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转型时期的全球发展合作》
2022年 3月国际与中方专业人士的圆桌对话观点纪要观点纪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全球发展合作系列闭门讨论会全球发展合作系列闭门讨论会转型时期的转型时期的全球发展合作全球发展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全球发展合作系列闭门讨论会全球发展合作系列闭门讨论会转型时期的全球发展合作转型时期的全球发展合作观点纪要观点纪要© 2022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2号 100600电话 +86 10 8532 0800; 传真 +86 10 8532 0900https://www.cn.undp.org/免责声明:本会议纪要仅反映与会各方的观点,不代表任何政府或组织的观点。开发计划署开发计划署不对报告引用数据的准确性作任何保证,也不为不对报告引用数据的准确性作任何保证,也不为因数据引用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因数据引用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本出版物内提到的具体企业和产品名称不代表其相对其他没有提及的类似企业和产品受到了开发署的支持或推荐。 本出版物中提及的地理区域或使用“国家”一词,非开发计本出版物中提及的地理区域或使用“国家”一词,非开发计划署对任何国家、领土、城市或地区或其当局的法律地位,划署对任何国家、领土、城市或地区或其当局的法律地位,或其疆界或边界划定的任何观点表达。或其疆界或边界划定的任何观点表达。如果您对本出版物内容有任何建议或者疑问的话,请联系 jiawen.chen@undp.org封面及排版设计:Chen Jiawen封面图片素材来源:ISTOCK1转型时期的全球 发展合作背景 兼任发展合作提供者和接受者的国家日渐增多。在从接受方转型为提供方的过程中,各国探索着不同的方式为全球发展出力。国际层面的各类发展合作参与者也在调整其策略,以支持各国在转型中的发展合作事业。 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同时在提供和接受发展援助。探讨中国与传统援助方的合作经验,能够展现中国的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在其转型期间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助于了解中国目前在全球发展合作领域中的重要角色。同时,分享各方对于中国经验的见解也有助于构建传统援助方、中国,以及其他转型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更好地协调全球发展合作,促成发展合力。 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与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共同举办了关于未来全球发展合作的系列闭门讨论会(遵循查塔姆宫守则)。本系列讨论旨在促进各国发展合作实践的分享交流,从而进一步探寻未来国际发展合作的共同着力点。感谢瑞士驻华大使馆支持此系列会议。 在2021年10月26日的讨论会中,来自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合作部门政策制定者、学术界、智库及国际组织等领域内的12位专业人士参与。本场讨论会基于和拓展了过去的一些会议成果,包括在 2014年举办的11个南南合作国家研讨会、 2016年在北京举行的南南合作对话以及2019年在首尔举行的闭门圆桌会议以及2020年在北京举行的本系列首场闭门圆桌讨论。 本会议纪要记录了参会者们所分享的宝贵见解和知识,这些也将被用于启发此系列后续的知识产品。本纪要遵循会议所设的主题讨论与提问框架,仅反映当天与会各方的观点,不代表任何政府或组织的观点,包括会议组织方。完整的参会者名单请详见附录。转型时期的全球 发展合作2• 受援国应当掌握发展主导权 受援国应当掌握发展主导权 中方在接受发展援助期间,始终掌握着发展的主导权,即依据自身的建设目标,引进包括资金、设备、技术、管理方法和理念及经验在内的国际援助。 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的合作为例,1979年以来,开发署每一轮在华的国别工作方案都围绕着中国自身的发展战略制定。所参考中国的发展战略包括了五年规划、不同时期侧重的发展领域等。传统援助国在对华的双边援助中,也一直将中国的发展规划纳入其中。 受援国掌握主导权有利于其积极调动国内各方寻求、引进和利用国际援助,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先进技术、人才和资金的作用。讨论观点I. 转型时期的全球发展合作: 来自中国的观点1. 中国在同时作为“援助接受者和提供者”期间,你认为获得了哪些最重要的经验?1. 中国在同时作为“援助接受者和提供者”期间,你认为获得了哪些最重要的经验?1950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接受了来自前苏联和其他国家的援助。1950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接受了来自前苏联和其他国家的援助。 中国也开始向朝鲜、越南两国提供物资援助,开启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中国也开始向朝鲜、越南两国提供物资援助,开启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1971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1971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1978年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78年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79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成为了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华开设办事处的国1979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成为了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华开设办事处的国 际多边发展合作伙伴 际多边发展合作伙伴2010年 世界银行把中国列入中高收入国家2010年 世界银行把中国列入中高收入国家2019年 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10,000美元2019年 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10,000美元2020年 中国对外援助70周年2020年 中国对外援助70周年3转型时期的全球 发展合作 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例,在这一领域,中国在过去受到了数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支持,包括了丹麦、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在这个过程中,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中国的各级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充分参与其中。例如,政府开发合作项目;企业和研究机构通过参与研发、合资或直接购买技术等形式将技术引入国内;技术引进后尝试定点示范,推广市场;而后更多的企业、科研机构和民间组织参与将引进的技术进行再创新。这不仅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在国内培养了一批领域内的人才。• 中国对受援国的心理感受和实际需求有了更 中国对受援国的心理感受和实际需求有了更深的理解深的理解 在接受发展援助的过程中,中国从受援国的角度,对援助关系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更深的理解,观察并了解到各个援助国和机构的工作特点和领域。中国有一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于中国从受援国角度对援助关系的深刻理解,中国的对外发展合作更加秉承这一理念。 有参会者总结道,新中国成立后,可以根据来自前苏联和西方国家的援助划分出两个不同阶段。前苏联的援助通过对中国的技术和工业设施进行投资,以及组织大型生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西方的援助主要是通过诸如资金投入带动市场建设,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接受和提供发展援助的工作相互影响接受和提供发展援助的工作相互影响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接受更多来自发达国家以及国际机构的发展援助。其背后有着内外两方面的契机。一方面,接受和寻求援助能够支持国内的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于1971年重返联合国,中国与诸如联合国、开发银行等多双边援助机构之间有了更多合作机会。中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转型时期的全球发展合作》,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42M,页数2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