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数字经济行业应用之医疗信息化-政策驱动行业增长,头部企业优先受益
1 Table_First|Table_ReportType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Tabl e_First|Tabl e_Summar y 数字经济行业应用之医疗信息化 政策驱动行业增长,头部企业优先受益 行业整体情况分析 2020年狭义医疗信息化行业规模约145亿元,Frost&Sullivan预测到2025年规模将达到470亿元,5年CAGR约为28%。其中医疗新基建所带来的年均新增量不低于80亿,电子病历评级、互联互通、DRGs/DIP、远程医疗、“智慧医院”等政策性需求,产业技术迭代激发的升级性需求,以及现存20多万家各级医疗机构的维保性需求,合计年均需求不低于160亿元。 政策仍是核心驱动力 2020年至今,国家卫健委等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全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等政策,进一步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推进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智慧医院等相关医疗信息化标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2021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标志历时3年的医保控费试点工作结束,进入全国推广阶段。 行业集中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医疗信息化行业集中度不高,2020年我国医院核心管理系统厂商CR5市场份额约为34.1%,电子病历系统CR5市场份额约为58.5%。行业头部企业凭借较强的营销、研发和服务能力不断跑马圈地,大额订单比例不断增加。同时已上市头部企业借助资本平台,通过并购整合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和丰富自身产品线。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行业前瞻或投资看点 医疗信息化具备明显的民生属性,资金来源多样且有保障,在“十四五”期间医疗新基建和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将快速增长。跨区域医疗集团、医联体、医共体、智慧医院等大项目密集招标,头部企业千万级大单占比提升。商业模式日趋丰富多样,服务性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医疗信息化行业前景,给予“强于大市”评级。我们推荐订单丰富且客户关系稳定的创业慧康和嘉和美康;中长期看好商业模式布局完善的行业龙头卫宁健康,以及业绩逐步修复的万达信息。 风险提示 1、系统性风险;2、医院、卫健委、医保局等IT支出不及预期;3、医疗IT政策落地不及预期;4、疫情导致项目实施和验收不及预期。 简称 EPS(元) PE(X) CAGR -3 评级 21E 22E 23E 21E 22E 23E 创业慧康 0.26 0.34 0.44 30 23 18 26.62% 买入 卫宁健康 0.2 0.37 0.47 49 26 21 26.93% 买入 嘉和美康 0.35 0.69 0.91 78 40 30 80.61% 增持 万达信息 0.04 0.17 0.35 247 67 31 80.55% 增持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iFinD,国联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取 2022 年 03 月 23 日收盘价 Tabl e_First|Tabl e_R eportD ate 2022 年 03 月 24 日 Tabl e_First|Tabl e_Rati ng 强于大市(强于大市) 上次建议: 强于大市 Tabl e_First|Tabl e_C hart 一年内行业相对大盘走势 Tabl e_First|Tabl e_Author 分析师 孙树明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1070001 邮箱:sunsm@glsc.com.cn Tabl e_First|Tabl e_Contacter 联系人 姜青山 邮箱:jiangqs@glsc.com.cn Tabl e_First|Tabl e_Rel ateRepor t 相关报告 1、《在结构性行情中掘金》一 2021.12.27 2、《网络安全行业持续高景气》一 2021.12.02 3、《结合会议精神,再次强调疫情催化下的计算机变革》一 2020.02.18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本报告仅供 ybjieshou@eastmoney.com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2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研究 投资聚焦 研究背景 医疗新基建直接带动配套基础医疗信息化建设。近年卫健委等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一系列政策,推动医疗信息化行业在智慧医院、互联互通、区域协同、医保控费等方面逐步落地。同时,行业经过不断的优胜劣汰、并购整合,集中度有效提升,全国性医疗信息化企业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在上述两大趋势下,我们认为,医疗信息化头部公司有望持续高速成长。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分析了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和利润不匹配、复合增长率较低等问题的根源,对比了美国医疗信息化头部公司塞纳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情况,预测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格局,并对整个行业供需情况进行分析。 不同于市场的观点 1、市场认为: 2022 年经济增速放缓,地方财政紧张,医疗支出减少,医疗信息化行业增速将放缓。 我们认为:医疗信息化有多种资金来源(财政拨款+医院自筹+社会化融资),属于民生性刚性支出,固定预算比例很高且资金来源非常有保障。“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加大医疗新基建投入,并且通过更多的医疗信息化投资来实现医疗资源的相对均衡,我们测算 2022-2025 年年均新增新基建基础信息化空间不低于 80 亿元。医保控费、电子病历、互联互通等信息化投入将有效降低医保压力,当前已经完成 3 年试点工作,2022 年将进入全国推广期,预计新增市场空间 60 亿元。 2、市场认为:行业竞争格局不好,行业壁垒较低,集中度提升缓慢,如 2020年电子病历市场因需求高增,导致头部 ISV 无法覆盖中小医院,行业集中度甚至出现了倒退。 我们认为:头部公司竞争优势已经逐步显现,千万级大单比例显著提升,如 2021年思创医惠 1.7 亿元中标“海南省人民医院智慧医疗体系项目”。医联体、医共体、跨区域医疗集团等公开招标对企业资质、案例、研发能力等有明确要求,直接有利于头部企业,因此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3、市场认为:中国医疗信息化企业仍然以项目制为主,盈利模式单一,无法复制塞纳等美国公司的商业模式。 我们认为:由于医疗机构复合型 IT 人才匮乏,对医疗信息化企业将长期依赖,服务性收入占比将逐年提升。当前头部企业通过商业保险公司和医药电商参股等形式,正在积极探索保险风控、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理赔支付等多种商业模式,且已经初见成效。头部公司创新业务营收占比超过 15%,商业化变现进展顺利,非常值得期待。 核心结论 医疗信息化资金来源有保障,多种资金渠道并存,行业增长可期; 新基建、跨区域医疗集团、医共体等都将进一步推动医疗信息化集中度提升; 头部公司服务性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多种商业模式变现顺利,后续值得期待。 本报告仅供 ybjieshou@eastmoney.com邮箱所有人使用,未经许可,不得外传。 3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研究 正文目录 1. 医疗信息化行业概述 .......................
[国联证券]:医疗信息:数字经济行业应用之医疗信息化-政策驱动行业增长,头部企业优先受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42M,页数3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