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报告:疫情对供需两端扰动加剧,多项经济指标走弱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疫情对供需两端扰动加剧,多项经济指标走弱 ——杨盈竹 2022 年 11 月 官方公布值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预测值 Wind 市场 预测均值 经济增长 工业增加值 累计同比(%) 4.3 3.7 4.3 社会消费品零 售额累计同比(%) -5.9 -1.3 -2.5 固定资产投资 累计同比(%) 5.3 5.6 5.6 出口同比(%) -10.6 -0.7 -4.2 进口同比(%) -8.7 -0.4 -1.5 贸易差额 (亿美元) 698.4 886.50 763.1 通货膨胀 CPI 同比(%) 1.6 1.5 1.7 PPI 同比(%) -1.3 -1.4 -1.5 货币信贷 新增人民币贷款(亿元) 12100 14500 13183.3 M2 同比(%) 12.4 12 11.7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学术指导:刘伟 组长:苏剑 课题组成员: 陈丽娜 黄昱程 邵宇佳 杨盈竹 联系人: 杨盈竹 联系方式: 010-62767607 gmjjyj@pku.edu.cn 扫描二维码或发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阅读本中心报告 点评报告 A0012-202201216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要点 ● 疫情冲击于多地反复,工业生产超预期回落 ● 疫情持续扩散,消费降幅进一步扩大 ● 房地产投资进一步下滑,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 国内外需求走弱,进出口均大幅回落 ● 工业出厂价格或已见底,逆剪刀差年内或仍持续 ● 融资需求持续萎缩,流动性充裕但空转淤积 ● 展望未来:稳经济政策继续发力,经济基本面或持续恢复 内容提要 2022 年 11 月份,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需收缩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国内疫情大面积反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大,对经济运行制约明显,各项经济指标呈现走弱态势。国务院防疫二十条新规颁布以后,市场信心大力提振。虽然当前经济恢复尚不均衡,疫情扰动或将持续,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政策和稳经济各项举措进一步落实,中国经济将逐步恢复,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供给端看,2022 年 11 月,国内疫情新发多发,波及影响较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 2.2 %(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较上期下降 2.8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31 %,较上期下降 0.5 个百分点,疫情短期冲击影响显著,弱市场需求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较上月大幅回落,但从结构看仍存向好点,预计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工业经济有望较快恢复。 从需求端看,11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 5.9 %,较 10 月回落 5.4 个百分点。受国内疫情持续影响,餐饮、旅游等服务类消费修复进一步放缓,同时疫情持续降低了消费者对就业、收入及消费意愿的信心,居民收入下滑以及消费预期转弱致使消费需求下降,导致消费降幅进一步扩大。11 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 5.3%,增速较 1-10 月下降 0.5 个百分点,三年平均增速为 4.4%,较上期回落 0.2 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维持较高增长以及基建投资稳中有升支撑了投资增长,但受疫情影响,居民购房意愿下降,房地产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导致房地产市场继续走弱,使得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价格方面,11 月 CPI 同比上涨 1.6%,较上月回落 0.5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0.2%,较上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月回落 0.3 个百分点。其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 个百分点,较上月下降 0.4 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 1.9 个百分点,较上月下降 0.1 个百分点。高基数效应下食品价格回落是此次 CPI 回落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鲜菜供应上市造成价格环比继续下跌,同时猪肉供给持续增加,前期压栏肥猪陆续出栏造成猪价由涨转跌。PPI 同比下降 1.3%,较上月回落 0.0 个百分点,环比上涨 0.1%,较上月回落 0.1 个百分点。其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为-1.2 个百分点,较上月不变;新涨价影响约为-0.1 个百分点,较上月不变。高基数效应下生产资料价格低迷是造成 PPI 低迷的主要原因,但从环比看已出现明显的边际修复,具体表现为国际油价震荡下上游工业价格震荡下行,但边际趋势拐点已现,中下游工业特别是食品、衣着和耐用消费品需求回温继续支撑工业出厂价格。 货币金融方面,2022 年 11 月,社会融资规模 19900 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 6083 亿元,低于市场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 12100 亿元,同比少增 600 亿元。尽管近期多项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生效拉升企事业单位的中长期信贷规模,改善企事业单位的信贷结构,但是居民户的信贷依旧受制于疫情的影响表现萎靡,拖累整体信贷规模。2022 年 11 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 66.7 万亿元,同比增长 4.6%,较上期下降 1.2 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余额264.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4%,较上期提高 0.6 个百分点。由于疫情对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仍然存在,导致预防性储蓄和融资需求低迷现象并未有效改善,所以在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存款活期化和资金利用率持续恶化,造成流动性在金融市场淤积,难以走向实体经济,但后续随着防疫的政策逐步放开,将会有所好转。 正 文 工业增加值部分:疫情冲击于多地反复,工业生产超预期回落 2022 年 11 月,国内疫情新发多发,波及影响较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2.2 %(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较上期下降 2.8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31 %,较上期下降 0.5 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 2.0 %,增速有所回落。1-11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8 %,工业生产总体稳定增长。从三大门类看,11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9 %,制造业同比增长 2.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5 %。11 月,疫情短期冲击影响显著,弱市场需求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较上月大幅回落,但从结构看仍存向好点,预计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工业经济有望较快恢复。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分行业看,11 月份,41 个大类行业中有 20 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 5.5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 7.2 %,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2.9 %,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0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增长-0.7 %,纺织业同比增长-4.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 10.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 1.6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 9.4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 9.4 %,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0.9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2.3 %,汽车制造业增长 4.9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

立即下载
综合
2022-12-20
24页
0.72M
收藏
分享

点评报告:疫情对供需两端扰动加剧,多项经济指标走弱,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2M,页数2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4 美国申请失业金人数
综合
2022-12-20
来源:全球疫情与经济观察:发达国家新增确诊病例连续5周上升,全球经济活动持续放缓
查看原文
图 3 摩根大通全球 PMI
综合
2022-12-20
来源:全球疫情与经济观察:发达国家新增确诊病例连续5周上升,全球经济活动持续放缓
查看原文
图 2 新增本土阳性病例
综合
2022-12-20
来源:全球疫情与经济观察:发达国家新增确诊病例连续5周上升,全球经济活动持续放缓
查看原文
表 3 全球累计确诊前十国家死亡病例数及相关指标
综合
2022-12-20
来源:全球疫情与经济观察:发达国家新增确诊病例连续5周上升,全球经济活动持续放缓
查看原文
表 2 全球累计确诊前十国家确诊病例及相关指标
综合
2022-12-20
来源:全球疫情与经济观察:发达国家新增确诊病例连续5周上升,全球经济活动持续放缓
查看原文
表 1 全球每百万人周新增确诊前十国家及相关指标
综合
2022-12-20
来源:全球疫情与经济观察:发达国家新增确诊病例连续5周上升,全球经济活动持续放缓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