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03931.HK)动力需求高增,储能业务翻倍,2023年毛利率增至1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公司动态点评 2024 年 04 月 07 日 中创新航(03931.HK) 动力需求高增,储能业务翻倍,2023 年毛利率增至 13% 财务指标 2022A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营业收入(百万元) 20,374.94 27,005.89 42,916.67 58,896.48 77,107.63 增长率 yoy(%) 198.88 32.54 58.92 37.23 30.9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691.63 294.38 596.61 931.82 1,207.42 增长率 yoy(%) 393.92 -57.44 102.67 56.19 29.58 ROE(%) 2.01 0.85 1.69 2.58 3.23 EPS 最新摊薄(元) 0.39 0.17 0.34 0.53 0.68 P/E(倍) 34.18 80.31 39.63 25.37 19.58 P/B(倍) 0.69 0.68 0.67 0.65 0.63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事件:3 月 26 日,中创新航发布 2023 年度业绩公告。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达270.06 亿元,同比去年营收增长 32.5%;全年归母净利润达 2.9 亿元,同比去年下滑 57%;全年实现毛利 35.12 亿元,同比增长 66.9%;毛利率较上年增长 2.7 个百分点,达 13%。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2023 年,公司作为我国锂电池龙头企业,动力电池装机量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稳居中国前三。2023 年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大幅下降,从年初的超 50 万元/吨一路降至年末的约 10 万元/吨,降幅高达 80.2%。受益于核心产品主要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公司 2023 年实现毛利 35.12 亿元,毛利率由 2022 年的 10.3%上升至 13%,相较于 2022 年提高近 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公司 2023 年的归母净利润仅有 2.9 亿元,同比去年下降 57%,其中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增加影响显著,从 2022 年的 2.7 亿元上升至 2023 年的 8.6 亿元,同比增长 218.5%。 图表1:2021 年-至今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万元/吨) 资料来源:同花顺金融数据平台、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幅增长,核心客户黏性持续增强。根据 SNE Research 资料 增持(首次评级) 股票信息 行业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2024 年 4 月 5 日收盘价(港元) 12.860 总市值(百万港元) 22,791.80 流通市值(百万港元) 7,866.05 总股本(百万股) 1,772.30 流通股本(百万股) 611.67 近 3 月日均成交额(百万港元) 6.40 股价走势 作者 分析师 梅 芸 执业证书编号:S1070522100001 邮箱:meiyun@cgws.com 相关研究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21-01-042022-01-042023-01-042024-01-04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万元/吨)-42%-34%-27%-19%-12%-5%3%10%2023-042023-082023-122024-04中创新航恒生指数公司动态点评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显示,2023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405.6 万辆,同比增长 33.4%。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需求量迅速提升。SNE Research 同样显示,2023 年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达 705.5GWh,同比增长 38.6%。其中,中创新航的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 33.4GWh,同比增长 80.9%,在国内企业中的增速仅次于亿纬锂能,全球市场占有率增加了 1.1 个百分点到 4.7%,排名第 6。 与此同时,根据中汽协资料显示,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949.5 万辆,同比增长 37.9%,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31.6%,相较于上年增加 5.9 个百分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3 年中国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87.7GWh,同比增长 31.6%,其中中创新航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 32.9GWH,市占率为 8.5%,国内排名第 3。 2023 年,公司在乘用车市场和商用车市场与大量客户合作密切。乘用车市场累计配套超 140 万辆新能源车:在纯电领域,公司向小鹏、蔚来全系车型交付快充产品,向沃尔沃全新全球车型量产交付,新增上汽、北汽等客户新车型;在混动领域,公司装机量同比增长四倍,凭借品类齐全、性能领先的高功率混动产品体系,实现在长安、吉利、零跑、奇瑞、东风等车企多个混动平台新车型定点。商用车市场已实现市场主流产品全覆盖。在轻型商用车领域,与吉利、瑞驰、奇瑞、北汽、东风、长安等客户深入合作,全面配套交付行业主流车型;在重卡及专用车领域,与三一集团、徐工集团、陕汽重卡、三环汽车等客户在自卸车、搅拌车、牵引车及装载机、挖掘机等方面进行合作;在国际市场方面,商用车领域交付量实现翻倍增长,持续新增欧洲、澳洲、亚洲等多个大巴项目的定点和交付。 储能业务倍数级增长,实现多家战略客户批量交付。根据 GGII 统计,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 225GWh,同比增长 50%;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06GWh,同比增长 58%。国内企业出货在全球占比由 2022 年的 86.7%提升至 2023 年的 91.6%。中创新航 2023 年储能系统产品收入达 47.6 亿元,同比增长 131.9%,占总营收的 17.6%,较 2022 年增长 7.5 个百分点。 客户方面,公司与“五大六小”等电力集团建立了直接的合作关系,并且与国家电投、中核汇能、中国能建、三峡新能源、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等实现了战略合作,多个储能电站项目采用公司产品并实现投运并网;与系统集成商、风电、光伏等领域头部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实现长期稳定供货关系,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进一步提升,完成与出货量排名前 30 的全部系统集成商企业的产品认可和合作,并向其中 20 余家量产交付,成为行业头部企业的核心供货商和合作伙伴,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储能电站业务实现突破,完成了完整的业务体系搭建,并首次完成两个独立储能电站项目竞配成功;在继续保持电力储能细分市场影响力的同时,在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细分领域,通过全场景的标准化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推出,完成市场布局,为下一步市场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产品不断创新,多维度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通过持续创新,确保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技术方面,聚焦高锰铁锂材料、5V高压镍锰酸锂材料、新型硅碳材料等关键材料,完成一系列重点技术突破,如完成 4C 超充磷酸铁锂技术及产品、6C 超充高镍圆柱技术及产品开发,兼具高能量和超快充的特点;完成高能效、超长寿命 314Ah 储能电池技术及产品开发,引领行业创新升级;
中创新航(03931.HK)动力需求高增,储能业务翻倍,2023年毛利率增至13%,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4M,页数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