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圆产能系列跟踪一:半导体的冰与火之歌

中航科技电子团队2023年7月9日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 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行业评级:增持全球晶圆产能系列跟踪一:半导体的冰与火之歌股市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分析师: 刘牧野证券执业证书号: S0640522040001研究助理:刘一楠证券执业证书号: S0640122080006核心观点:需求遇冷,晶圆火热,内资扩产是战略亦是商业◼战略意图强烈,需求遇冷不减晶圆厂扩产热情。2022年末全球硅晶圆总产能2546万片/月(等效8英寸),同比增长9.5%,预计2025年末达3306万片/月,预计2022-2025年期间CAGR达9.1%。各国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晶圆厂建设,半导体产业全球分工的合作模式被逐渐打破,“孤岛化”趋势显现。然而,需求侧,新品创新乏力,消费电子景气度持续下行,23Q1,全球智能手机、PC、平板出货分别同比下降15%/29%/20%,消费电子的回暖预期要到2024年。供需的两面景象,引发产业对产能过剩的担忧。我们认为,2022年受制于半导体设备产能瓶颈,产能过剩尚不明显;但若长期需求疲软,过度建设会对晶圆代工造成一定冲击。但在AI和汽车/工业的驱动下,高端先进制程、特色工艺成熟制程代工机会尚存。◼全球晶圆厂发展的几大趋势:1)未来扩产以12英寸为主,80%以上的产能增量来自12英寸;2)存储IDM占据全球4成以上的晶圆产能,功率模拟类产能存在供需缺口,以TI为代表的模拟大厂集体奔赴12英寸,预计22-25年CAGR超40%;3)代工/逻辑产线延续“摩尔定律”,台积电N3进入量产,N2计划2025年量产;此外,平板、可穿戴等终端产品,以及特色工艺代工需求也为成熟制程带来发展空间,二者齐头并进。◼中国自主产能供不应求,先进制程亟待突破。2022年位于中国大陆的产线产能612万片/月(等效8英寸),占全球总产能的24%,但内资产能仅406万片/月,占全球16%的市场份额。2022年中国大陆半导体销售金额占全球的32%,内资产能几乎只能满足一半的大陆芯片需求,且中国大陆90%以上为成熟制程,仅中芯南方产线有少量先进制程产能。在美日荷的联合制裁下,中国大陆先进制程突破需要高端半导体设备先行。投资方面,我们认为关注两个方向:1)成熟制程扩产,有望优先获得客户大规模订单的公司;2)技术实力强劲,有望突破先进制程的设备公司。◼建议关注:内资晶圆厂:中芯国际(先进制程突破)、中芯集成(特色工艺代工);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精测电子等。光刻机零部件:福晶科技、茂莱光学、福光股份、奥普光电。◼假设条件:①产能爬坡进度:逻辑产线28nm及以上:T+1/T+2/T+3:30%/50-70%/85%-90%;模拟产线:T+1/T+2:50%/90%;②公司已宣布建设的项目能如期投产和爬坡,暂不考虑因终端疲软等因素而延期或停摆,暂不考虑制裁因素影响国内晶圆厂扩产。◼风险提示:半导体制裁蔓延至成熟制程、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过剩的风险。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Omdia报告等,仅统计66家主要厂商,总体产能趋势符合其他第三方统计,部分数据存在偏差,仅供参考。全球晶圆产能趋势:持续扩产,2022年增长9.5%◼2020年以来,缺芯问题困扰半导体产业链,诸多芯片制造商宣布建厂扩产;同时,各国在“芯片安全”上展开的大国博弈愈演愈烈,美国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大幅补贴在美建厂,刺激制造业回流。上游晶圆厂扩产火热,与下游终端需求进入寒冬形成了鲜明对比,行业对半导体产能过剩的担忧也持续蔓延。为此,我们统计了全球66家拥有自建晶圆产线的半导体厂商现有产能及扩产情况,首先充分把握晶圆的供给现状。◼2022年年末,全球硅晶圆总产能为2546万片/月(等效8英寸,不含光电子和三代半材料),同比增长9.5%,2023年末有望达2783万片/月。 Gartner统计22Q4全球等效8英寸晶圆产能约2630万片,SEMI预期2023年产能达2900万片,因此,本数据库已涵盖Gartner统计的97%的晶圆产能和SEMI 96%的产能,基本可以说明全球晶圆的供给情况。