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强国背景下的绿色金融报告
目 录报告提要1前言4一、绿色金融的思想演化路径6二、绿色金融超脱传统金融的理念解构10三、金融强国引导绿色金融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19四、金融强国赋能绿色金融的未来方向25 1金融强国背景下的绿色金融——新理念、新业态与新方向报告提要金融强国背景下的绿色金融——新理念、新业态与新方向①● 2023 年 10 月 30 日至 31 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经济强国的实现离不开金融强国,而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应当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金融强国的提出,将中国的金融工作提高到了新的政治站位。金融强国指引了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方向,要不断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在这一背景和框架下,也应当思考和探索绿色金融作为中央所提出的五篇大文章,将在整体金融工作中实现怎样的理念创新和路径创新,尤其是如何实现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紧密结合。● 绿色金融理念的诞生和历史变迁过程,包含了两条发展线路:一是从理念诠释角度,绿色金融的诠释经历了由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逐渐深化;二是从金融目标角度,绿色金① 本文学术版参见正式发表版:王文、刘锦涛:《金融强国背景下绿色金融理念新解》,《东南学术》2024 年第 3 期。2 金融强国背景下的绿色金融——新理念、新业态与新方向融对应的目标经历了由环境责任的挖掘与承担,到可持续金融概念和体系的建立,再到全面整合与配置金融资源应对气候变化的逐渐深化。● 从绿色金融思想和理念的演化历程可以看出,绿色金融长期属于一种公共品的属性,而传统金融以逐利为目标,这与绿色金融的环境属性方向并不一致,高税收、高盈利的企业,目前仍然属于两高行业。如果只是投资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从逻辑上并没有本质区别,但绿色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在于逐“利”的对象发生了改变。● 从生态资源稀缺性的角度,绿色金融是应对 21 世纪最大的公地悲剧——气候变化的外在金融实践。实现气候适应需要改变能源活动中的能量流动方式,绿色金融是这一过程的外在货币化表达。绿色金融扩展了传统金融的信用体系框架,可持续发展的即时价值和未来价值将会因此得到确定。人类生产生活与碳排放脱钩的趋势在货币时间价值层面令绿色金融活动顺利开展,而绿色金融扩展了福祉的概念,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框架下,生态价值将融入财富体系。● 金融强国,要求金融业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对于绿色金融而言,就要求绿色金融的站位提升到生态文明层次,充分发挥对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功能,助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未来气候变化下的世界变局,也将是一场生产方式变革下的金融变局,金融强国要求中国通过发展绿色金融抓住变局下的中国机遇。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应从经济发展与能源系统之间关系出发探索绿色金融的实践方式,充分转变绿色金融的思维逻辑,以全新的生态文明框架指引绿色金融的未来实践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绿色金融将成为构建高质量现代金融 3金融强国背景下的绿色金融——新理念、新业态与新方向体系的重要基础。金融强国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金融的发展逻辑带来的一场创新升级,同样也是带动绿色金融在 21 世纪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空间约束下实现理念和本质的一次重塑。● 整体而言,从绿色金融的思想演化路径角度出发,绿色金融在底层逻辑上与传统金融存在分歧与融合——绿色金融是应对气候变化公地悲剧的金融实践,颠覆了传统金融中的能源文明进化方向、信用体系表达形式以及时间价值贴现方式。● 在生态文明思想所牵引的中国绿色转型中,绿色金融紧密融入到社会经济系统之中,中国在未来的金融强国之路中应转变绿色金融的思维逻辑框架,把握气候变化下的世界变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下推动人类文明的新升级。4 金融强国背景下的绿色金融——新理念、新业态与新方向前 言2023 年 10 月 30 日至 31 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这反映出,经济强国的实现离不开金融强国,而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应当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绿色金融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数年内在金融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非常突出的贡献。21世纪上半叶,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新阶段,要实现经济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强国的实现,将离不开绿色金融的重要动力。绿色金融从狭义上来看可视为面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金融对策,或是支持环境改善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活动,②从广义上来看也可视为一种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系统。③ 2015 年以来,历经数年发展,2021 年与 2022 年中国绿色投融资资金总量分别达到 29431.33 万亿元与 31142.73 万亿元人民币,④绿色金融正充分融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⑤① 王文、蔡彤娟:《建设金融强国:概念、定位与政策落点》,《金融经济学研究》2024 年第 1 期。② 马骏:《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前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 年第 6 期。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张承、谢孟哲等:《发展中国绿色金融的逻辑与框架》,《金融论坛》2016 年第 2 期。④ 朱信凯、周月秋、王文等:《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 2022》,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2 年版,第 2 页。⑤ 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金融论坛》2015 年第 5 期。 5金融强国背景下的绿色金融——新理念、新业态与新方向而金融强国的提出,将中国的金融工作提高到了新的政治站位。金融强指引了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方向,要不断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①在这一背景和框架下,也应当思考和探索绿色金融作为中央所提出的五篇大文章,将在整体金融工作中实现怎样的理念创新和路径创新,尤其是如何实现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紧密结合。金融强国是超脱传统金融逻辑的一场深层次的发展理念重塑——传统金融的逐利性缺少对金融与国家之间、对金融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深入思考。因此,若以传统金融的逻辑和视角看待绿色金融的发展,那些具备可持续效益的绿色投融资活动,也并未完全展现出绿色金融的独特性和必要性。自 2021 年起,全球进入以碳中和目标为核心的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新进程,面对变局,中国正以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顶层指导,以碳中和目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终方向,开展绿色转型与升级。②可持续发展目标需求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绿色、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样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需实现的重要目标。而金融强国的提出则表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应当为中国式
金融强国背景下的绿色金融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91M,页数3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