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商业地产活力40城研究报告
2021 中国商业地产 ·活力40城Commercial PropertyFuture 40 Cities in China01前言03总体排名09开发商与品牌布局14商业创新CONTENTS2022年经历了形势多变充满考验的一年,对于线下实体和线上电商平台都颇具挑战,从年初多个城市受到疫情大范围影响,再到年末放空政策的全面调整,商业的悄然复苏也拉开了帷幕,同时各地也在积极的响应出台更多促进消费政策。年初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召开,拉动了春节期间的各地的冰雪相关消费,面对日益加剧竞争形势,以喜茶和奈雪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大幅下调定价;春季,露营等户外生活方式在都市青年中流行;市集和夜经济在夏季受到热捧成为年轻人新型社交方式;年末随着大部分城市都从疫情高峰期中恢复,近郊旅行和城镇消费等引来了一小波消费高峰。2022年,多地推出了城市更新相关政策,全面进入高质量城镇化发展阶段,多个城市提出创新的实施模式,出台地方条例、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等。去年年底热议的元宇宙,在2022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不断深化,各地政府也争相出台了关于元宇宙相关的发展计划,但是其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仍有待观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济南、洛阳等城市相继出台首店经济支持政策,以首店的发展,引领商业创新促进消费升级。此份《2022中国商业地产活力40城》在延续前四年40城系列报告主体研究框架。在商业创新部分,研究设立艺术、文化、商务、技术、人才等城市发展多维度指标,旨在从城市商业发展资源及潜力视角探究城市商业增长要义。前言01 中国商业地产活力40城商业地产活力指数指标体系权重类别 权重 解释 指标 权重 零售指数 0.30 零售业态发展水平 奢侈品品牌城市偏好指数 0.33 轻奢品牌城市偏好指数 0.33 大众消费品牌城市偏好指数 0.33 休闲指数 0.30 休闲业态发展水平 影音娱乐发展指数 0.25 美食餐饮发展指数 0.25 咖啡茶饮发展指数 0.25 运动健康发展指数 0.25 购物中心指数 0.30 购物中心发展水平 购物中心规模指数 0.50 购物中心多样性指数 0.50 消费力指数 0.10 居民的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 收入指数 0.33 消费意愿指数 0.33 消费结构 0.33 Commercial Property Future 40 Cities in China 02数据来源: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2021-2022排名变化上 升下降2018201920202021202211111上海022222北京043333成都034444深圳066665杭州155576广州177757重庆299888苏州08101199武汉01011101010南京011891111西安01212121312天津11414141513沈阳21516161414宁波01313131215长沙31615151716青岛11717171617无锡12020191918合肥12322222119厦门21918181820郑州22223212021昆明11819202222大连02121232323哈尔滨02726262524南通12828292825福州32627282726南宁12525252627常州12424242428济南42929272929长春03736383630扬州63030313231南昌13535333132贵阳13231303033石家庄33132323334烟台13434353535太原03838373736徐州13637363837呼和浩特14040404038海口23939393939兰州03333343440乌鲁木齐6总体排名北京、上海依旧领跑全国,较第二梯队城市的差距显著。北京与上海间的总体差距较2021年明显拉大。其中,北京与上海的零售指数差距由0.49点缩小为0.32点,休闲指数差距由0.63点增加到0.94点,购物中心指数差距由1.52点增大为2.05点,北京和上海的商业资源聚集近三年来首次出现小幅下降;尽管2022年春季上海购物中心开业收到疫情影响,截至2022年末北京购物中心数量与上海进一步拉大,北京购物中心总数较上海少194家相对去年的差距189家略有增长。北京奢侈品指数近5年来首次被上海超过,上海的轻奢指数与大众品牌指数均高于北京。综合来看,相对2021年的指数差距,除休闲指数,北上位列第一梯队,上海商业短暂受挫折后迅速恢复北京与上海差距仍持续增加03 中国商业地产活力40城其他的三项指数包括零售指数、购物中心指数和消费力指数的差值都较去年所有增加,北京与上海的差距又进一步拉开。2022年全国首店数量来看上海首店1073家,北京首店共计812家,成都708家,三个城市仍然稳居第一梯队。上海的首店数量与2021年的首店数量基本持平,北京首店数量较去年略有下降,但是整体北京的首店数量在近两年都有明显的增长,2019年以来北京共计引入首店2774家。从首店品牌的业态来看,餐饮和零售是最“卷”的两个业态,上海首店中餐饮占据近七成,北京的首店也是近六成为餐饮品牌,成都首店中餐饮业占到四成。休闲业态指数来看,北京在影院、餐饮、咖啡指数均远落后于上海,健身房指数首次超过上海。商业地产活力指数数据来源: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2021年北京与上海商业地产活力指数2022年北京与上海商业地产活力指数消费力指数数据来源: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0102030405060708090100上海北京成都深圳杭州广州重庆苏州武汉南京西安天津沈阳宁波长沙青岛无锡合肥厦门郑州昆明大连哈尔滨南通福州南宁常州济南长春扬州南昌贵阳石家庄烟台太原徐州呼和浩特海口兰州乌鲁木齐-0.500.501.502.503.504.50零售指数休闲指数购物中心指数消费力指数上海北京上海北京0.001.002.003.004.00零售指数休闲指数购物中心指数消费力指数疫情以来东北地区活力指数增幅首次转负为正,华西增速放缓Commercial Property Future 40 Cities in China 04数据来源: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2019-2022北京与上海商业资源聚集度2022年北京与上海零售品牌偏好度比较2022年北京与上海休闲业态指数比较2022北京与上海购物中心数量与规模比较华东地区核心城市商业地产活力指数较去年上升了0.49%;东北地区的核心城市商业地产活力指数较2021年提升了0.96%,这也是自从2019年以来东北地区首次迎来增长,其中沈阳的商业地产活力指数相对2021年增长了2.79%;华北地区的活力指数基本与去年持平,华西地区在经历过去三年的加速增长,今年增速也首次出现放缓,以重庆和成都的为代表的华西地区2022年商业地产活力指数相对于2021年下降了2.58%。华中和华南地区的商业地产指数相对去年分别下降1.64%和0.37%,其中华中地区武汉排名第九与去年一致,长沙商业地产活力指数排名较去年下降3位,郑州下降2位。深圳的排名维持在第4位,广州的名次较去年提升了1位,排名第6。0.91 0.94 0.92 1.44 1.32 1.30
[德勤x南洋理工x睿意德]:2022中国商业地产活力40城研究报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6M,页数2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