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观察2022年第1期(总第398期):以金融之力赋能工业绿色发展*
Ω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 《中银调研》 ● 《宏观观察》 ● 《银行业观察》 ● 《人民币国际化观察》 ● 《国别/地区观察》 作 者:汪惠青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010 – 6659 2341 签发人:陈卫东 审 稿:周景彤 李佩珈 联系人:王梅婷 电 话:010 – 6659 1591 * 对外公开 ** 全辖传阅 *** 内参材料 2022 年 1 月 4 日 2022 年第 1 期(总第 398 期) 以金融之力赋能工业绿色发展*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在碳中和目标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021 年 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工业产业和金融业合作工作任务进行了系统部署,为落实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保障,有利于将我国产融合作工作推向新高度,开启绿色发展新里程。为进一步支持工业绿色发展,金融机构需形成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重视绿色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积极赋能工业绿色发展。 研究院 宏观观察 2022 年第 1 期(总第 398 期) 1 以金融之力赋能工业绿色发展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在碳中和目标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021 年 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工业产业和金融业合作工作任务进行了系统部署,为落实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保障,有利于将我国产融合作工作推向新高度,开启绿色发展新里程。为进一步支持工业绿色发展,金融机构需形成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重视绿色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积极赋能工业绿色发展。 一、我国工业经济绿色发展现状 (一)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工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第一,工业是现代经济体现综合国力的基石。在目前大国博弈的大变局时代,提升工业竞争力是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第二,工业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持。2021 年前三季度,我国工业占 GDP 比重超过30%,工业累计增速 12%(图 1)。工业保持稳定增长,是我国经济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国际形势影响依然保持正增长的重要支撑,对吸引我国就业有重要意义。第三,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配套较完善,工业向中高端转型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生产力基础。 2 2022 年第 1 期(总第 398 期) 图 1 中国工业增加值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二)工业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 工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需要消耗大量化石能源,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2019 年,我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 80%。其中,电力、钢铁、非金属化工制品和化工行业是我国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图 2)。因此,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是未来工业在全球占领制高点的重要体现。 图 2 2019 年中国碳排放行业结构 资料来源:Carbon Emission Accounts & Datasets,中国银行研究院 0%2%4%6%8%10%12%14%16%18%0%5%10%15%20%25%30%35%40%45%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2021Q3工业增加值/GDP(左轴)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右轴)电力48%钢铁19%非金属矿物制品12%交通运输1%化工1%其它19%宏观观察 2022 年第 1 期(总第 398 期) 3 (三)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工业领域整体能耗明显下降。“十三五”以来,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 16%,降低能源成本超过 4000 亿元。其中,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 20%以上,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水耗、原铝综合交流电耗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是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加速,节能减排技术推广普及。截至 2020 年,我国钢铁行业二次能源自发电比例提升至 50%以上;水泥行业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普及率超过 80%;石化行业高效降膜式蒸发技术装备的传热效率提升超过 30%。 三是重点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截至 2020 年,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地区的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均实现升级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初步形成区域绿色协同发展格局。 四是工业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日趋完善。从法律层面看,“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税法》《土壤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文件密集发布和修订,工业绿色发展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从政策层面看,制造强国战略将绿色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明确提出“绿色制造工程”是五大工程之一。2021 年 12 月,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 2030 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工业绿色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快经济绿色转型节奏。在此背景下,我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从机遇来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工业绿色转型会迎来更多的政策倾斜,这对 4 2022 年第 1 期(总第 398 期) 市场资本投向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不仅为传统工业行业的绿色低碳升级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也为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随着全球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意识不断加强,相关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2年第1期(总第398期):以金融之力赋能工业绿色发展*,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7M,页数11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