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脱碳融资:技术、政策和金融工具

中国钢铁行业脱碳融资 技术、政策和金融工具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1Published by 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中国钢铁行业脱 碳融资 技术、政策和金融工具Published by 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中国钢铁行业脱碳融资 技术、政策和金融工具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2对钢铁行业而言,2020至2030是实现 《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关键十年。中国现有的煤基高炉产能中,78%(约每年7.308亿吨)需在2030年前进行再投资。为实现低碳转型,钢铁行业需要大规模投资来开发和推广低碳钢铁生产技术。1鉴于钢铁资产的寿命较长,这一轮投资周期需避免“碳锁定”效应,即资金流动需与《巴黎协定》气候目标保持一致。 • 零碳炼钢已具备技术可行性,但成本高昂。若要在2050年实现脱碳,中国钢铁行业预计需要至少1.6万亿元(约合2,200亿美元)的固定资产投资。2可持续债务市场可为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本报告在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加速钢铁行业脱碳的技术路径,并阐述了转型金融如何支持钢铁行业脱碳: • 转型金融标准指引衔接:当然已有省级转型金融指引发布,各标准间需进一步衔接,以支持更多资金流向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中。 • 鼓励各类实体参与转型金融市场:转型金融指引和政策需适用于各类实体,推动低碳生产的应用,同时为企业提供激励,应特别关注深度脱碳技术(如低碳氢能)和中小企业转型融资支持。 • 贴标债务市场的融资潜力:钢企可积极利用贴标债务市场进行转型融资。目前,国际投资者对低碳转型兴趣强,可持续债务市场具备为转型提供所需资金的潜力,气候债券钢铁行业认证标准等指引可协助提升可信度。 • 碳定价机制推动转型:国内外的碳定价机制(如碳交易市场和碳关税)将增加钢企的排放成本和运营压力,促使其加快转型行动。 • 促进绿色钢铁需求:绿色公共采购政策可以刺激绿色钢铁需求,推动钢企从高碳排放的生产方式向低碳生产 方式转变。关于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limate Bonds Initiative,简称CBI)是一个致力于调动全球资本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非营利性机构。CBI促进向低碳、增强气候韧性和公平经济快速转型所需的项目和资产进行投资。其关注的重点是帮助降低大型气候相关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成本,并为希望通过加大资本市场投资而实现气候和温室气体(GHG)减排目标的政府部门提供支持。CBI开展市场分析、政策研究、市场开发工作,为政府和监管机构提供建议,并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债券及实体认证机制。报告摘要目录报告摘要 2引言 6钢铁行业脱碳的背景 4钢铁生产和脱碳方案 4中国钢企的低碳转型目标 5转型金融支持钢铁行业脱碳—— 政策、标准制定和市场状况 6转型金融框架和标准制定 6中国贴标债务市场 8讨论 9钢铁生产低碳转型融资 9碳定价加强钢铁行业碳 管理意识和能力 10绿色公共采购促进绿 色钢铁需求 10展望 11尾注 22中国钢铁行业脱碳融资 技术、政策和金融工具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3引言目前,钢铁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的8%,是全球工业行业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行业。3钢铁行业已承诺多项气候行动,但该行业目前的脱碳进展仍落后于《巴黎协定》的目标。4此外,全球钢铁生产在地理上高度集中,近半产量来自中国。占全球产量四分之三左右的五大钢铁制造商当中,除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和日本的新日铁(Nippon Steel)外,宝武集团、河钢集团、鞍钢集团、沙钢集团均来自中国。5钢铁是高碳排放行业之一,脱碳难度高。同时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低碳转型过程依赖于创新低碳技术的推广,此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全球减排共识和中国“双碳”目标背景下,钢铁行业需加速制定和推进减排计划。河钢集团、鞍钢集团和宝武集团 (占中国钢铁总产量的22%、全球产量的12%),均已发布双碳路线图和行动计划。根据落基山研究所(RMI)和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的研究,若要在2050年实现脱碳,中国钢铁行业预计需要至少1.6万亿元(约合2,200亿美元)的固定资产投资。6研究估算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中的33%将用于能效提升,23%将用于电弧炉,18%将用于直接还原铁,14%将用于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7%将用于高炉氢气注入,5%将用于球团制造。总规模达120万亿美元的债务市场能够吸收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的融资需求。CBI的研究显示符合资质的绿色债券供不应求,表明投资者需求足以支持必要的转型融资。7此外,钢铁资产的寿命通常超过40年,因此,如今的投资决策可能会锁定数十亿吨排放,意味着数十亿美元的搁浅资产。8本报告探讨了如何通过政策、行业标准和金融工具,助力钢企获得低碳转型所需的融资支持。中国钢铁行业脱碳融资 技术、政策和金融工具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4右,而来自全球工业和交通运输行业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增长,因此,多国政府出台了工业低碳转型战略,包括通过补贴扩大低碳氢能生产。全球近零排放的原生钢生产项目显著增加,从2021年的500万吨/年增加到2022年的1,300万吨/年。要实现净零排放,钢铁行业将需超过1亿吨/年的氢能产能。12目前,全球已有4,000万吨的直接还原铁产能列入规划,多家企业也宣布计划增加电弧炉钢铁产能。13 绿色氢能的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可再生能源电力(太阳能、风能等)的成本、电解槽系统成本、电解槽运行时间、氢能政策和终端应用等。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低碳氢能的平均成本将从目前4-6美元/千克降至2美元/千克。普华永道对比七份不同报告的15表1:钢铁生产工艺和排放源生产工艺主要排放源基于2022年的平均排放强度(每铸造一吨钢胚的二氧化碳排放)高炉-转炉主要来自焦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电力和热力使用的间接排放以及石灰石使用等的工艺排放。2.33废钢-电弧炉主要来自电力和热力使用产生的排放以及废钢、石灰石等工业工艺产生的排放。此外还有少量来自化石气体等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0.68直接还原铁- 电弧炉(氢冶金仍处于试验阶段,包括利用氢能直接制造还原铁、利用氢能熔炼制造还原铁等)目前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焦炉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电力和热力使用的排放以及石灰石使用等的工业工艺产生的排放。注:截至目前为止,氢气主要来自焦炉气等富氢气体。绿色氢能的使用仍有待探索。1.37*排放强度引自世界钢铁协会(World Steel Association),基于2022年计算全球平均值23 种情景预测,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到2030年,全球低碳氢能成本将下降50%。14中国氢能联盟和埃森哲(Accenture)的报告也指出,到2030年,中国的氢能生产成本预计将降至2.18美元/千克。15汽车制造商和房地产公司等下游钢铁用户已在积极预购零碳和低碳钢。截至2022年5月,安道拓(Adient)、宝马集团

