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赛迪
1开启锂电产业发展新时代202 1(遂宁指数)中 国 锂 电产 业 发 展 指 数四川省遂宁射洪市人民政府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4月1开启锂电产业发展新时代目 录CONTENTS第一章 开启锂电产业发展新时代1711182225第二章 评价锂电产业发展新态势第三章 解读锂电产业发展新特征第四章 洞见锂电产业发展新趋势第五章 建言锂电产业发展新方略附件 锂电产业新生态新地标22021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规模翻番疯狂扩产全球布局储能元年供不应求投资西南锂矿紧缺回收风起受 新 能 源 汽 车 产 销 高 增 长 带 动 , 2 0 2 1 年中 国 锂 电 产 业 规 模 大 幅 上 涨 , 出 货 量 突 破300GWh,较2020年增长一倍之多。锂电产业链企业开启扩产潮,据赛迪顾问统计,2021年公布扩产投建锂电产业链相关产品的事件超200起,投资金额超9000亿元,较2020年增长四倍多。中国锂电企业加速全球布局步伐,积极进军海外锂矿市场,同时,中国电池与材料企业出口量与海外扩产同步增长。2021年,国家及地方层面储能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储能市场规模大幅增长,全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超40GWh,较2020年增长3倍有余。锂电市场需求强劲,上游磷酸铁锂、前驱体、六氟磷酸锂等多个材料级产品产能紧缺,导致电池核心材料严重供应不足,大额锁单现象频繁出现。从企业投产及扩产项目区域布局看,2021年锂电池产业投资项目从东南沿海向西南地区转移趋势明显,其中企业在四川省投资金额高居全国首位。中国锂矿资源目前以进口为主,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产能不足影响,全球锂矿产量出现紧缺,导致锂矿石与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随着大批量动力电池逐步进入“退役期”,开展锂电池回收既可满足锂电产业环保要求,也是缓解锂电关键原材料短缺的重要举措之一。135724682021 关键词1开启锂电产业发展新时代第一章开启锂电产业发展新时代22021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中国锂电产业发展历程(1985年至今)核心技术积累阶段生产规模扩张阶段应用领域扩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建设阶段中国锂电产业与世界同步进入锂电池商业化时代消费电子产品激增带动中国锂电产业规模快速提升,涌现了天津力神、比亚迪等一批企业国家层面对锂电池下游市场的扶持力度加强,锂电池大规模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中国锂电池全球市场占比快速扩大,锂电材料环节布局加快政策导向由支持扩大规模逐步向支持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建设过渡,锂电池标准与回收利用管理规范逐步建立,中国锂电池及上游关键材料在全球市场占比进一步扩大1985年,旭化成公司的吉野彰运用钴酸锂开发电池阴极,完成了最初的可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1992年,笔记本、手机等3C产品逐渐兴起,中国正式开始锂离子电池的研究。1995年,中国第一块锂电池在中科院物理所诞生。1998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开始小批量生产,首批生产的18650型圆柱锂电池主要用于广播级摄像机。2000年,天津力神锂电池生产线建成,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离子蓄电池专业化生产企业。2002年,比亚迪作为中国第一家获得摩托罗拉、诺基亚手机锂电池订单的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标志着中国锂电池的品质和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中国锂电企业进入顶级电子品牌的供应链体系。2010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占全球份额达到17%。2011年,宁德时代成立,多家中国企业开始探索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2011年,中国第一个兆瓦级电池储能电站——南方电网5MW级电池储能电站在深圳并网成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2014年,中国动力电池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日本和韩国。2017年,中国锂电池全年出货量达77.8GWh,占全球锂电市场52%。2018年,中国锂电池材料各环节新技术工艺渗透率迅速攀升,多家材料企业进入三星、LG等国际供应体系。2018年,工信部等7部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思路及程序。2020年,刀片电池面世,中国锂电企业引领全球电池结构创新,锂电池产业链一体化协同降本成效显著。1985-19981999-20102011-20172018至今3开启锂电产业发展新时代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双碳”战略开启锂电新时代■ “双碳”战略加速能源与交通结构变革■ 政策引导新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绿色经济与“双碳”战略愿景下,中国锂电产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电力系统与交通系统的减碳是重中之重,作为协同能源变革与汽车变革之间的桥梁,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将迎来爆发期。近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政策文件,大力支持锂电产业以及下游应用市场即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领域发展,相关政策为中国锂电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17-2021年中国锂电产业相关政策文件图1-2数据来源:相关政府部门,赛迪顾问整理 2022.04数据来源:国务院,赛迪顾问整理 2022.04《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关内容图1-142021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规模领先全球,新能源汽车成最大下游市场■ 规模领先全球■ 产能扩张领先全球■ 新能源汽车成最大市场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消费市场。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545GWh,其中,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约324GWh,约占全球市场的59.4%,而中国锂电企业销量(含出口与国外分公司)合计达382GWh,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0%。全球电池产能主要来源于中、日、韩三国企业,近两年在欧洲、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动下,产能加速向整车制造地扩张。截至2021年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约占全球的70%。2017-2021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出货量由37.3GWh增长至130.0GWh。储能电池增速最快,2021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15.6GWh,是2017年的13倍。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的增长点。近20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和中国锂电企业的全球市场占有率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分布中国锂电池产品结构变化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22.04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22.04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22.04图1-3图1-4图1-570%5开启锂电产业发展新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提升,锂电池技术创新呈现多元化■ 通过结构创新提升系统能量密度■ 固态电池技术成创新热点动力电池企业通过结构创新提升系统能量密度,CTP、刀片电池、One-Stop Bettery、大圆柱电池、蜂窝电池等多种新形态持续涌现。从电池结构看,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续航时间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成为宁德时代、蜂巢能源、松下、LG化学、丰田等动力电池和汽车巨头竞相布局的重要领域,预计2022年固态电池将小批量投放市场。龙头电池企业技术创新方向2016-2021年中国固态电池专利授权量数据
[锂LEC]:2021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赛迪,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08M,页数3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