产品保有规模及占比、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定投业务规模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对分类评价结果靠前的基金销售机构,在产品准入、牌照申请、创新业务等方面依法优先考虑。督促基金销售机构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保有投资者盈亏情况的考核权重。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完善基金公司治理。修订《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准则》,充分发挥国有大股东在公司治理架构中的功能,推动董事会、管理层履职尽责。• 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基金公司持续强化人力、系统等资源投入,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投研团队。鼓励基金公司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应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基金公司设立科技及运营服务子公司。支持基金公司依法实施员工持股等长效激励措施,提升核心团队稳定性。• 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积极推动基金公司着力提高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服务能力,研究创设更加适配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基金产品。启动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正式运行,为机构投资者投资公募基金提供集中式、标准化、自动化的“一站式”数据信息交互服务
证券行业:对《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相关政策解读及券商板块展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5M,页数25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