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报告-拥抱老龄化的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

2023年8月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报告拥抱老龄化时代: 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i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目录ii序言01一、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核心洞察15二、对保险行业的启示19三、关于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22结语中国人口老龄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27年,中国将从一个“老龄化”社会快速转变为一个“老龄”社会1,这一变化用时仅25年。相比之下,法国经历这一转变用了115年,美国为69年,英国则为45年。在国内人口加速老龄化、经济复苏乏力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多重挑战下,我国养老事业正呈现出家庭功能弱化、养老服务支付渠道不足、农村养老服务种类少且供给短缺、城市养老服务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2。而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通力合作。随着收入更高的新一代老年人步入老龄阶段,我国老年人的平均消费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预计未来老年人的养老支付能力将随着养老需求不断增长而快速提升。因此,市场多元主体应积极参与这一进程,通过与各行各业的有机融合,激发市场活力。纵观各类市场主体,我们发现横跨保险、健康、养老、资管等经营资质的大保险行业,在助力居民积累养老财富、发挥长期资金优势以及构建康养产业链方面拥有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与优势。1 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则认为该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当这两个指标翻番(即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2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的时候,则认为该国进入“老龄”社会,也可以说是“中度老龄化”社会。2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联合《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的《“中国式”养老发展趋势报告》。ii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序言iii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iv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1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核心洞察经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居民的养老退休愿望很美好,但现实却略显 “骨感”,金融机构需要从全业务模块出发,以“客群驱动”模式助力国内居民完成从“知”到“行”的跨越。1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一)愿望美好:居民对退休时的财务状况普遍期待较高,有70%的受访者希望达到与退休前相当的生活水平,并愿意拿出较高比例收入作为退休养老储备。根据调研的整体反馈,我们发现受访者对退休时的财务状况期待值普遍较高。就衡量居民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通用指标“养老金替代率3”而言,约有70%的受访者“希望退休后继续保持与退休前相当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愿意拿出相当比例的收入(目前收入的20%以上)作为未来养老退休的财务储备(见图1)。3 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水平之比;国际经验显示,当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左右时,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与在职时大体相当,而低于50%时生活质量则明显下降。图1居民对退休时的财务状况普遍期待较高,约70%受访者希望达到与退休前相当的生活水平,并愿意拿出较高比例的收入作为退休养老储备图 1居民对退休时的财务状况普遍期待较高,约70%受访者希望达到与退休前相当的生活水平,并愿意拿出较高比例的收入作为退休养老储备资料来源:《麦肯锡中国退休养老调研-2023》;麦肯锡分析1. 国际经验显示,当养老金替代率达到70%左右时,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与在职时大体相当,而低于50%时生活质量则明显下降。2. 因数据取整,部分之和可能不一定为100%。523442052大于目前收入的50%目前收入的40%-50%目前收入的30-40%目前收入的20-30%目前收入的10-20%小于目前收入的10%52627171582不能低于退休前水平退休后收入不能低于退休前收入的80%不太清楚,没什么概念退休后收入不能低于退休前收入的70%退休后收入不能低于退休前收入的60%退休后收入不能低于退休前收入的90%退休后收入不能低于退休前收入的50%退休后,您可以接受的最低收入是退休前收入的多少呢?(占退休前收入百分比1)(单选),%2 70%您每月愿意拿出多少钱来作为退休资金储备?(单选),% 2~40%:高质量退休生活~30%:退休生活有所打折~30%:与退休前大体相当70%~30%:储备偏低~45%:储备充足~25%:储备丰厚2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二)现实骨感:当前“个人养老金”普及率高但购买率偏低,居民养老准备存在 信心、规划、储备三方面不足,而缺乏紧迫感被列为“准备未达预期”的首要原因, 加强市场教育刻不容缓。截至2023年4月,在“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一周年之际,我们发现国内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度已达80%,但是实际购买率仅为8%。其中,从“了解”到“开户”的转化率为45%,而从“开户”到最终购买的转化率仅为23%。针对转化率偏低问题,各类市场参与者都应积极开展养老金融教育,帮助居民树立养老金规划和投资管理意识,提高国民的养老保障能力,共同推动我国养老金融市场从初级向成熟阶段的跨越式发展(见图2)。图2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宣传普及率高但购买率低,~80%受访者表示了解相关信息,但实际购买比例仅8%图 2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宣传普及率高但购买率低,~80%受访者表示了解相关信息,但实际购买比例仅8%资料来源:《麦肯锡中国退休养老调研-2023》;麦肯锡分析1. 包括政府官员、全职太太及灵活就业者等。51743278非常了解,已经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了解过,但是尚未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听说过,但是不了解具体政策了解,已经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不太清楚“了解”到“开户”转化率:45%“开户”到“购买”转化率:23%在2023年4月“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一周年之际,我们发现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度”已达80%,但是实际的“购买率”仅8%从“了解”到“开户”的转化率为45%从“开户”到最后购买的转化率仅为23%以下哪个语句最能描述您对2022年4月国家推出的税优型“个人养老金制度” 的了解情况?(单选),%80%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居民在养老准备上存在信心、规划、储备三方面不足。例如,约70%的受访者对能否“在财务上舒适地退休”存在不同程度担心,约8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无明确养老退休规划”,同时约75%的受访者表示当期养老储备不足人民币100万元,低于《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1)》所估算的国内一线城市居民人均养老花费(约人民币115万元)(见图3)。3拥抱老龄化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图3目前我国居民在养老准备上面临着信心、规划和储备三方面不足图 3目前我国居民在养老准备上面临着信心、规划和储备三方面不足资料来源:《麦肯锡中国退休养老调研-2023》;麦肯锡分析1. 《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 (2021)》指出一线城市人群预计养老花费平均在115.9万元。82735228非常有信心,我有足够的财务准备有一定担心,但是总体比较乐观比较担心,我怕不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非常担心,我担心我退休后收入会大打折扣有信心,我的财务状况比较良好7254522我有明确的目标(如退休年龄、在退休时

立即下载
金融
2023-08-27
30页
2.02M
收藏
分享

麦肯锡中国养老金调研报告-拥抱老龄化的时代:保险机构参与中国养老保障的整合式探索,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02M,页数3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中小发债银行对应的金融债券利差变化(BP)
金融
2023-08-27
来源:中小银行系列专题:关于专项债补中小银行资本
查看原文
拿到专项债的发债中小银行短期一级资本充足率有所提升(%)
金融
2023-08-27
来源:中小银行系列专题:关于专项债补中小银行资本
查看原文
专项债的数量和规模:分省份(亿元,只) 图15:银行拿到专项债规模的数量和本息保障倍数:分省份(家,倍)
金融
2023-08-27
来源:中小银行系列专题:关于专项债补中小银行资本
查看原文
各年拿到专项债的中小银行规模分注资模式占比情况(%)
金融
2023-08-27
来源:中小银行系列专题:关于专项债补中小银行资本
查看原文
各年拿到专项债的中小银行数量分注资模式占比情况(%)
金融
2023-08-27
来源:中小银行系列专题:关于专项债补中小银行资本
查看原文
各年拿到专项债的中小银行规模分类型占比(%) 图9:银行拿到专项债的规模:分主体类型(亿元)
金融
2023-08-27
来源:中小银行系列专题:关于专项债补中小银行资本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