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2023展望

大市前瞻 | 2023年1市场洞察大市前瞻 | 2023年概览我们认为,发达经济体在2023年的经济增长将低于长期趋势水平。但是,政策支持和许多资产类别相对具有吸引力的估值水平,可能会助力投资者在明年获得较好的回报。如果新冠防疫政策在2023年有所放宽,应会促进中国经济复苏,而来自中国方面的需求回暖则会帮助亚洲经济体,扭转其对美欧出口收缩带来的不利局面。近期的经济挑战可能仍会导致股票等风险资产波动加剧,这就需要我们在明年年初对优质的固收类资产加以关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熟市场政策利率见顶和经济数据企稳,有望提供增配权益类资产的机会。在经济周期中,复苏的早期通常会产生最强的投资回报。除周期性复苏外,结构性机会同样存在,例如可再生能源和亚洲消费等板块均可能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回报。在我们的《2023年大市前瞻》中,我们盘点了亚洲投资者对于经济和资产配置的十个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分别是:1.全球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2.美国的高通胀是否会转变为通缩?3.美联储是否会降息?4.中国经济复苏是否会利好亚洲?5.面对鹰派美联储和强势美元,亚洲经济能否继续增长?6.哪些方面会出现问题?7.现金能否在2023年再次跑赢?8.市场是否会轮动回成长风格?9.亚洲股市能否跑赢美国?10. 配置长久期债券的时机是否已经到来?大市前瞻 | 2023年2市场洞察-7%-6%-5%-4%-3%-2%-1%0%1%2%3%4%5%6%7%8%美欧增长低于平均水平,但中国可能会加速增长图表1: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资料来源:FactSet,摩根经济研究,摩根资产管理。*实际GDP增长率预测基于摩根经济研究的预估增长率。菱形数据点表示由摩根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于2021年12月31日做出的实际GDP预测。预测部分的柱状图表示摩根经济研究最近发布的预测。预测、推测及其他前瞻性说明均基于当前判断和预期得出。仅供参考,用于说明可能发生的情况。由于预测、推测或其它前瞻性说明的内在不确定性和相关风险,实际事件、结果或业绩可能与反映或预期的情况存在重大差异。《环球市场纵览 - 亚洲版》。反映截至2022年11月14日的最新数据。年度实际GDP增长*1.全球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全球经济正步入低速增长阶段,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财政支持减少、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的同步货币紧缩、以及高通胀对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挤压。全球增长仍处下行风险之中,在出现明显的增长触底反弹、以及货币紧缩见顶等迹象之前,投资者仍应在资产配置方面采取较为保守的立场。美国方面,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部分衰退的情况相类似,主要风险仍在于企业支出削减以及房地产投资疲弱。有迹象显示,随着贷款成本上升,商业投资和建筑活动正在放缓。在中期选举后,分裂的政府意味着可能更难通过新的财政支持政策。但一系列因素可能会减轻2023年美国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就业市场表现强劲,持续对消费起到支持作用。个人消费支出历来是美国经济中较具韧性的组成部分。得益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持续的去杠杆进程,以及2020年和2021年出台的财政刺激方案,美国家庭和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依然稳健,这也增强了韧性。如果增长放缓能够促进需求侧通胀降温,也可能促使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采取相对温和的立场。欧洲方面,俄乌冲突以及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使经济衰退风险大幅上升。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和企业都较为悲观,并且此种情绪已经在对消费、商业活动和企业投资构成持续压力。天然气补库存的进展超出预期,可能有助于欧洲度过这个出乎意料的暖冬。但是,欧洲的家庭和企业仍需要财政补贴来克服生活成本危机。幸运的是,在这一充满挑战的时期,欧洲各国政府已表现出较大的支出意愿。中国方面,经济复苏的节奏取决于对当前新冠防疫政策的调整,同时也取决于财政和货币政策与经济重启进程之间的协同作用。鉴于劳动力市场低迷、消费者和企业信心疲弱、以及增长持续疲软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预期中国将在2023年逐步对其当前的新冠防疫政策进行调整。