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油料年度报:“现实”和“预期”差下如何把握市场拐点
作者:赵兰东从业资格证号:F3056695投资咨询证号:Z0016160邮箱:zhaolandong@thanf.com油脂油料年度报审核:肖兰兰投资咨询证号:Z0013951天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已获取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现实”和“预期”差下如何把握市场拐点联系人:徐超从业资格证号:F3084795观点小结2021年回顾:1)单边行情:①棕榈油方面:2021年由天气与劳动力问题引发的棕榈油减产成为行情驱动,棕榈油领涨至今。 ②美豆油方面,2021年初美豆油涨势在6月因晦暗不明的RVO与SRE量宣告终结,后在随大豆供给逐步宽松,美豆油对国内豆油的边际影响逐步减弱。③菜籽方面,加拿大菜籽因干旱减产35%,奠定了菜油价格的强势。2)价差行情:供应端差异决定国内三大油脂基差走势分化:棕榈油因供给端矛盾偏强,使国内盘面进口利润深度倒挂。四季度后国内大豆榨利修复,供给预期宽松使豆油价格承压,两者供应端的差异导致国内豆棕价差持续走缩,出现历史性负行情。在油脂基本面供给偏紧的主导下,三、四季度油粕比持续攀升至历史高位。2022年展望:1)供应方面:①天气情况对2022年东南亚棕榈油产量存在利好,劳动力问题对产量同比变化的影响正在减弱,劳动力恢复存在增产预期。一季度因天气因素存在减产预期,棕榈油库存恢复的节点大致在二季度下旬。②巴西大豆增产奠定了2022年大豆库销比回升的基调,但因“阿根廷拉尼娜”使全球大豆库销比存在“大”、“小”两种概率的调整预期。2)需求方面:①餐饮需求:印度因疫情恢复存在10%左右的消费增量预期;②在欧盟长期生柴政策引导下,对PME的需求量将逐渐减少(生产和进口);③巴西生柴调整掺混比,存在50-100万吨的豆油需求缩量;④国内餐饮油脂消费保持年8%左右的增长;⑤ Omicron除了影响原油价格传导至油脂外,对油脂供应端的影响要大于需求端。综上,在南美大豆尚未定产、东南亚一季度产量存疑、生柴需求缩量未兑现的情况下,维持明年初期油脂偏强的结构;若上述变量出现使全球油脂显性库存出现100万吨以上的恢复,则油脂价格将出现切实的回落。宏观上,在美国未来流动性大概率收紧的情况下,外盘趋弱;中国货币政策定向宽松,人民币汇率有望走强,利多内盘。oPoQsQnOpPtPnRxPoMnNmP7NaO8OtRmMpNmNeRnMoMeRpOrR9PpOrNvPrNpOvPqRoQ2021年油脂行情回顾2021年棕榈油行情回顾-由劳动力引发的供给危机天气与劳动力影响下,棕油供给端复产情况探讨预期转变引发的棕榈油大行情对于马来而言,2021年度本身具有的厄尔尼诺周期性复产规律,但在疫情所导致的劳动力不足引发的减产,使得马来棕榈油供给的预期发生转变所引发的大行情。对于印尼而言,2021年度本身可能并不能算是一个丰产年,一般来说当年的降水影响棕榈油产量滞后效应范围在9-10个月之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由IOD负相位所引发的干旱问题似乎对22-24月之后的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的缘由我们在下文中进行解释),使得市场原本存在的印尼增产预期也随着8-9月的数据公布而落空。因此2021年度东南亚两国的棕榈油供应均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是棕榈产地库存结构迟迟不能迎来好转的主要原因。数据来源:天风期货研究所2022年东南亚棕榈园面积展望 根据马来和印尼的种植园开发周期,两国棕榈树的面积均进入增幅瓶颈期。其中马来计划在2023年前将种植园面积限制在650万公顷。