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生命科学领域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三-科研服务:千亿市场空间,国产替代正当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3 年 7 月 4 日 行业研究 科研服务:千亿市场空间,国产替代正当时 ——生命科学领域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三 医药生物 科研服务是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的上游,助力下游研发生产活动降本增效。 科研服务商主要销售科研试剂、科研仪器和实验室耗材等产品,同时提供配套技术解决方案的服务,下游客户分为科研用户(科研院校和政府属研究机构等)和工业用户(药企和 CRO 等)。科研服务商不仅是上游供应商,还可以协助下游客户实现研发和生产活动的降本增效,例如重组蛋白供应商提供产品的多维度的应用检测数据,帮助客户大幅度节省进行实验的时间和成本。 基础研究、新药开发和商业化需求助推高增长,科研服务行业千亿级空间渐打开。 1)科研用户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与科学服务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国内科研院校研究经费投入的稳步增长,有望驱动对科研试剂、仪器和实验室耗材需求。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科研服务行业在科研用户端的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0 年的529 亿元,提升到 2030 年的 1,350 亿元。 2)工业用户端:药物开发阶段,国内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支出快速增长;商业化生产阶段,国内创新药商业化销售开始放量,对上游试剂耗材的需求方兴未艾。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科研服务行业在工业用户端的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0年的 338 亿元,提升到 2030 年的 831 亿元。 国内科研服务行业外资相对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大,多因素促进国产替代。 我国科研服务产业竞争格局由外资企业绝对垄断向相对垄断过渡,主要表现为内资品牌部分产品达到了国际同等技术水平或实现了部分进口替代,逐步打破了外企绝对垄断的态势,但外资品牌依然控制 90%+市场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大。 通过对海外和中国科研服务行业发展史的对比,以及对下游客户选取供应商时考虑指标的分析,我们发现产品质量过硬是国产替代的基础,抗肿瘤、CAR-T 等下游新需求的出现给了国产与外资同台竞技的机会,政策扶持是国产替代的助力,而逆全球化趋势加强背景下对供应链安全性的诉求是国产替代的催化剂。 投资建议:科研服务行业前景广阔,产学研助推高增长,千亿级空间渐打开。国内科研服务行业的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政策端、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多重因素加速国产替代。我们看好科研服务行业的高成长性以及国产替代大趋势,平台型公司,推荐泰坦科技,建议关注优宁维;产品型公司,推荐诺唯赞、阿拉丁、毕得医药、百普赛斯和义翘神州,建议关注近岸蛋白。 风险分析:下游研发投入不及预期风险;市场规模不及预期风险;进口替代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疫后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表 证券代码 公司名称 股价(元) EPS(元) PE(X) 投资评级 22A 23E 24E 22A 23E 24E 688133.SH 泰坦科技 85.19 1.25 2.72 3.74 68 31 23 增持 688105.SH 诺唯赞 30.49 5.94 0.72 1.21 5 42 25 增持 688179.SH 阿拉丁 29.86 0.92 0.94 1.25 32 32 24 增持 688073.SH 毕得医药 70.78 1.46 2.21 2.95 48 32 24 增持 301080.SZ 百普赛斯 62.82 2.04 1.76 2.34 31 36 27 增持 301047.SZ 义翘神州 85.70 3.03 2.20 2.48 28 39 34 增持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时间为 2023-06-30 增持(维持) 作者 分析师:林小伟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110003 021-52523871 linxiaowei@ebscn.com 行业与沪深 300 指数对比图 -14%-8%-1%6%13%05/2208/2211/2202/23医药生物沪深300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临床质谱:蛰伏蓄力,以待花开——生命科学领域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二(2022-10-23) 模式动物:技术迭代需求放量,快步迈入产业化时代——生命科学领域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一(2022-10-09)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 投资聚焦 研究背景 受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回归保守主义,逆全球化趋势加强,供应链重点由“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具体到医药领域,考虑到试剂、原料和耗材等的供应稳定性会影响到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研发生产活动的效率、成本,我们认为其上游的自主可控较为迫切。 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政策端、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多重因素在加速科研服务行业的国产替代: 1)政策端:立足自主可控,鼓励产业发展与支持采购国产并举。科研服务行业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的上游,在打造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中起重要作用,属于国家大力支持的行业。例如,2021 年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提出围绕科学仪器、科研试剂等四个方向进行布局。此外,近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年修订)等多项国家顶层纲领性文件重磅陆续推出,大力推进国产仪器采购。 2)需求端:对供应链安全性的诉求催化国产替代。新冠疫情以来,国内医药企业、科研院所等对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诉求逐渐提高。由于价格敏感度较低、考虑客情关系等原因,既往科研用户端国产替代的进程慢于工业用户端。而科研试剂、实验室耗材等,若完全依赖进口,一旦断供会对实验进展造成明显拖累。我们认为在内资品牌自身实力已明显提升的背景下,下游客户对供应链安全性的诉求有望催化国产替代,为优质国产品牌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供给端:质量为基石,加快品类扩充和销售拓展。质量过关是进口替代的核心,国产部分产品质量已比肩进口。为实现进口替代,内资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原点高效研发,早期布局高景气新兴领域,加速产品品类扩充,打造自有品牌影响力。此外,内资企业在自建电商平台,积极搭建海外直销渠道。通过自建直销渠道,内资企业可直面更多终端客户继而更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促进新品开发效率的提高,继而实现研发与销售的正循环。 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 1)行业维度:生命科研领域研究经费投入超预期;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预期;下游药品及 IVD 试剂等销售超预期,带动商业化生产对原材料、一次性耗材以及质量放行用试剂的采购;逆全球化趋势超预期,导致全球供应链重塑。 2)公司维度:业绩超预期;新业务拓展超预期;海外销售拓展超预期;外延并购进展超预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财务指标改善超预期。 投资观点 经过数年的发展,科研服务行业已脱颖而出多家国产头部企业,在各自所处的细分领域上研发实力已媲美外资。2020 年以来,借助新冠相关产品和/或 IPO 融资,国产细分领域龙头实现了资金实力的明显增强。

立即下载
医药生物
2023-07-05
光大证券
62页
9.44M
收藏
分享

[光大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生命科学领域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三-科研服务:千亿市场空间,国产替代正当时,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9.44M,页数62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2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可比公司比较
医药生物
2023-07-04
来源:手术动力装置龙头,一次性耗材强劲增长
查看原文
绝对估值相对折现率和永续增长率的敏感性分析(元)
医药生物
2023-07-04
来源:手术动力装置龙头,一次性耗材强劲增长
查看原文
资本成本假设
医药生物
2023-07-04
来源:手术动力装置龙头,一次性耗材强劲增长
查看原文
公司盈利预测假设条件(%)
医药生物
2023-07-04
来源:手术动力装置龙头,一次性耗材强劲增长
查看原文
情景分析(乐观、中性、悲观)
医药生物
2023-07-04
来源:手术动力装置龙头,一次性耗材强劲增长
查看原文
未来 3 年盈利预测表(百万元)
医药生物
2023-07-04
来源:手术动力装置龙头,一次性耗材强劲增长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