这应有助于增强政策刺激的成效,并促进经济加速增长。较乐观的情绪还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中国的增长反弹将与美欧的衰退风险形成鲜明对比。亚洲方面,成熟市场的需求疲软已导致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经济体的出口收缩。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学会与新冠疫情共存以及重新开放边境,内部需求和服务业复苏将部分抵消这种影响。亚洲消费者积压需求的释放和供给侧的挑战可能会导致通胀快速上行。预测*截至2021年12月31日预测美国欧元区新兴亚洲日本20192020202120222023大市前瞻 | 2023年3市场洞察通胀将逐渐趋缓,但在消费物价指数中具有粘性的组成部分(如住房)的推动下,仍将处于高位图表2:美国:通胀资料来源:经济分析局,劳工统计局,FactSet,美联储,摩根资产管理。*美联储采用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衡量通胀。核心个人消费支出指数为不包括食品及能源价格的个人消费支出。2020年8月,美联储公布平均通胀目标政策,旨在将长期平均通胀率维持在2%的水平。**重启相关包括外出住宿、交通服务及外出用餐;汽车包括新车、二手车和卡车,居住项目为除外出住宿外的居住成本。《环球市场纵览 - 亚洲版》。反映截至2022年11月14日的最新数据。总体及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通胀率同比增长,经季节性调整2.美国的高通胀是否会转变为通缩?通胀已使美联储和其他成熟市场的央行陷入两难境地,并将左右2023年的货币政策走向。美国方面,整体通胀率正在放缓,而核心通胀率应该已经触顶,但要实现美联储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下行的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将拉低整体通胀率。 主要受到汽油价格下跌的推动,消费物价指数(CPI)中能源价格的贡献呈下降趋势。核心通胀中的商品价格部分也在走弱。首先,全球供应链的紧张状况出现缓解迹象,来自于供应链瓶颈的压力正在减弱。其次,美元保持强势将有助于抑制进口通胀。有关消费品的其他领先价格指标(如核心商品生产者和大宗商品价格)也显示出走软迹象。最后,随着财政刺激力度减弱、积压需求消退和融资条件收紧,全球增长将会放缓,从而拖累核心商品需求。但是,随着需求持续从商品转向服务,核心通胀中的服务价格部分可能保持高位。随着医疗保险和燃料价格趋于平稳,医药和机票价格应会继续走软。但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而工资增长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而迫使企业上调价格。占核心通胀组成42%的住房成本保持强势,且仍是推动核心通胀的最大贡献因素之一。尽管房价已见顶,但住房成本可能维持高位,因为新的租赁协议仍在反映较早前的房价涨幅。因此,我们认为住房成本具有粘性,需要一段时间才会转弱。我们预期,到2023年四季度,整体通胀率将放缓至3.5%。如果使用美联储首选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平减指数来衡量,甚至将放缓至2.7%。这将接近但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通胀超预期上行的风险可能来自潜在风险事件对全球供应链、能源和商品市场的扰动,特别是俄乌冲突。综上所述,我们预期,随着物价的涨势进一步放缓,通胀将在2023年得到控制,但不会出现价格水平同比下降的通缩情景,不过能源市场可能是个例外。出现物价下跌情景的前提是美国和全球经济迅速降温。在2023年,除了通胀继续高于目标水平外,与供应链风险和极端气候事件

立即下载
互联网
2023-01-20
13页
0.92M
收藏
分享

摩根大通2023展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2M,页数1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16财政政策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形成的影响
互联网
2023-01-20
来源:新冠疫情的中长期影响
查看原文
图15财政政策对发达经济体资本形成的影响
互联网
2023-01-20
来源:新冠疫情的中长期影响
查看原文
图14财政政策对发达经济体 (左) 和新兴市场经济体 (右) 最终消费支出的影响
互联网
2023-01-20
来源:新冠疫情的中长期影响
查看原文
图13财政政策对发达经济体 (左) 和新兴市场经济体 (右) 实际GDP的影响
互联网
2023-01-20
来源:新冠疫情的中长期影响
查看原文
图12武汉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互联网
2023-01-20
来源:新冠疫情的中长期影响
查看原文
图11武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互联网
2023-01-20
来源:新冠疫情的中长期影响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