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再保险+中国商业护理保险发展机遇(中文)
01 摘要02 主要发现03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市场发展概述09 海外市场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概况13 中国城镇地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 发展潜力评估18 总结及建议20 附录中国商业护理保险发展机遇中国城镇地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研究 中国商业护理保险发展机遇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 瑞再研究院中国中心 1摘要加快构建支持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机制性建设刻不容缓。 长期护理服务保障量化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中国老年失能群体的护理需求特征,以及社保长护险的实际影响。鉴于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与其家庭可得财务之间存在差距,本研究对城镇地区失能老人护理风险保障不足的规模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发现,2021年中国城镇地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规模约为9217亿元,并将持续扩大。在促进长期护理服务保障方面,我们在制度建设、监管环境、风险保障能力和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在中国社会加速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护理风险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围绕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其中强调“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协同促进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2022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养老护理服务产业发展,稳步推进长护保险制度试点。政策制定者与保险公司正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且具有可持续性的长护保障模式,使老龄群体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养。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的关键挑战之一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和可得资金保障之间的差距持续上升。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具有长期性特征,同时健康人群面临的失能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上升,由此产生的护理需求持续增加。评估长期护理服务保障有助于政策制定者评估当前长期护理保险对社会实际护理需求的保障程度,探讨商业保险、护理服务机构及其他相关主体的合作模式,从而对提升老年失能群体综合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项目主要针对中国城镇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将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定义为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与家庭可得财务支持之间的差距。我们对失能老龄人群的护理需求根据不同的失能程度,分居家照护和机构护理两大模式进行了量化估算。可用的财务支持包括社会保障、财政补贴及家庭自费支出。在估算当前保障缺口规模的基础上,根据对未来人口结构、失能率、家庭名义收入等变量的预期,本研究对保障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围绕社会保险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场景分析。我们发现,2021年中国城镇地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约为9217亿元 1,约相当于长期护理服务保障需求的65%。从资金结构上看,家庭支出是目前失能老人家庭支持其护理服务费用的主要来源,占所有可用资金的96%;社保长护险占可用资金的约3%。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趋势性变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预计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3.1万亿元,并在2040年达到近6.6万亿元,约相当于当前水平的5倍。在基准假设下,社保长护险的持续发展将缓慢提升护理服务保障水平,失能老人整体保障程度将从目前的35%上升至2040年的42%;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将在2030年和2040年分别达1.9万亿元和3.8万亿元。同时,情景分析发现,如果社保长护险得以快速发展,将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服务保障。尽管如此,失能老人家庭仍将面临严峻的财务压力和保障不足的问题。因此,提升全社会的长期护理服务保障是一个严峻且艰巨的挑战。社会各方需要形成合力,探索建立多方责任共担、可持续的长期护理解决方案。国际经验显示,商业护理保险通常对社会保障计划起到补充或替代作用,是保障社会整体护理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市场的发展状况与体制特征,我们建议各利益相关方关注以下方面,以促进商业护理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在宏观制度方面,建议政府明确建立多层次护理保障体系,发挥商业保险在提供补充保障、满足多元化需求、促进护理服务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的定位。在监管环境方面,建议行业监管机构逐步健全和完善保险行业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建设,为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风险定价、风险管理、设计产品责任等工作奠定基础。此外,出台财税优惠、拓宽资金投资范围等方面的鼓励性政策。在能力建设方面,建议保险行业加快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型保险产品,包括混合型保障产品、与健康医疗和养老金融产品的结合、保费支付方式创新等。建议护理服务行业积极扩容,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为失能老人的居家护理需求提供必要补充。在提质增效方面,建议各利益相关方持续加强对老年群体保障需求、资金供给结构、护理服务、国际经验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试点项目或创新方案实际保障能力的有效性分析,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保险供给方式。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逐步构建起具有长效机制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议着力培育建立以老年人健康需求为核心的服务体系,通过积极的预防和健康管理手段降低失能风险、减少护理服务成本,同时不断提升护理服务供应方与保险公司的协同保障能力,使失能老人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护理服务支持,同时降低家庭的财务压力。1 由于农村地区相关数据不足,根据本研究框架无法对该部分群体进行分析和建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 瑞再研究院中国中心 中国商业护理保险发展机遇2主要发现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14,1624,7222229,217保障需求家庭支出社保长护险及补贴保障缺口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20212025F2030F2035F2040F45%40%35%30%25%20%15%10%5%0%我们估算,2021年中国城镇地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总需求约为1.4万亿元,保障缺口约为9 217亿元,约占护理服务需求的65%。目前家庭支出是失能老人支付其护理服务费用的主要来源,占所有可用资金的96%,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基金支出占比仅3%左右。数据来源:《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国家统计局,其他市场公开数据。我们预计,中国城镇地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缺口将在2030年和2040年分别达到1.9万亿元和3.8万亿元。作为主要的公共筹资手段,社保长护险的发展将有助于持续提升护理服务保障水平,整体保障程度将从目前的35%上升至2040年的42%。 社保长护险基金支出 相关补贴 家庭支出 保障缺口 长护险对总需求的贡献度(右轴) 现有保障对总需
瑞士再保险+中国商业护理保险发展机遇(中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62M,页数2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