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化工及能源开采板块2022年报和2023一季报点评及中期策略展望:资源占优,中下游承压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2023 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 化工及能源开采板块 2022 年报和 2023 一季报点评及中期策略展望:资源占优,中下游承压 核心观点 两种分化——上游强而中游弱、头部强而尾部弱 2022 年以来,能源板块由于供给端的严格制约持续走强,煤炭在2022 年的均价更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相关能源企业因此利润大增。但化工板块则受到行业扩张加速、原料高企、需求不振的共同挤压,不足一年就已回落至景气谷底。目前除了聚氨酯、纯碱、尿素外,中游几乎所有主要化工品均陷入行业性亏损。 当然,也应注意到行业头部企业在底部凸显的竞争力。23Q1 不但基础化工各子行业龙头均实现盈利,且盈利稳健性呈现行业头部企业>上市公司整体>全行业平均。本轮化工扩张周期或许即将告一段落,行业头部企业也有望穿越周期、迈上新的台阶。 摘要 2022 年及 2023 一季报化工及能源开采板块业绩回顾 煤炭板块:2022 年营业收入为 16156 亿元,同比+10.1%,2023Q1为 3913 亿元,同比+0.0%,环比+0.0%;2022 年净利润为 2440亿元,同比+51.9%,2023Q1 为 614 亿元,同比+2.1%,环比+57.3%。 石油石化板块:2022 年营业收入为 84456 亿元,同比+24.1%,2023Q1 为 19789 亿元,同比+0.5%,环比-7.4%;2022 年净利润为 3837 亿元,同比+29.6%,2023Q1 为 1012 亿元,同比-9.6%,环比+62.9%。 基础化工板块:2022 年营业收入为 25402 亿元,同比+25.1%,2023Q1 为 5680 亿元,同比-3.3%,环比-11.8%;2022 年净利润为 2447 亿元,同比+15.0%,2023Q1 为 375 亿元,同比-47.2%,环比+9.9%。 投资策略之周期篇:内需预期向好,关注景气修复板块 展望明年,疫情防控放松后内需有修复空间,地产政策托底带动产业链情绪修复,叠加上游能源及原材料成本压力缓解,关注景气修复或反转板块。 原油:OPEC+超预期减产叠加美联储加息尾声,原油韧性超预期,特别推荐受益于“中特估”的能源央企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建议关注新潮能源。 煤炭:动力煤供需转弱,关注有量增逻辑的广汇能源,并重视“中特估”对于高分红低估值央国企的支撑,包括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 聚氨酯:MDI/TDI 供应端格局有序,是中游化工品少见的高盈利产品,需求存在改善空间,推荐万华化学,建议关注布局高壁垒 维持 强于大市 邓胜 dengsheng@csc.com.cn 021-68821629 SAC 编号:S1440518030004 卢昊 luhaobj@csc.com.cn SAC 编号:S1440521100005 邓天泽 dengtianze@csc.com.cn 010-86451606 SAC 编号:S1440522080003 发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07 日 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报告 0%20%40%60%80%2020/6/292020/7/292020/8/292020/9/292020/10/292020/11/292020/12/292021/1/292021/2/282021/3/312021/4/30化工上证指数化工 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 行业深度报告 化工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HDI 的美瑞新材。 煤化工:业绩短期承压,随煤价下跌,盈利修复,持续推荐优质白马宝丰能源、华鲁恒升,建议关注鲁西化工。 石油化工:一季度业绩环比改善,后续随需求复苏静待盈利修复,重点关注中国石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东方盛虹。 烯烃产业链:一季度价格逐步修复,宏观经济改善、需求复升盈利能力,重点关注卫星化学。 氟化工: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在即,含氟新材料构筑第二成长曲线,建议关注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三美股份等。 轮胎:成本压力持续下降,海外需求有望回暖,行业有望迎来反转,建议关注森麒麟、赛轮轮胎、玲珑轮胎等。 农药:海外需求提振,农药行业盈利中枢有望提升,建议关注扬农化工、润丰股份、广信股份、贝斯美、中旗股份等。 磷化工:短期关注磷肥出口弹性,长期看好磷矿石高景气。推荐川恒股份、云天化、兴发集团。 钾肥:价格有望维持相对高位,关注亚钾国际。 纯碱:地产需求企稳,叠加光伏行业持续高景气,纯碱行业供需紧平衡持续,推荐远兴能源,关注山东海化、中盐化工、双环科技等。 投资策略之新材料篇:新型领域蓬勃崛起,先进制造顺势而为 以日为鉴,新材料将是化工未来前进方向;双碳背景下,化工企业在传统材料之外寻找新突破口也是大势所趋。我们持续看好以下新材料领域。 EVA & POE:光伏需求支撑胶膜粒子 EVA、POE 维持景气,POE 性能优越,未来有望实现 EVA 替代,推荐东方盛虹、荣盛石化。 复合铜箔:PET 铜箔成本优化,叠加性能提升,未来前景广阔,重点关注宝明科技、万顺新材、元琛科技、阿石创、三孚新科。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逐步推进,关注电芯和材料端技术领先或具先天优势企业,推荐圣泉集团、元力股份,建议关注中欣氟材、华阳股份、中自科技、美联新材、七彩化学。 电子特气:国产替代带来长期发展机遇,重点推荐雅克科技、华特气体、昊华科技。 生物柴油:欧盟需求旺盛,生物航煤空间广阔,重点推荐卓越新能、嘉澳环保。 吸附分离解决方案:盐湖提锂/生物制药提供成长驱动,持续推荐蓝晓科技,建议关注纳微科技、争光股份。 贵金属催化剂:医药稳增、化工叩门,铺就长期成长赛道。 己二腈产业链: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产业链重新定价带来需求爆发,推荐中国化学、元利科技、美瑞新材。 尾气后处理产业链:重卡复苏逐步得到验证,国六产业链各环节国产份额提升机会,推荐中自科技、奥福环保。 碳纤维:二十年产业拐点,碳纤维价格回归加速下游需求释放。建议关注吉林碳谷、吉林化纤、中复神鹰、精功科技、中简科技、光威复材等。 合成生物学:技术成本降低加速产业发展,行业空间广阔。建议关注标的华恒生物、凯赛生物等。 卫材热熔胶:“3+1”竞争格局稳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建议关注标的聚胶股份。 PVP:全球供应维持紧张局面,产品价格和盈利高景气,建议关注新产能有望放量的新开源。 金属萃取剂:铜萃取剂受益于湿法炼铜占比提升,新能源金属萃取剂发展空间广阔,推荐康普化学。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增速和下游需求低于预期:目前欧美国家持续加息,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地缘政治不确定下,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可能给下游需求及国内出口业务造成一定影响;2、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目前国际局势面临不确定性,给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带来一定的扰动,可能会造成化工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3、全球疫情反复的风险:如果全球疫情持续保持高发反复的态势,可能对下游需求和产
[中信建投]:化工行业化工及能源开采板块2022年报和2023一季报点评及中期策略展望:资源占优,中下游承压,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58M,页数7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