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Q3银行业运行
NIFD季报银行业运行主编:李扬曾刚王伟2020 年 11 月《NIFD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特殊资产行业运行、财富管理市场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 2 月份发布。 I 摘 要 2020 年三季度,国内经济逐渐从新冠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中稳步恢复,商业银行经营业绩较二季度有所回升,各项风险指标也趋于平稳。2020 年 9 月末,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 262.5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1.7%,仍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实现净利润 1.5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8.3%,下降幅度较二季度有所收缩。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 2.09%,与 6 月末持平,行业整体息差企稳,但农商行净息差今年以来仍下降幅度较大。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 1.96%,较 6 月末增加 2BP,仍然呈缓慢上升态势,其中股份制银行不良率稳中有降,大型银行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农商行的不良率则继续上行到 4.24%的高位,不同类型的银行资产质量分化加大。商业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为179.9%,较上季末下降 2.52 个百分点,大中型银行的抵补能力较为稳健,城商行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则低于平均水平,风险抵补能力也出现了分化。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 10.44%、11.67%、14.41%,较二季度有所回升。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覆盖率为 138.67%,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不同类型银行流动性分层现象日本报告负责人:曾刚 本报告执笔人: ⚫ 曾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 王伟 【NIFD 季报】 全球金融市场 国内宏观经济 中国宏观金融 宏观杠杆率 中国财政运行 房地产金融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银行业运行 保险业运行 财富管理市场 特殊资产行业运行 II 趋明显,流动性风险依然是中小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 从未来看,《商业银行法》、《人民银行法》等启动修订,意味着银行业整体监管框架将逐渐成型,将重塑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运营边际,促使不同类型银行专注主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新规(TLAC)的落地以及即将出台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将进一步强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意味着不同类型的金融主体,在开展实质相同的金融业务时,将按照一致性原则接受相同的监管标准。此外,仍需关注中小银行特别是农商行的风险处置,中小银行应通过处置不良资产、注资重组、同业并购、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积极化解风险。 目 录 一、2020 年三季度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 1 二、银行业经营情况 ....................................... 2 (一)资产规模增速加快 ................................ 2 (二)商业银行净利润降幅收窄 .......................... 3 (三)净息差企稳 ...................................... 4 (四)风险状况 ........................................ 5 三、2020 年四季度运行展望 ................................ 11 (一)《商业银行法》修订,体现监管政策导向变化 ........ 11 (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 12 (三)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新规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 ..................................................... 13 (四)强化互联网贷款准入管理,实现一致性监管 ......... 15 1 一、 2020 年三季度银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2020 年三季度,全球经济仍在不均衡复苏进程之中。海外疫情仍在持续蔓延,给经济复苏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从发达国家近期经济表现来看,居民实物消费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就业、产能利用和服务消费恢复却仍在半途。在疫情持续情况下,各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但一些国家的财政救助可能出现暂停和缩水局面。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0.7%,多家机构预测,如果境内疫情不发生大的反弹,中国经济在 2020 年第四季度将继续保持较快复苏势头。 货币政策方面,三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调控,直接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三农、中小微企业等群体的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央行不断加强预期管理,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LPR 报价连续 5 个月维持不变,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 6 月末的 2.8%上升至 3.1%。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在 4 月下调后一直保持不变,狭义货币 M1 增速从年初的零增长持续上升,至 9 月份已经达到 8.1%。 2020 年三季度银行业监管政策主要侧重于规范金融秩序,推进中小银行公司治理,防止监管套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三季度央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对金控公司开展市场准入管理,防范部分非金融企业利用制度漏洞向金融业盲目扩张。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通知》,明确逆周期资本缓冲初始比率设置,并定期评估和调整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银保监会要求部分银行采取有力措施,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同时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持续推进,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公司治理监管制度文件,着力化解部分风险机构公司治理历史遗留问题,引导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完善公司治理。 2 二、银行业经营情况 (一)资产规模增速加快 截至 2020 年三季度末,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监管指标数据,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 315.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5%,其中商业银行总资产 262.5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1.7%,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的 83.3%。资产增长速度较 6 月末增加了 0.9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较快。 在不同类别银行中,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 10.6%、12.6%、11.7%、10.6%,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增速要高于其他类型银行。 图 1 商业银行资产及资产增速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资产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在于 2020 年各项贷款余额增长速度较快,前三季度各项贷款增加 16.26 万亿元,同比多增 2.63万亿元。从上
[NIFD]:2020Q3银行业运行,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76M,页数2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