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3年年报(总第53期)
研究院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要点中国经济增长呈现“V”型走势2023 年年报(总第 53 期)报告日期:2022 年 11 月 30 日● 2022 年,面对乌克兰危机、疫情多发散发、房地产市场下行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大稳经济政策力度,经济增长触底回升,全年呈现“V”型走势,但恢复程度总体偏弱。前三季度 GDP 累计同比增长 3%,预计四季度增长 3.8%左右,全年增长 3.2%左右。● 展望 2023 年,中国经济将步入内外需增长动能转换期,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或将有所改善,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将较上年有所回升。但回升的幅度取决于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以及国内市场需求和信心的修复程度。考虑到多种因素变化的不确定性,在悲观、基准、乐观三种情景下,预计2023年GDP分别增长3.6%、5.3%、6.6%左右。● 2023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各项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政府换届之年,做好各项政策的衔接,确保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至关重要。宏观政策要着力“稳增长促回升、防风险保安全”,改善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持续恢复和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组长: 陈卫东副组长: 周景彤成员: 李佩珈梁婧赵廷辰范若滢梁斯叶银丹刘晨吴丹邱亦霖刘佩忠王静丁孟(香港金融研究院)联系人:刘晨电话:010-66594264邮件:lczs0711@163.com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乐观基准悲观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023 年1增长动力进入内外转换期,政策需保持稳定性与连续性——中国银行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3 年年报)2022 年,面对乌克兰危机、疫情多发散发、房地产市场下行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大稳经济政策力度,经济增长触底回升,全年呈现“V”型走势,但恢复程度总体偏弱。前三季度GDP 累计同比增长 3%,预计四季度增长 3.8%左右,全年增长 3.2%左右。展望2023 年,中国经济将步入内外需增长动能转换期,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或将有所改善。全球增长放缓,但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步伐放慢,有助于减轻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外部制约。疫情防控措施或将更加优化,有利于各项生产生活的逐步恢复,房地产市场逐步修复,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生产和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叠加 2022 年低基数,中国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将较上年有所回升。但回升的幅度取决于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以及国内市场需求和信心的修复程度。根据多种因素变化的不确定性进行悲观、基准、乐观三种情景预测,预计 2023 年 GDP 分别增长 3.6%、5.3%、6.6%左右。2023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各项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政府换届之年,做好各项政策的衔接,确保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至关重要。考虑到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市场主体资产负债表修复、信心和预期的改善仍需一段时间。宏观政策要着力“稳增长促回升、防风险保安全”,改善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持续恢复和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积极拓展资金来源,保持财政政策连续性,谨防因政策力度大幅减弱带来负面冲击;维持货币政策稳健略宽,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密切关注外部风险,特别是可能爆发的经济衰退、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外溢效应与冲击;继续发挥投资压舱石作用,大力提振消费;推动房地产政策落实落地,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023 年2一、2022 年经济形势回顾与 2023 年展望(一)2022 年经济形势回顾2022 年,国内外环境变化更加复杂严峻。从国际看,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乌克兰危机爆发,极端天气频发,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再现,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引领全球“加息潮”,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明显减弱,下行压力增大。从国内看,疫情持续多发散发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夏季高温干旱天气对经济稳定运行带来一定扰动,市场需求、信心和预期持续偏弱。但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等推动下,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景气好转,经济运行呈持续恢复态势。从宏观调控四大目标看:一是经济增长呈“V”型走势。2022 年前三季度 GDP 累计同比增长 3%,二季度当季同比增长 0.4%,为全年低点。预计四季度增长 3.8%左右,全年增长 3.2%左右(图 1)。尽管下半年经济增速较二季度明显改善,但修复程度仍然较弱,明显低于 2020-2021 年两年平均增速5.2%。二是物价水平温和可控。2022 年前 10 个月 CPI、PPI 分别累计上涨 2%、5.2%,涨幅分别较上年同期扩大 1.3 个、回落 2.1 个百分点。物价基本稳定,不仅为各项稳增长政策落实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也与全球通胀蔓延形成了鲜明对比。三是就业压力有所上升。2022 年 3 月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前三季度平均为 5.6%,与 2020 年平均水平相当(图 2)。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 1001 万人,同比少增 44 万人。四是国际收支保持平衡。2022 年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与同期 GDP 之比为 2.4%,比 2021 年高 0.6 个百分点,仍处于合理区间。其中,出口较快增长、进口低增长带动货物贸易顺差创历史同期新高,前三季度为 52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7%,这为外汇储备和汇率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服务贸易逆差 656 亿美元,同比下降 23%。直接投资顺差较 2021 年同期有所收窄,但仍保持净流入(469 亿美元)。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023 年3图 1:经济增长呈现“V”型走势图 2: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银行研究院从 2022 年全年经济运行看,有四方面变化值得关注:1. 疫情内外防控难度明显增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加大2022 年 3 月以来,国内疫情再次出现反复,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一方面,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株传播性和隐匿性增强,加大疫情内防反弹难度。2022 年以来已波及中国所有省(市、区),跨省跨区疫情传播持续存在。另一方面,海外各国疫情管控措施逐渐松绑,加大疫情外防输入难度。2 月以来,瑞典、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多个欧洲国家纷纷宣布全面取消防疫措施,美国也于 3 月完全放开“室内口罩令”并解除大部分防疫限制。与过去相比,2022 年国内疫情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疫情及其管控措施对经济活动扰动持续加大,是拖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若按 2019 年同期增速进行估算,预计疫情拉低2022 年 GDP 累计同比约 2.8 个百分点(表 1)。%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023 年4表 1:疫情对经济增速的影响测算(%)产业Q1(当季)Q2(当季)Q3(当季)Q4(当季)全年实际2019 年增速实际2019 年增速实际2019年增速估计2019 年增速估计2019 年增速第一产业6.02.74.43.33.42.74.03.44.23.1第二产业5.85.30.94.75.24.54.85.04.14.9第三产业4.07.2-0.47.23.27.43.06.9
[中国银行]: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3年年报(总第53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08M,页数6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