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点评报告:长晶设备翻倍成长,石英坩埚业务起量

请仔细阅读报告尾页的免责声明1公司点评报告2022年10月25日晶盛机电(300316.SZ):长晶设备翻倍成长,石英坩埚业务起量公司点评报告事件点评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74.63 亿元,同比+86.96%;归母净利润同比+80.9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81.54%。其中 Q3 实现营收 30.93 亿元,同比+81.52%;归母净利润同比+57.2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57.70%。公司 Q3 新增设备订单超过 38 亿元。截至 2022Q3,公司在手未完成设备订单 237.9 亿元(其中半导体设备订单 24.6 亿元),Q3 单季度新增设备订单测算超 38 亿元,存货及合同负债也同步持续增长。目前公司产能均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新增产能也在持续建设和开出中,公司订单持续增长对未来几年持续高成长形成支撑和保证。光伏设备领域,下游扩产势头持续,公司积极进行新品迭代。目前下游硅片环节向大尺寸产能转化的需求旺盛,电池环节对效率提升的需求也对高质量硅片的生产提出进一步要求,公司作为光伏长晶设备龙头将持续受益。同时,公司将于 2023 年推出第五代基于开放平台架构的单晶炉,为客户差异化竞争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除长晶环节,公司也与下游客户开展战略合作,向下游布局电池设备,未来有望向市场推广。半导体设备领域,公司加速产品的市场验证和推广,实现了 Q3 半导体长晶设备的高速增长。公司重点布局半导体 8 寸和 12 寸的大尺寸硅片设备,除长晶设备外,也持续在半导体切片、抛光、硅外延、碳化硅外延、CVD 等核心设备进行研发。新材料领域,公司的核心耗材石英坩埚和金刚丝线开始起量,预计明年会有更加乐观的增长;碳化硅材料环节,我们预计公司在 2023 年有望跻身到国内一线碳化硅供应商水平。投资建议公司的设备和材料两条成长曲线日益清晰。设备上,光伏长晶业务的龙头地位继续得到夯实,同时在半导体长晶领域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在新材料上,公司通过良好的客户基础推动石英、金刚丝线等核心耗材的规模化销售,碳化硅材料的研发及验证进展也在稳步推进。我们预判公司 2022/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49/59 亿元,基于公司未来几年高成长性和行业的强β属性,给予公司 2023 年 25 倍PE,对应目标价 94.3 元/股,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格局恶化,新材料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盈利预测项目(单位:百万元)2021A2022E2023E2024E营业收入5961.3612057.7017849.2320805.25增长率(%)56.44102.2648.0316.56归母净利润1711.723188.484930.675887.52增长率(%)99.4686.2754.6419.41EPS(元/股)1.332.443.774.50市盈率(P/E)52.2628.9318.7015.67市净率(P/B)13.088.345.764.21资料来源:iF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以 2022 年 10 月 25 日收盘价 70.18 元为基准评级强烈推荐(维持)报告作者作者姓名彭琦资格证书S1710522060001电子邮箱pengq887@easec.com.cn股价走势基础数据总股本(百万股)1285.56流通 A 股/B 股(百万股)1285.56/0.00资产负债率(%)60.09每股净资产(元)4.42市净率(倍)15.87净资产收益率(加权)10.88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84.01/44.03相关研究《【电子】晶盛机电(300316.SZ):设备龙头持续放量,材料布局打造新增长点_20221017》2022.10.17公司研究·晶盛机电·证券研究报告请仔细阅读报告尾页的免责声明21.经营分析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74.63 亿元,同比+86.96%;归母净利润 20.09 亿元,同比+80.92%;扣非归母净利润 19.09 亿元,同比+81.54%。其中 Q3 实现营收 30.93 亿元,同比+81.52%;归母净利润 8.02 亿元,同比+57.21%;扣非归母净利润 7.98 亿元,同比+57.70%。公司在手订单充沛,可支撑未来 2-3 年的收入增速。截至 2022Q3,公司在手未完成设备订单 237.9 亿元(其中半导体设备订单 24.6 亿元),估算 Q3 单季度新增设备订单超过 38 亿元。存货及合同负债也同步持续增长,分别提升至 114/79 亿元。目前公司产能均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新增产能也在持续建设和开出中,公司订单持续增长对未来几年持续高成长形成支撑和保证。图表 1.公司营收同比(亿元)图表 2.公司在手未完成订单情况(亿元)资料来源:iF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图表 3.公司存货及合同负债情况图表 4.公司固定资产持续稳步增长资料来源:iF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iF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公司毛利率稳定,维持在 40%左右;费用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Q3 研发费用达 2.36 亿元(研发费率同比/环比提升 1.8/0.7 个点),销售及管理费用单季度保持稳定;公司 Q3 净利率在研发费用的影响下略有下滑,但单季度净利润仍实现同比 66%的高速增长。请仔细阅读报告尾页的免责声明3图表 5.公司研发费用情况图表 6.公司净利润变动(亿元)资料来源:iF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iF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图表 7.毛利率及净利率单季度变动资料来源:iFinD,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在光伏设备领域,下游扩产势头持续,公司积极进行新品迭代。目前下游硅片环节向大尺寸产能转化的需求旺盛,电池环节对效率提升的需求也对高质量硅片的生产提出进一步要求,公司作为光伏长晶设备龙头将持续受益。同时,公司将于 2023 年推出第五代基于开放平台架构的单晶炉,其改变了传统的封闭控制系统模式,将软件开发权交给客户,紧密配套客户需求,为客户差异化竞争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除长晶环节,公司也与下游客户开展战略合作,向下游布局电池设备,未来有望向市场推广。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公司持续受益于国产大硅片扩产周期,紧抓半导体装备国产化加快趋势,加速产品的市场验证和推广,实现了 Q3 半导体长晶设备的高速增长。公司重点布局半导体 8 寸和 12 寸的大尺寸硅片设备,除长晶设备外,公司也持续在半导体切片、抛光、硅外延、碳化硅外延、CVD 等核心设备进行研发。在新材料领域,公司的核心耗材石英坩埚和金刚丝线开始起量,积极推进在手订单的交付及验收工作。公司提前储备石英砂锅内层使用的进口石英砂,有望保证石英坩埚以更具优势的成本顺利扩产,核心耗材预计明年会有更加乐观的增长;碳化硅材料环节,公司目前在碳化硅衬底处于试验线阶段,6 英寸碳化硅衬请仔细阅读报告尾页的免责声明4底产品已通过下游部分客户验证,并已成功生长出行业领先的 8 英寸碳化硅晶体,我们预计公司在 2023 年有望跻身到国内一线碳化硅供应商水平。2.盈利预测公司的设备和材料两条成长曲线日益清晰。设备上,光

