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银行业运行
NIFD季报银行业运行主编:李扬曾刚王伟2021 年 3 月《NIFD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特殊资产行业运行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 2 月份发布。 I 经济复苏带动业绩企稳,结构优化仍待深入 摘 要 2020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商业银行经营业绩也遭遇一定程度下滑,但随着二季度经济企稳,商业银行各项指标有所回升,总体表现较为平稳。2020 年末,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 265.8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10.1%,仍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实现净利润 1.94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2.7%。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 2.1%,较年初下降 10BP,行业整体息差企稳,但今年以来农商行净息差下降幅度仍较大。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 1.84%,较年初下降了 2BP,近 8 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率稳中有降,大型银行保持较低水平,农商行不良率已达到 3.88%的高位。商业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为 184.5%,较年初下降 1.5 个百分点,该指标反映出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并未受到经济下行过大影响。大中型银行的抵补能力较为稳健,但城商行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风险抵补能力分化较为明显。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 资 本 充 足 率 、 资 本 充 足 率 的 平 均 水 平 分 别 为10.72%、12%、14.7%,总资本充足率较年初增加 6个 BP。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覆盖率为 146.5%,四季度有所上升,不同类型银行流动性分层现象日趋明显,流动性风险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小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报告负责人:曾刚 本报告执笔人: ⚫ 曾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 王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NIFD 季报】 全球金融市场 人民币汇率 国内宏观经济 中国宏观金融 宏观杠杆率 中国财政运行 中国金融监管 房地产金融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银行业运行 保险业运行 特殊资产行业运行 II 展望 2021 年,宏观大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改变对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的悲观预期,稳中偏紧的流动性约束也有利于稳定的净息差水平。银行监管方面,严监管已经常态化,银行日常检查将继续从严,问题银行处置将继续推进。另外,2021 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最后一年,新老产品清理进入攻坚时期,非标资产的压缩也会对银行资产负债表产生一定冲击。《商业银行法》、《中央银行法》等逐步修订,意味着银行业整体监管框架将逐渐成型,将重塑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运营边际,促使不同类型银行专注主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 目 录 一、2020 年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 1 二、银行业经营情况 ................................................................................ 2 (一)资产规模增速加快 .................................................................. 2 (二)商业银行净利润降幅收窄 ...................................................... 3 (三)净息差企稳 .............................................................................. 4 (四)风险状况 .................................................................................. 5 三、2021 年运行展望 ............................................................................. 12 (一)加大风险处置力度,防范系统性风险 ................................ 12 (二)强化金融科技和互联网业务的监管 .................................... 13 (三)应对监管与竞争挑战,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 14 1 一、2020 年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2020 年,全球经济仍在不均衡复苏进程之中。海外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给经济复苏蒙上阴影。在疫情持续情况下,各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呈现高增长、高波动的趋势。国内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经济率先复苏,2020 年中国经济实际同比增长 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的恢复也降低了银行资产质量和利息收入的压力。 货币政策方面,2020 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调控,直接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三农、中小微企业等群体的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央行不断加强预期管理,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截至 2020 年末,LPR 报价连续 8 个月维持不变,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年中呈现出巨大的 V 型反转,给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估值带来较大冲击。 2020 年,银行业监管政策多方发力,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并未放松对商业银行合规经营的监管和风险的防范。一是通过政策指引,鼓励商业银行利用现有资本资源大力支持疫情防控、服务实体经济以及重点区域发展。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累计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6.6 万亿元,有力支持国民经济稳步复苏。二是有序处置了高风险金融机构和重点领域风险,包括接管重整包商银行,有序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压降了房地产贷款增速,P2P 网贷机构基本全部归零,探索金融反垄断治理机制等处置成效。三是发布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办法和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包括《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约束了部分非金融企业利用制度漏洞向金融业盲目扩张,《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明确逆周期资本缓冲初始比率设置,并定期评估和调整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小微 2 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试行)》规范在线信贷业务和小微金融服务发展。 展望 2021 年,考虑到积极政策对经济推动的滞后性和经济增长内生性的逐步增强,我国经济复苏有望持续。在此背景下,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码的必要性下降,政策将更
[NIFD]:2020年度银行业运行,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2M,页数2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