目前2021年面积增长已逐步停滞(如下图),近3年来马来种植园面积增速维持在0.9%,预计2020年由面积增长引发的增产仅为17万吨左右; 印尼在2015年/16年农业部“政策性调整”(成立棕榈园产业基金,鼓励砍伐老树翻中)之后叠加土地价格偏高以及全球信贷收缩共同导致新种植园的开发大幅收缩;目前印尼近2年以来的种植面积增速维持在1.5%左右,预计2022年由面积增长引发的增产约为60万吨左右。 据2019年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树龄结构报告来看,马来西亚处于老龄期和淘汰期的棕榈树占比为30%,未成熟期和青年期的棕榈树占比为33%,高产期棕榈树占37%;印尼处于老龄期和淘汰期的棕榈树占比为24% ,未成熟期和青年期的棕榈树占比为41% ,高产期棕榈树占35%;整体来看马来和印尼均拥有大面积的老化棕榈树,据MPOC预计,老化棕榈树的翻种会导致未来4-5年内每年的棕榈油产量会下降200-250万吨。数据来源:USDA、MPOC《2021棕榈油供需展望》劳动力对产量影响路径的变化回顾今年6月MPOA首席执行官Nageeb对马来劳工问题的看法,其预计在疫情爆发前油棕榈收获工人短缺大约在40000名,截至6月这一数值可能已经翻一番。至9月17日马来西亚人资部亮绿灯,油棕业准引进3.2万外劳。人资部长拿督斯里沙拉瓦南16日发文告指出,配合内阁早前特别批准种植业领域可引进3万2000名外劳的决议,以及已在吉隆坡国际机场附近鉴定了一个在任何时候都可容纳2000名外劳的外劳隔离中心。自9月的马来劳工政策出台以来,10月的马来劳工入境情况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劳工入境增速基本与6月、7月相持平,累计同比入境人数维持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产量情况已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预计11月产量较同期会有12%左右的增幅。如果根据产量变化反推劳动力问题带来的影响:目前虽然马来的劳工入境问题从纸面上来看相对缓慢,但实际上已经不会对产量造成负面的影响;后期随着马来入境劳动力的增加,对产量的影响更多的是促进同比增产幅度,马来劳动力问题带来的预期影响已从减产向增产发生转变。数据来源:马里西亚移民局劳动力影响峰值产量与入境出现分化对于2021年度8、9月印尼产量不及预期的一点推测数据来源:NOAA、USDA、MPOB、 GAKPI 据MPOC发布相关资料显示,严重干旱对产量影响会有滞后效应且不同时间段的影响因素也不相同:包括发生在 10-12 个月后发生的棕榈花流产;及在 22-24 个月时,植物的性别分化过程导致雄花向雌花的转变,从而引发减产。 从气候数据与单产情况来看也是勉强符合这一说法,可以看到有2015年厄尔尼诺导致的干旱,确实导致了2016-2017年的单产较2015年有所下滑;2019年三季度因IOD负相位导致的干旱,与当前8、9月印尼的减产在时间轴上可以吻合。 若该因素确实成立,则19年发生在三、四季度干旱或继续造成今年四季度尚未公布的印尼产量纸面数据同比下滑;但就对明年一季度的产量情况来看,该因素的影响已不再考虑范围内。厄尔尼诺IOD负相位滞后2年的单产变化 目前拉尼娜已经在发展过程之中,预计2022年5月将回归中性;从NOAA的预测形态上来看,今年的拉尼娜影响程度不及去年,峰值介于16年与17年的拉尼娜峰值之间;且影响时间较往年有所延后,影响力达峰将在2022年2月份,将会为一季度带来较为集中的强降水,推测马来降水强度将与2017年类似。 究竟是否会导致减产及减产幅度仍有待商榷,从2017年情况来看当季的棕榈油产量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但需考虑到目前马来缺少劳动力的问题我们将明年一季度马来的棕榈油产量偏中性的放在375万吨左右,介于2019年与2020年一季度产
[天风期货]:油脂油料年度报:“现实”和“预期”差下如何把握市场拐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96M,页数3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