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转型与创新系列白皮书:内外兼修,奏响消费金融新乐章
内外兼修,奏响 消费金融新乐章麦肯锡中国金融业转型与创新系列白皮书2022年5月内外兼修,奏响消费金融新乐章1目录概要第一章 变与未变一、宏观局势:消费金融的战略意义及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价值进一步凸显二、监管动态:监管规范细化并趋紧趋严,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基调三、风险判断:尽管不良资产持续增长,但零售金融出现系统性风险可能性较低四、市场格局:消费信贷市场容量稳中有升,可拓展个人经营贷这一相邻市场第二章 消费金融市场稳健增长,在“三重升级”引导下,业者奏响新乐章一、消费金融市场处于转型“临界点”,未来将迎来“三重升级”二、“三重升级”对金融主导类业者和科技主导类业者的差异化启示 第三章 “三大主题、九大策略”推动消金业务转型,金融类和科技类业者各展所长主题一: “精耕细作”,平衡规模增长和盈利性提升主题二: “做宽赛道”,孵化探索新增长引擎主题三: “修炼内功”,为可持续发展构建支撑体系结语 731531612021年,麦肯锡发布《各擅胜场——打造六大能力,抓住未来5年消费金融增长机遇》白皮书,探讨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和行业发展方向。转眼一年已过,何事更迭?何事未变?本报告将与读者分析最新市场动态,并在此基础上研判趋势、讨论破局之策。从政策导向来看,消费金融肩负着推动共同富裕、拉动消费、振兴小微、践行绿色金融等多重社会责任。从监管动态来看,分类监管“组合拳”不断细化规范经营要求,多份监管文件也在反复重申“利率压降、持牌经营、各司其职、严控风险”四大导向。从风险判断来看,尽管不良资产增加,但由于结构性原因和监管把控,预计市场中短期仍保持平稳,但从业者要居安思危、从长计议。综合上述因素,麦肯锡认为消费金融市场仍将保持稳健发展,预计2021至2025年消费信贷市场增速将接近14%,于2025年底增至约28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小B经营贷将是消费金融业者未来的重点领域,截至202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经营贷余额已达约13.6万亿元人民币。麦肯锡认为,未来5年消费金融市场将迎来“三重升级”:作战地图升级(Re-mapping),由于对客利率下行、利润压降引发业务模式和客户利率区间变化,低利率/低件均战场和高件均战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价值分布升级(Re-distribution),由于业务模式重构和业者格局再重构两大变量,即“交易层”的科技类信贷机构技术溢出,下探“服务层”和“技术层”;并向“交易层”金融类信贷机构输出相关技术;价值链上将涌现出“全能型、多元精品店型和专家型”三类机构。估值逻辑升级(Re-valuation),估值逻辑根据战略选择而演变,如部分消金业者往注重技术外溢和商业化,或将金融和科技业务分离,探索估值上行空间。概要内外兼修,奏响消费金融新乐章4在这些趋势下,有志于规模化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金融主导类机构应组建专业化团队、自建核心能力(智能风控、开放获客、垂类经营等),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生态合作,打造消金生态。而科技主导类机构要在利率压降大环境下,强化精细化管理能力,利用场景、数据、技术优势,孵化多元新业务,谋求转型。而在此过程中,数据能力和组织能力将成为关键支撑。基于上述研判,麦肯锡建议相关机构根据自身情况,遵循三大主题,采取九大破局之策,自主推动消金业务转型。主题一:“精耕细作”,平衡规模增长和盈利性提升举措一 获客优化:从“流量导向”到“价值导向”举措二 客户经营:从“客户分层”到“客户分群”的精细化运营举措三 提质增效:从“粗放经营”到“精益管理”的资源配置举措四 智能风控:从“技术本位”到“技术与业务协同”的智能风控举措五 数据驱动:从“经验出发”到“用例驱 动”,打造数据能力主题二:“做宽赛道”,探索新增长引擎举措六 小B金融:从“只做C端”拓展到“场景+数据+生态”的小B金融举措七 技术输出:从“技术自用”到“信贷科技等能力外溢”的技术变现主题三:“修炼内功”,为可持续发展构建支撑体系举措八 组织能力:从“只看业绩”到“组织健康和业绩表现并重”的管理思路转变举措九 ESG:从“短期逐利”到“立足ESG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市场格局重塑之际也正是优秀企业弯道超车的契机,此时能因势而动、夯实内功的机构终将收获硕果。内外兼修,奏响消费金融新乐章5图 1核心观点:消费金融市场处于转型窗口期,未来将迎三重升级,业者可沿“三大主题、九大策略”各展所长三重升级123存量业务端,作战地图升级:整体对客利率下行,“低利率/低件均战场”与“高件均战场” 成为重点战场,个人经营贷存在增长空间。原自然债务区1中,高风险客户将清退,潜力客户则会下移至 18% ~24%区间新新型模式端,价值分布升级:“交易层”科技主导型业者下探“服务层”和“技术层”输出服务;沿着消金价值链的玩家分工将趋于专业化、精细化,其中部分通过横向/纵向一体化实现协同资资本市场端,估值逻辑升级:战略选择将影响估值方法及天花板,部分消金业者往技术外溢和商业化的科技企业转型,探索估值上行空间1. 原24%以上,法律上指失去法律强制力保护,不得请求强制执行的债务资料来源:麦肯锡分析核心观点2::… 因因此,市场业者可沿着三条主线,考虑九大破局之策,推动自身消费金融业务转型三条主线九大破局之策从只只做C端,到拓拓展“场景+数数据+生生态”的小B金金融从技技术自用,到信贷科技等能力外溢的技术变现从只只看业绩,到业业绩与组织健康并重从短短期逐利,到立立足ESG战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从流流量导向,到价价值导向获客从客客户分层,到客客户分群的精细化经营从粗粗放经营,到精精益的资源配置从技技术本位,到风风险与业务协同的智能风控从经经验出发,到用用例驱动赋能经营的数据能力打造123456789精耕细作1做宽赛道2修炼内功3核心观点1:麦肯锡认为,未来消费金融市场将存在“三重升级”内外兼修,奏响消费金融新乐章6内外兼修,奏响消费金融新乐章7第一章变与未变近一年多来,消费金融行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利率压降、监管趋严、外部环境风险凸显;另一方面,内部竞争加剧,出现“内卷压力”;为应对上述挑战,诸多业者正在积极探索拓宽赛道。过去一年政策导向没有显著变化,但 “共同富裕”、“绿色金融”等政策的深化,为消费金融在社会责任和服务意义上赋予更丰富内涵。相比单纯促进消费升级,消金行业还肩负起“普惠金融”责任,维度更宽。从监管态势来看,消费金融市场将向更加合规化、专业化、严格化方向发展,监管“指挥棒”的导向作用日益明显。从风险角度来看,不良余额仍在增长,需引起业界充分警惕;但市场整体仍在稳健增长。基于此,我们维持对市场的宏观判断不变:一、消费金融市场仍将稳中有升;二、市场增长逻辑发生结构性变化,竞合格局也将相应变化;三、以个人经营贷为代表的“小B”市场会成为消费金融机构深入探索的潜在机遇。一 宏观局势:消费金融的战略意义及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价值进一步凸显过去一段时间,宏观政策1从本质上阐释了消费金融的四重社会责任,对于业者而言,现阶段当务之急是正本清源、明确立身之本:首先,有效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推动普惠金融,实现共同富裕。这主要体现在消费金融从业者应有效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城乡、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服务原本难以触达
[麦肯锡]:中国金融业转型与创新系列白皮书:内外兼修,奏响消费金融新乐章,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05M,页数66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