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本周聚焦:银行养老金、票据新规正式稿落地,有什么变化?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2022 年 11 月 20 日 银行 本周聚焦-银行养老金、票据新规正式稿落地,有什么变化? 11 月 17 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确定首批具有业务资质的银行。此正式稿与 11 月 4 日发布的相应征求意见稿相比基本没有较大变化。正式稿确定截至 2022 年三季度末,一级资本净额超过 1000 亿元、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规定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具有较强跨区域服务能力的城市商业银行,以及截至 2022 年三季度末已纳入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理财公司,可以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 目前,银保监会、证监会分别公布了《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机构名录》、《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 1、银保监会允许提供并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理财、储蓄、保险类)的机构包括:1)6 家国有大行+全国 12 家股份行+5 家城商行:北京、上海、江苏、宁波、南京银行;2)11 家理财公司: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共 34 家机构。 2、此外,专门针对养老基金的代销业务,证监会公布了首批资质机构,包括:1)16 家银行:6 家国有大行+8 家股份行(招行、中信、光大、浦发、民生、平安、兴业、广发银行)+2 家城商行(北京、宁波银行);2)华泰证券等 14 家证券公司;3)蚂蚁基金等 7 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共 37 家机构基本销售资格(具体名录见正文图表)。 我国银行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和网点体系,在个人养老金业务中大有可为。目前试点养老产品有哪些及其特点?养老金实施办法落地有哪些细则及意义?详细分析见我们此前发布的报告《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落地,五大关注点详解》。 11 月 18 日,央行、银保监会修订《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本次管理办法主要是 1997 年的旧版规定进行修订,且在今年 1 月 14 日已发布了征求意见稿。总体来说,本次修修订主要是与针对票据业务近年来发展的“与时俱进”式修订,有利于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对银行实际业务影响有限。从主要内容来看,主要有几点要求: 1、银行承兑汇票和财务公司承兑汇票的最高承兑余额不得超过该承兑人总资产的 15%,简单测算对上市银行基本可以达标:1)根据 22H 各家上市银行披露数据看,仅有浙商银行目前承兑汇票比重超 15%(16.4%,仅根据中报数据简单测算,或与实际监管指标有一定出入)。2)分银行类型看:A)国有大行承兑汇票占总资产比重均较低(除交通银行比例为 3.6%,其余国有大行均不足 2%);B)股份行中 , 兴 业 银 行 ( 10.2% ) 、 光 大 银 行 ( 11.9% ) 、 华 夏 银 行(12.3%)、平安银行(14.5%)、浙商银行(16.4%)相对较高;C)城农商行差异较大,齐鲁银行(14.2%)、宁波银行(13.8%)、郑州银行(13.7%)等占比较高。票据业务本身是服务实体业务的重要手段,并非“越低越好”,各家银行只需满足监管要求、根据自身业务需要进行展业即可,预计大多数银行不会有压降压力。 2、银行承兑汇票和财务公司承兑汇票保证金余额不得超过该承兑人吸收存款规模的 10%。从最新 22H 披露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的上市银行数据看,所有上市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规模均在存款的 10%以下。其中华夏银行(9.3%)、郑州银行(8.7%)、中信银行(5.9%)、张家港 增持(维持) 行业走势 作者 分析师 马婷婷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9040001 邮箱:matingting@gszq.com 分析师 陈功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0080001 邮箱:chenggong2@gszq.com 相关研究 1、《银行:本周聚焦—疫情防控优化+交易商协会支持民企融资,银行迎来积极催化》2022-11-13 2、《银行: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落地,五大关注点详解》2022-11-06 3、《银行:本周聚焦—银行三季报怎么看?》2022-10-30 -32%-16%0%16%2021-112022-032022-072022-11银行沪深300仅供内部参考,请勿外传 2022 年 11 月 20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行(5.2%)占比相对较高在 5%以上,其余各家均在 5%以下,国有大行中建行、农行占比不足 1%,风险压力并不大。 3、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可以根据金融机构内控情况设置承兑余额与贷款余额比例上限等其他监管指标。 4、期限方面,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应当与真实交易的履行期限相匹配,自出票日起至到期日止,最长不得超过 6 个月。央行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反馈中明确,对“建议保留商业汇票最长付款期限 1 年,或部分品种保留最长付款期限 1 年”的意见未予采纳并表示“部分不合理拉长账期的票据将退出市场,有利于减轻中小微企业占款压力,维护公平交易关系,优化营商环境”。 此外,相比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本次正式稿的主要变化在于,对承兑余额和保证金余额比例要求设置了 1 年的合理过渡期(即到 2024 年 1 月 1日),给与了各家银行充足的时间进行调整,预计最终达标压力不大。 重点数据跟踪: 权益市场跟踪: 1)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 9926.49 亿元,环比上周增加 545.63亿元。 2)两融:余额 1.53 万亿元,较上周减少 2.20%。 3)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 276.50亿,环比上周减少 41.85亿。11 月以来共计发行 804.67 亿,同比减少 373.75 亿。其中股票型66.64 亿,同比减少 47.98 亿;混合型 50.56 亿,同比减少 485.96 亿。 利率市场跟踪: 1)同业存单:A、量:根据 Wind 数据,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3449.60 亿元,环比上周增加 1118.30 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 13.75 万亿元,相比 10 月末减少 3463.80 亿元;B、价: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 2.29%,环比上周增加 18bps;11 月至今发行利率为 2.17%,较 10月增加 21bps。 2)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为 1.29%,环比上周增加 12bps,11 月平均利率为 1.25%,环比 10 月减少 22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为 1.45%,环比上周增加 13bps,11月平均利率为 1.40%,环比 10 月减少 22bps。 3)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 2.82%,环比上周增加 12bps。 4)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发行专项债 98.70 亿,环比上周减少 116.30 亿,年初以来累计发行 4.01 万亿,2022 年全年地方专项债预算为 3.65 万亿。 风险提示:房企风险集中爆发;疫情超预期扩散,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进不及
[国盛证券]:银行业本周聚焦:银行养老金、票据新规正式稿落地,有什么变化?,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2M,页数1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