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体零售行业展望,2025年1月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 中国实体零售行业展望,2025 年 1 月1 2025 年 1 月 目录 摘要 1 分析思路 2 行业基本面 2 行业财务表现 7 结论 10 附表11附表11行业展望 联络人 作者 企业评级部 杨思艺 010-66428877 syyang@ccxi.com.cn 孔令媛 010-66428877 lykong@ccxi.com.cn 刘音乐 010-66428877 yyliu@ccxi.com.cn 其他联络人 刘 洋 010-66428877 yliu01@ccxi.com.cn www.ccxi.com.cn 中国实体零售行业展望,2025 年 1 月 2024 年以来,由于消费内生动力不足,我国实体零售行业企业仍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但短期内的偿债风险仍在可控范围。未来国家促消费政策的陆续落地及其对消费信心的提振仍需时间,预计实体零售企业短期内的经营仍将持续承压 中国实体零售行业的展望维持“负面改善”,中诚信国际认为,未来 12~18 个月该行业总体信用质量较“负面”状态有所改善,但尚未达到“稳定”状态的水平。 摘要 2024 年社零增幅同比弱化,消费信心整体偏弱,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叠加网络零售分流影响,实体零售行业景气度仍较弱。未来“两新”等消费促进政策的落地实施仍将持续提振部分品类的消费,但在消费信心未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的社零增速或保持低速增长态势。2024 年以来,重点大型零售企业(以百货业态为主)零售降幅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已有所收窄,但经营层面的持续承压使得行业内企业不断通过降本增效和业务转型等措施来寻求突破,未来百货企业经营压力的缓解仍有待消费信心的建立、行业景气的改善和上述措施的落地。超市行业整体呈收缩态势,但其中会员店、折扣店等业态以及以胖东来为代表的独特超市企业则实现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传统大型超市企业为应对经营挑战,在门店调改以及商品策略等方面积极转型,其未来经营压力犹存,后续业绩改善情况有待持续关注。 2024 年以来,受行业景气度影响,实体零售企业盈利及经营获现普遍承压,未来仍有较大修复空间。考虑到实体零售企业货币资金充裕、财务杠杆水平下降以及普遍拥有自有物业可对偿债形成支撑等因素,短期内实体零售企业偿债风险整体上仍在可控范围。从长期来看,实体零售企业的稳步发展仍有待促消费政策的延续、消费信心的建立以及企业提质增效措施的显现。中诚信国际 实体零售行业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 中国实体零售行业展望,2025 年 1 月 2 一、 分析思路 本文通过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来判断我国零售行业市场的景气度情况,并结合百货、超市等实体零售细分行业的发展情况,对样本企业盈利和财务杠杆等信用基本面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以及网络零售分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实体零售企业经营恢复面临很大压力,其转型措施及政府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情况对行业的提振效果有待持续观察。 二、 行业基本面 2024 年社零增幅同比弱化,消费信心整体偏弱,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叠加网络零售分流影响,实体零售行业景气度仍较弱。未来“两新”等消费促进政策的落地实施仍将持续提振部分品类的消费,但在消费信心未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的社零增速或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作为商品流通的终端环节,零售业的行业景气度与社会消费息息相关。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4年全国GDP同比增长5.0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5%,消费继续发挥了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拉动作用,但相较于2023年超过80%的贡献率来说拉动能力大幅减弱。从消费数据上看,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79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幅显著弱于上年同期,零售行业景气度仍有恢复空间。从各省及直辖市增长情况看,2024年,北京、上海、天津、青海和海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均为负增长,面临较大的消费压力,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和西藏等省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超过5%,整体呈现高能级城市消费偏冷,低能级城市消费偏暖的特征。 图 1:GDP 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对比 图 2:2024 年各省及直辖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诚信国际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诚信国际整理 零售行业发展亦与居民收入、消费信心及物价水平等密切相关。2024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314 元,实际同比增长 5.1%,增幅同比下降 1 个百分点。此外,房地产和金融投资是居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呈供需双弱态势,房价未见明显回升,资产价值下跌压力较大,居民部门杠杆率已经相对较高。同时,居民超额储蓄现象突出,存在消费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 中国实体零售行业展望,2025 年 1 月 3 降级、主动去杠杆的现象,2022 年以来居民新增存款规模达到历史统计峰值,居民中长期贷款自 2022 年 2 月以来开始出现负增长。虽汽车、家电、家装等领域推出以旧换新的优惠政策和房产促进政策等可以对消费者意愿起到短期提振作用,但资产负债表恶化下的财富缩水效应对消费意愿和能力形成较大制约,消费降级、投资保守以及储蓄持续增加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2024 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整体偏弱,且短期内难有明显改善。 图 3: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构成情况 图 4:近年来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诚信国际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诚信国际整理 居民消费价格方面,2024 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0.2%;分类别来看,食品烟酒消费价格同比下降 0.1%,衣着价格上涨 1.4%,居住价格上涨 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 0.5%,交通通信价格下降 1.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 1.5%。整体来看,2024 年以来 CPI 呈低位运行态势,其中食品等商品的价格下降对 CPI 的拖累影响较大,在商品和服务供应较稳定的状态下,消费需求疲软是现阶段物价水平明显偏低的主因。 图 5:近年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当月同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诚信国际整理 政策方面,为提振消费,2024年以来政府推出的以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给予消费者以旧换新补贴为主要形式的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持续发力,家用电器及视听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大幅增加;2024年,超过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了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八大类家电产品5,600多万台,销售额达2,400亿元。2025年随着政策加力扩容,补贴范围及补贴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活力有望持续激发。中诚信国际认为,2024年以来,大众消费需求疲软,社零增速弱于上年同期,居民主动去杠杆、储蓄意愿上升,综合来看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但以旧换
[中诚信国际]:中国实体零售行业展望,2025年1月,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3M,页数1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