图:2020年-2025E全球晶圆年末月产能(等效8’)图:第三方统计全球晶圆年度产能(等效8’)资料来源: Gartner,Samauel Wang,October 7, 2022,SIA,中航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官方公告、Omdia、《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业版图》等, 中航证券研究所统计分晶圆尺寸:12英寸成主流,贡献未来8成以上的增量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官方公告、Omdia、《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业版图》等,中航证券研究所统计◼晶圆大尺寸化发展,2022年全球12英寸晶圆产能约占7成。2022年全球4&5英寸、6英寸、8英寸、12英寸的晶圆月产能分别为215/233/593/786万片(非等效),以晶圆尺寸折算8英寸(暂不考虑工艺/良率),2022年上述各类芯片分别占全球总产能的2%/5%/23%/70%。◼12英寸增速最快,贡献未来主要增量。据我们统计,2020-2025年全球晶圆总产能CAGR为9.9%,其中12英寸CAGR为12%,8英寸CAGR为5%,6英寸为2.6%。现有的6英寸及以下产能绝大多数来自功率和分立器件产线(扬杰科技、STM等),以及少部分的特色工艺代工产线。图:2022年分尺寸产能分布(等效8’)图:分尺寸晶圆产能趋势(等效8’)分地区产能:国内坚定扩产,自主产能逐步爬坡◼韩国公司产能最高,2022年中国大陆公司产能占比16.0%。以公司总部所在地划分晶圆产能,2022年总部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美国的产能占比分别为16.0%/19.9%/27.0%/19.3%,中国大陆内资产能位居世界第四。韩国公司产能份额较大,主要系三星、SK海力士等存储头部企业投建了较多12英寸晶圆产线。◼大力投入制造,内资产能陆续释放。晶圆厂属重资产行业,初期以国家投资为主,集成电路制造是大基金(一期)重点扶持领域,2014-2019年间共投资500亿元,占47.7%。目前,政策扶持效果已有所体现,2022年末内资产能达406万片/月,考虑到本土企业拥有较多6吋及以下的二极管等低端产能,剔除该部分考虑,2022年8&12英寸的自主产能为305万片/月(等效),占12.3%,到2025年有望提升至17.0%。图:按公司总部所在地划分晶圆产能分布(等效8’)总部所在地产能(万片/月,等效8英寸)全球份额中国大陆406.516.0%中国台湾505.819.9%韩国686.527.0%日本309.612.2%美国491.419.3%欧洲122.04.8%其他24.31.0%合计2546.2100.0%图:各国自有产能趋势(剔除6英寸及以下产能)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官方公告、Omdia、《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业版图》等,中航证券研究所统计分地区产能:低成本+高需求吸引外资建厂◼2022年位于中国大陆的产线产能约612万片,其中外资产能215万片。以公司产线所在地划分晶圆产能,中国大陆的产线产能位居第一,市场份额为24%;其次,中国台湾与韩国均拥有约500万片/月左右的本地产能,市场份额约2

立即下载
信息科技
2023-07-10
中航证券
刘牧野,刘一楠
19页
1.75M
收藏
分享

[中航证券]:全球晶圆产能系列跟踪一:半导体的冰与火之歌,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5M,页数1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Aspeed月度收入统计
信息科技
2023-07-10
来源:通信行业:WAIC 2023引领AI产业发展趋势,持续看好算力基建产业链
查看原文
移动互联网流量情况
信息科技
2023-07-10
来源:通信行业:WAIC 2023引领AI产业发展趋势,持续看好算力基建产业链
查看原文
运营商新兴业务收入增速
信息科技
2023-07-10
来源:通信行业:WAIC 2023引领AI产业发展趋势,持续看好算力基建产业链
查看原文
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及增速
信息科技
2023-07-10
来源:通信行业:WAIC 2023引领AI产业发展趋势,持续看好算力基建产业链
查看原文
国内5G手机进展情况
信息科技
2023-07-10
来源:通信行业:WAIC 2023引领AI产业发展趋势,持续看好算力基建产业链
查看原文
海外巨头公司本周涨幅
信息科技
2023-07-10
来源:通信行业:WAIC 2023引领AI产业发展趋势,持续看好算力基建产业链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