立即下载
化石能源
2022-10-26
东亚前海证券
彭琦
7页
1.43M
收藏
分享

[东亚前海证券]:公司点评报告:长晶设备翻倍成长,石英坩埚业务起量,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3M,页数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2022Q3 现金净流入 154.46 亿元,同比-3107.67% (亿元) 图10:2022Q3 期末合同负债 83.1 亿元,同比+234.84%(亿元)
化石能源
2022-10-26
来源:2022年三季报点评:利润再创新高,电池组件加深布局,看好龙头一体化成长
查看原文
2022Q1-3 期间费用 72.23 亿元,同比+52.72% (亿元,%) 图8:2022Q3 期间费用率 4.51%,同比-0.87pct(%)
化石能源
2022-10-26
来源:2022年三季报点评:利润再创新高,电池组件加深布局,看好龙头一体化成长
查看原文
2022Q1-3 毛利率、净利率同比+13.02、+8.56pct%) 图6:2022Q3 毛利率、净利率同比+16.36、+7.98pct(%)
化石能源
2022-10-26
来源:2022年三季报点评:利润再创新高,电池组件加深布局,看好龙头一体化成长
查看原文
2022Q1-3 收入 1020.84 亿元,同比+118.60%(亿元,%) 图2:2022Q1-3 归母净利润 217.3 亿元,同比+265.54%(亿元,%)
化石能源
2022-10-26
来源:2022年三季报点评:利润再创新高,电池组件加深布局,看好龙头一体化成长
查看原文
2022Q1-3 收入 1020.84 亿元,同比增长 118.60%;盈利 217.3 亿元,同比增长 265.54%(单位:亿元)
化石能源
2022-10-26
来源:2022年三季报点评:利润再创新高,电池组件加深布局,看好龙头一体化成长
查看原文
金属及材料行业历史 PEBand 图 2:金属及材料行业历史 PBBand
化石能源
2022-10-26
来源:金属行业周报:减税政策扭转利多金银,基本金属价格获得支撑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