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量化评论(108):筹码结构视角下的动量反转融合
金融工程专题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 23 2025 年 04 月 17 日 《农业板块的资金行为监测—金融工程定期》-2025.4.13 《基金投顾产品 3 月调仓一览—基金投顾产品月报系列(16)》-2025.4.7 《港股量化:3 月港股市场分化,4 月增配成长—金融工程定期》-2025.4.5 筹码结构视角下的动量反转融合 ——开源量化评论(108) 魏建榕(分析师) 张翔(分析师) weijianro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19120001 zhangxiang2@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0110001 在报告《行业轮动 3.0:范式、模型迭代与 ETF 轮动应用》中,我们引入筹码结构维度构建行业轮动信号,该筹码结构指标在我们构建的 6 类行业轮动信号中表现出更好收益风险特征稳定与更低的相关性。为了更深入理解筹码结构在微观选股层面的底层逻辑,我们将从反转因子局限性、筹码结构计算方式、筹码收益的动量反转特征等方面展开讨论,最终构建筹码收益增强选股因子。 反转因子:多头乏力与阶段性失效的困境 反转因子是捕捉价格过度反应后均值回归现象的重要指标。但反转因子在空头端区分表现较好,而多头端区分效果不佳。 反转效应来自于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虽然这种行为偏差广泛存在,但反转因子也常会出现阶段性失效。 筹码结构:持仓成本的市场共识 筹码结构是对投资者在不同价格上的资金持仓的估计,能够帮助我们推算资金的平均持仓成本。 筹码收益衡量当前价格相对于历史筹码成本的相对收益,该因子会阶段性出现动量或反转特征,而市场赚钱效应指标能够解释因子 risk-on 与 risk-off 的变化,并由此构建筹码收益调整(holding_ret_adj)因子。 筹码收益调整因子的增量信息与切分敏感性 市场赚钱效应不仅对筹码收益因子择时有效,同样对反转因子择时具有效果。 筹码成本相比价格均线等指标在因子多头端具有更强的区分效果,尤其是对于判断当前出现超跌的个股未来将持续超跌或者反转超涨具有重要作用。 当市场赚钱效应为-2%作为切分阈值时,筹码收益调整因子表现达到最佳,进而将因子频率提升至周频时因子表现进一步加强。 筹码收益增强因子: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我们将筹码收益调整因子的多头端与反转因子的空头端进行合成,构建筹码收益增强因子(holding_ret_enhanced)。 月频筹码收益增强因子 IC 均值为 9.91%、年化 ICIR 为 2.76、月频 IC 胜率为 80%;十分组多空年化收益为 36.6%,信息比率为 2.41,最大回撤 10.3%,卡玛比率 3.556,月胜率 73.0%。 周频筹码收益增强因子 IC 均值为 6.90%、年化 ICIR 为 3.823、周频 IC 胜率 71.8%;十分组多空年化收益为 60.0%,信息比率 3.17,最大回撤 17.1%,卡玛比率 3.526,周胜率 66.0%。 分域因子十分组表现:在沪深 300 内,月频因子年化多空收益 24.2%,信息比率 1.311,最大回撤 15.3%。在中证 1000 内,月频因子年化多空收益 33.1%,信息比率 2.149,最大回撤 10.9%;周频因子年化多空收益 52.3%,信息比率 2.981,最大回撤 8.9%。 风险提示:模型测试基于历史数据,市场未来可能发生变化。 相关研究报告 金融工程研究团队 金融工程研究 金融工程专题 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 魏建榕(首席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19120001 张 翔(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0110001 傅开波(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0090003 高 鹏(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0090002 苏俊豪(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2020001 胡亮勇(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2030001 王志豪(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2070003 盛少成(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3060003 苏 良(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3060004 何申昊(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4070009 陈 威(研究员) 证书编号:S0790123070027 蒋 韬(研究员) 证书编号:S0790123070037 金融工程专题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 23 目 录 1、 反转因子:多头乏力与阶段性失效的困境............................................................................................................................. 4 2、 筹码结构:持仓成本的市场共识 ............................................................................................................................................ 5 2.1、 筹码结构估计方式 ......................................................................................................................................................... 5 2.2、 筹码收益与市场赚钱效应 ............................................................................................................................................. 6 2.3、 筹码收益因子的参数敏感性测试 ................................................................................................................................. 9 3、 筹码收益调整因子的增量信息 .............................................................................................................................................. 10 3.1、 反转因子择时的增量贡献 .......................................................................................................................................
[开源证券]:开源量化评论(108):筹码结构视角下的动量反转融合,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02M,页数2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