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电池行业深度报告:磨剑储能二十载,一朝闻政“会当水击三千里”

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钢铁 2022 年 07 月 25 日 磨剑储能二十载,一朝闻政“会当水击三千里” 看好 ——钒电池行业深度报告 证券分析师 孟祥文 A0230517050002 mengxw@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陈松涛 A0230121090002 chenst@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陈松涛 (8621)23297818×转 chenst@swsresearch.com 本期投资提示:  碳中和目标下,电力配储空间广阔,发展新型储能技术迫在眉睫。2030 年,预计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按照 20%的配储比例估算,对应电力领域储能需求至少为 240GW,较 2021 年底的 46.1GW 大幅增长 421%。但与此同时,传统的抽水蓄能发展受地理环境因素限制,故发展新型储能势在必行。  政策新规重点强调安全性要求,钒电池获得历史性发展机遇。2022 年 6 月,能源局发布《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 年版)(征求意见稿)》,基于安全性考虑,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政策端对安全性加大重视,未来大型储能项目更倾向于安全性更高,且已开始初步规模化发展的钒电池技术路径。  钒电池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较当前主流的锂电池路径具有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资源回收率高等优势,在中大型储能领域的应用中脱颖而出。各类电化学储能路径中,钒电池具备以下优势:1)安全性高;2)扩容能力强,适合大型储能场景;3)循环寿命长达 16000次以上,远高于锂电池的 6000 次;4)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约 0.53 元,低于锂电池的 0.75元;5)钒资源自主可控,我国产量占比高达 66%,远高于锂的 14%,同时电解液可完全回收,回收利用率可达 75%~85%以上。因此,钒电池完美适配中大型储能场景,预计将在应用场景上与主流的锂电池路径发生差异化竞争,并在静态储能领域获得领先优势。  政策催化钒电池商业化加速,产业链规模化后预计成本将持续下行。限制钒电池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初始投资成本,目前约 4~5 元/Wh 左右,高于锂电池的 1.5~2 元/Wh。不过近期政策扶持下,各地项目加速推进:如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一期 100MW/400MWh项目将于 22 年 8 月正式投入商运。产业链规模化加速,将驱动钒电池各环节成本持续下行,根据实验室进展和潍坊盐酸基全钒液流储能电站情况估计,预计未来钒电池初始投资成本可下降至 2 元/Wh 以内,较当前成本大幅下降 50%以上。  分时电价机制不断完善,钒电池储能经济性优势逐渐凸显。2021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政策指导下,分时电价机制的完善进一步扩大了峰谷电价差距,对于后续储能项目的经济收益形成明显 利好。经测算,当一个1MW/4MWh 钒电池储能项目用于发电侧配储时,每年可贡献毛利润约 392 万元。  投资分析意见:钒电池加速扩张背景下,预计钒矿的高资源壁垒将令上游公司充分受益,且掌握电解液技术的企业也将在产业链中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建议关注兼具钒资源和电解液技术、且与下游企业有深度合作的攀钢钒钛:公司在资源端占绝对优势,且强势介入钒电池产业链中电解液的生产,预计后续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并成为钒电池领域绝对龙头公司。  风险提示:钒电池技术突破受阻,降本进度低于预期;钒产能扩张受限,导致需求未能充分释放,影响钒电池渗透率提升。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2 页 共 24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投资案件 结论和投资分析意见 钒电池加速扩张背景下,预计钒矿的高资源壁垒将令上游公司充分受益,且掌握电解液技术的企业也将在产业链中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建议关注兼具钒资源和电解液技术、且与下游企业有深度合作的攀钢钒钛:公司在资源端占绝对优势,且强势介入钒电池产业链中电解液的生产,预计后续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并成为钒电池领域绝对龙头公司。 原因及逻辑 碳中和背景下,风电光伏装机高速增长,发展新型储能技术迫在眉睫。2030 年,预计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按照 20%的配储比例估算,对应电力领域储能需求至少为 240GW,较 2021 年底的 46.1GW 大幅增长 421%。但与此同时,传统的抽水蓄能发展受地理环境因素限制,故发展新型储能势在必行。 政策新规重点强调安全性要求,钒电池获得历史性发展机遇。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钒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资源自主可控且回收率高等优势,在中大型储能领域的应用中脱颖而出。预计政策催化下,钒电池商业化加速进行,产业链规模化后成本将持续下行,远期初始成本可下降至 2 元/Wh 以内,较当前成本大幅下降 50%。 分时电价机制不断完善,钒电池储能经济性优势逐渐凸显。分时电价机制的完善进一步扩大了峰谷电价差距,对于后续储能项目的经济收益形成明显利好。经测算,当一个 1MW/4MWh 钒电池储能项目用于发电侧配储时,每年可贡献毛利润约 392 万元。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1、大众观点认为,钒电池能量密度偏低导致体积和质量较高,不利于移动,将阻碍其应用前景。但我们分析认为,钒电池主要优势在于高安全性和长循环次数,主要应用领域定位于中大型储能场景,此类静态储能领域对体积质量要求宽松,并不影响其使用。 2、大众观点认为,钒电池初始投资偏高将影响其经济收益,但我们分析认为,钒电池成本中占比极高的电解液基本可以完全回收利用,不存在锂电池梯次利用导致的安全性问题,因此长期来看降本空间广阔,产业链规模化后经济性将大幅提升。 nMtOpRtRxPyRoNnRyQmPwP8OaO8OmOmMmOtReRmMoRkPnPnQ7NqRtNwMtPnMNZnPtN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3 页 共 24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 钒电池:技术最为成熟的液流电池...................................... 5 2. 政策东风有力催化,钒电池储能乘风而起 .......................... 8 2.1 电力配储前景广阔,储能新规强调安全 .................................................8 2.2 钒电池 vs 锂电池:中大型储能场景优势显著 .......................................9 2.3 资源丰富易于回收,奠定大规模发展基础 .......................................... 11 3. 产业链有待完善,资源和技术构成两大壁垒.........

立即下载
化石能源
2022-08-04
申万宏源
24页
1.42M
收藏
分享

[申万宏源]:钒电池行业深度报告:磨剑储能二十载,一朝闻政“会当水击三千里”,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2M,页数2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表 6. 半年报业绩预告情况(单位:亿元)
化石能源
2022-08-04
来源:电力新能源行业:各行业均维持高景气,下半年有望持续
查看原文
图 29. 风电近三年单月装机情况(单位:GW)
化石能源
2022-08-04
来源:电力新能源行业:各行业均维持高景气,下半年有望持续
查看原文
图 28. 风电招标情况(单位:GW)
化石能源
2022-08-04
来源:电力新能源行业:各行业均维持高景气,下半年有望持续
查看原文
图 27. 硅料价格整体维持高位
化石能源
2022-08-04
来源:电力新能源行业:各行业均维持高景气,下半年有望持续
查看原文
图 25. 2022 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类型 图 26. 2022 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出口地区
化石能源
2022-08-04
来源:电力新能源行业:各行业均维持高景气,下半年有望持续
查看原文
图 22. 2022 年上半年中国光伏及电池出口金额
化石能源
2022-08-04
来源:电力新能源行业:各行业均维持高景气,下半年有望持续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