立即下载
传统制造
2024-10-12
CBI
Fabio Passaro,巢敏讷,徐小云,谢文泓,Magali Van Coppenolle,于昊
12页
0.49M
收藏
分享

[CBI]:中国钢铁行业脱碳融资:技术、政策和金融工具,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49M,页数1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波罗的海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FBX) 图 44: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
传统制造
2024-10-11
来源:轮胎行业专题报告(2024年9月):运费持续回落,赛轮Q3业绩预喜
查看原文
欧洲乘用车注册量(万辆) 图 42: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传统制造
2024-10-11
来源:轮胎行业专题报告(2024年9月):运费持续回落,赛轮Q3业绩预喜
查看原文
欧洲乘用车胎替换市场销量(万条) 图 40:欧洲卡车胎替换市场销量(万条)
传统制造
2024-10-11
来源:轮胎行业专题报告(2024年9月):运费持续回落,赛轮Q3业绩预喜
查看原文
美国从泰国进口 PCR 数量(万条) 图 34:美国从泰国进口 TBR 数量(万条)
传统制造
2024-10-11
来源:轮胎行业专题报告(2024年9月):运费持续回落,赛轮Q3业绩预喜
查看原文
美国进口 PCR 数量(万条) 图 32:美国进口 TBR 数量(万条)
传统制造
2024-10-11
来源:轮胎行业专题报告(2024年9月):运费持续回落,赛轮Q3业绩预喜
查看原文
美国汽车零部件及轮胎店零售额(亿美元) 图 30:美国汽车销量(万辆)
传统制造
2024-10-11
来源:轮胎行业专题报告(2024年9月):运费持续回落,赛轮Q3业绩预喜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