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2年第4季度(总第52期)
研究院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要点2022 年第 4 季度(总第 52 期)报告日期:2022 年 9 月 28 日● 2022 年前三季度,无论是从区域分布、周期演变趋势还是供需结构上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均在增大,经济增速逐季放缓。● 美元指数强势突破 110 关口,多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倒挂,部分新兴经济体主权债务风险上升。● 展望未来,随着货币政策紧缩和需求回落,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逐渐接近衰退临界点。全球利率中枢趋势性抬升,美元欧元离岸流动性收紧,国际金融市场仍将维持震荡状态。● 当前,能源危机下全球绿色转型趋势、新兴市场货币危机是否卷土重来等热点问题值得关注。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组长: 陈卫东副组长: 钟红王家强成员: 廖淑萍边卫红熊启跃王有鑫赵雪情曹鸿宇邹子昂王淳李颖婷吕昊旻王宁远初晓陆晓明(纽约)联系人:廖淑萍电话:010-66594052邮件:liaoshuping@bankofchina.com2020 年以来 G20 经济体经济周期演变趋势资料来源:OECD,Bloomberg,中国银行研究院sXkZlXjZfWuYoPrQ7NbPbRoMmMoMtRkPrRuNkPmOuM9PqRsNvPtRsNvPrNnM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12022 年第 4 季度经济衰退预期与金融冲击——中国银行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2 年第 4 季度)2022 年前三季度,无论是从区域分布、周期演变趋势还是供需结构上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均在增大,经济增速逐季放缓。美元指数强势突破 110 关口,多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倒挂,部分新兴经济体主权债务风险上升。展望未来,随着货币政策紧缩和需求回落,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逐渐接近衰退临界点,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不过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全球利率中枢趋势性抬升,美元欧元离岸流动性收紧,国际金融市场仍将维持震荡状态。本期报告分别对能源危机下全球绿色转型趋势、新兴市场货币危机是否卷土重来进行专题分析。一、全球经济回顾与展望(一)全球经济逐渐接近衰退临界点目前,由于新冠疫情、地缘冲突、能源短缺、通胀高企、货币政策紧缩、需求回落等多重因素相互叠加,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回落。2022 年 8 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 PMI 指数分别为 50.3%和 49.2%,分别较年内高点回落 3.4 和 4.8 个百分点,显示增长形势明显恶化。这一趋势可以从空间、时间、结构和价格等维度深入观察。第一,从空间维度看,发达和新兴经济体均面临下行风险,欧美地区衰退风险更大。为遏制通胀上行,美联储连续多次大幅加息,对美国居民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带来较大压力,2022 年上半年美国已陷入“技术性衰退”,未来可能向全面衰退转化。欧元区面临的衰退压力大于美国,可能于四季度率先陷入衰退。受能源短缺因素影响,欧元区通胀形势更加顽固,尽管欧央行采取了一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22022 年第 4 季度次加息 75 个基点的强力紧缩举措,但通胀指数未现回落迹象。能源短缺对欧元区工业生产带来较大冲击,抬高制造业生产成本,不少企业被迫减产或停产,欧元区经济“火车头”德国的玻璃制造、钢铁、化工以及汽车工业产出减少。预计发达经济体四季度 GDP 同比增速为 1.2%,较三季度下降 0.5 个百分点(图1);全年 GDP 增长 2.3%左右,较 2021 年下降 3 个百分点。2022 年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同样减弱,经济增速明显低于 2021 年,不过整体表现好于发达经济体,虽然二季度同比增速明显回落,但三、四季度将略有回升。预计 2023 年二季度后,新兴经济体将逐渐恢复增长动力,同比增速将接近 2021 年下半年,反弹力度强于发达经济体。图 1:发达和新兴经济体季度 GDP 同比增速及未来预测资料来源:Bloomberg,中国银行研究院第二,从时间维度看,疫情暴发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经历了“衰退—复苏—萧条或二度衰退”的经济周期轮回过程。我们构建 G20 经济体 GDP 和 CPI增速变化的四象限坐标图,以反映最近两年各经济体周期转变趋势。2021 年大部分经济体处于第一象限(图 2 圆点表示),即疫后复苏阶段,呈现“经济增速加快,通胀也加快”的特点;然而,2022 年前三季度 G20 大部分经济体落于第二象限(图 2 正方形表示),经济“滞胀”特点显现,即“经济增速放缓,通胀继续走高”;预计今年四季度,在主要经济体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和需求回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32022 年第 4 季度落等因素影响下,各经济体经济复苏形势将向第三象限转化(图 2 三角形表示),即“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逐渐回落”。结合前文分析,预计在 2023 年一季度之前,大部分经济体都将处于第三象限;2023 年二季度开始,新兴经济体将率先向第四象限转化,呈现“经济增速加快,通胀持续回落”特点。图 2:2020 年以来 G20 经济体经济周期演变趋势注:CPI 和年度 GDP 增速为同比增速,季度 GDP 增速为环比增速。资料来源:OECD,Bloomberg,中国银行研究院第三,从结构维度看,全球经济面临供给和需求双重制约,但供给冲击有所弱化,需求冲击加大。供给层面,全球供应链压力有所缓解,不过供应链瓶颈仍然存在。今年 5月以来,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持续回落,8 月最新数据为 1.47,明显低于前期高点,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图 3)。能源方面,欧洲能源紧张局势升级,其他地区原油供需情况得到改善。俄罗斯宣布无限期中断通过“北溪 1 号”对欧洲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42022 年第 4 季度的天然气供应,伴随取暖季到来,德国、意大利等依赖俄气进口的欧洲国家能源局势更加紧张。2022 年 8 月,OPEC 原油产量较上月增加 61.8 万桶/日,原油供给逐渐增加,“OPEC+”9 月达成的小幅减产决议短期不会对全球原油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预计原油需求增速将逐渐回落。物流方面,航运价格有所下降,全球运力提升。三季度,反映国际主要航线即期运费价格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日度均值明显低于二季度。上海港二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显著下跌,但三季度运力已恢复。欧洲供应链是全球运力恢复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最新的基尔贸易指数(Kiel Trade Indicator)显示,德国北海港口拥堵严重,已致超过 2%的全球运力停滞,欧亚之间最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红海的货物运输量也比正常预期减少 16%。劳动力市场方面,7 月美国职位空缺率反弹至 6.9%,职位空缺数量再创新高,8 月失业率小幅回升,职位空缺与失业率同时上升反映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德国情况与美国类似。美国以及主要欧洲国家当前处于“工资—通胀”螺旋上升局面,部分国家罢工活动持续,劳动力供给面临动荡。图 3: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变化趋势资料来源:纽约联储,中国银行研究院工业生产方面,全球整体逐渐从二季度低点反弹,但部分经济体工业生产下行压力增大。根据荷兰经济分析局测算,2022 年 6 月,全球工业生产指数为134.1,较今年 4 月低点增加 2.7,但仍低于俄乌冲突爆发前(图 4)。在前十大全球经济金融展
[中国银行]: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2年第4季度(总第52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2M,页数5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