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区域性银行信用卡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普华永道
2024年01月区域性银行信用卡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前言“区域性银行信用卡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1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信用卡行业发展迎来新环境。在全球宏观环境愈加复杂、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展现出强大韧性。国内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消费活力逐步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将为信用卡市场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消费者愈加接受线上化的支付方式,小额场景的无界支付体验日渐完善,信用卡作为支付产品的优势与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信用卡作为现代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业务的流程自动化、支付便捷化、消费场景化等产品特征,有助于加强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扎实推进普惠金融。整体而言,区域性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零售金融前景持续向好、消费金融步入新发展阶段以及行业数字化基建更为稳固三大机遇,但同时还面临业务战略定位和规划不明、经营压力增大且金融服务亟需转型升级、特色化产品不足和科技底座相对薄弱四大挑战。在此情况下,区域性银行可将战略谋力、产品活力、风控源力、经营劲力、科技势力作为信用卡数字化转型破局的五大发力点。国内区域性银行可把握时机,借助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将信用卡业务更好地推广至区域甚至下沉市场,弥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空缺,并助力提高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通过关键业务生态场景布局、私域和公域经营体系布局,区域性银行可创新性地全面构建信用卡客户经营体系,加强营销和客户服务能力建设,并提升资产质量保障能力。针对区域性银行面临的挑战,本报告基于信用卡业务发展规律,并结合区域性银行自身特点,建议银行面向全局,在政策指引、总行定位以及自身能力规划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的发展规划与策略。在科技层面,建议区域性银行融合内外资源,逐步建立信用卡科技体系,助力信用卡业务步入数字化高速发展之路。在产品、风控、经营层面,区域性银行应基于本地客户需求,提高产品灵活性,进行产品便利化改造,增强产品普惠性;紧跟监管导向及领先实践,全面优化信贷全流程风险体系;同时需要在数字化人才、物力资源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统筹设计与规划,有的放矢。通过巧借外力,补齐短板,多元打造数字化经营服务的闭环,实现资源和效果“双优化”。在本报告的深度洞察基础上,普华永道希望能帮助区域性银行提前布局信用卡业务,分步实施,把握市场机遇,积极应对新的挑战,擘画业务发展新的蓝图。区域性银行信用卡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目录第一章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信用卡行业发展迎来新环境03(一)宏观经济04(二)消费市场06(三)行业政策09结语68第二章 见微知著:区域性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机遇与挑战13(一)信用卡业务三大机遇14(二)信用卡业务四大挑战17第三章 价值释放:区域性银行信用卡数字化转型战略重点20(一)战略谋力22(二)产品活力37(三)风控源力42(四)经营劲力46(五)科技势力54区域性银行信用卡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2第一章在全球宏观环境愈加复杂、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展现出强大韧性。本节将从宏观经济、消费市场、行业政策情况三大维度切入,对信用卡业务最新的发展环境进行剖析。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信用卡行业发展迎来新环境区域性银行信用卡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3区域性银行信用卡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4(一)宏观经济1、全国经济概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突破121万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8%。2022年全年GDP增速3%。2023年前三季度,GDP达913,027亿元,同比增长5.2%。图1:2018年 — 2023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9281986515101356711492371210207913027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3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来源:国家统计局近三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稳定增长,表明我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从宏观环境上将为信用卡市场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奠定坚实基础。区域性银行信用卡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42、区域经济概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数据显示,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以长三角经济区为主的华东地区,其区域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位居第一,分别为437,580亿元和10.8万元,华东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61%,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华中地区生产总值位列第二,与华东地区经济整体差异较小。华北地区虽然生产总值较低,但人均GDP较高,仅次于华东地区。而东北、西南、西北地区整体经济水平与华东地区差距较大,由于区域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整体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相对较高。图2: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区域西北区域第三产业(亿元)81506.728601.4234663.7164613.767791.530459.0第二产业(亿元)50074.419618.8181263.2121056.548417.726590.7第一产业(亿元)7879.17478.621653.166834.314349.16847.4人均GDP(万元)10.05.610.87.16.35.910.05.610.87.16.35.90.02.04.06.08.010.012.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450000.0500000.0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人均GDP(万元)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2》1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22》区域划分如下:东北区域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华北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和内蒙古,华东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山东,华中区域包括河南、湖南和湖北,华南区域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西北区域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西南区域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从消费市场结构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4.5%,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个百分点。此外,2013-2022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37.7下降到33.0。由此可见,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正在逐步释放,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长空间越发明显。国内区域性银行可把握时机,将信用卡业务推广至下沉市场,弥补金融产品和服务空缺,并助力提高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区域性银行信用卡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5区域性银行信用卡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61、整体消费趋势概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3.9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2%。2022年底,消费零售总额增速触底反弹。2023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8
2024区域性银行信用卡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普华永道,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87M,页数7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