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行业专题系列报告(五):可降解塑料,千亿市场,政策加码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行业研究 Page 1 证券研究报告—深度报告 化学新材料Ⅱ [Table_IndustryInfo] 新材料专题系列报告(五) 超配 (维持评级) 2020 年 10 月 19 日 一年该行业与上证综指走势比较 行业专题 可降解塑料:千亿市场,政策加码  可降解塑料需求稳步增长,潜在需求空间巨大 可降解塑料国内起步晚、增速快、行业空间大。根据降解机制,通常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和光-生物降解塑料,其中生物降解塑料为主流。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稳步增长,2018 年达到 36 万吨,HIS 预测到 2023 年全球需求将增加至 55 万吨,5 年平均增幅达 9%。2018 年,国内生物降解塑料需求 7 万吨,行业规模约 54.4 亿元,2016~2018 年需求量增速均保持在 20%以上。国内生物降解塑料需求空间巨大,根据我们测算,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应用领域合计约有 1017 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渗透率普遍在 3%以下,中国的渗透率为仅 0.62%。  需求放量有三大催化因素,政策落地正当时 与千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相比,国内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需求仍有待放量。我们认为需求放量有三大催化因素:1)限塑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强;2)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3)技术进步或政府补贴带来成本下降。在行业发展前期,政策推动是关键,类比光伏行业,政府补贴给予企业降价空间,通过降价促销释放需求,在行业上游引发规模效应实现成本的下降,进一步降低价格、释放需求,实现良性循环。2020 年下半年以来发改委联合九部门加强对塑料污染治理问题的推动,各省市也集中出台强制落地政策,行业有望进入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  国内产业具备产能优势,当前处于扩产周期 国内可降解塑料行业进入扩产周期,成本有望快速下降。2019 年我国可降解塑料产能达 61.7 万吨,占全球产能比重达 45.3%,居世界之首。2019年可降解塑料产能同比增长 36%,创近 6 年来新高。根据我们统计,预计到 2023 年国内产能有望达到 333 万吨,四年 CAGR 达 52.4%。在行业大幅扩产趋势下,若要实现 80%的产能利用率,到 2023 年可降解塑料渗透率需要从 2018 年的 0.25%增加至 3.2%。国内可降解塑料已建成产能上市公司主要是金发科技,其他有较大产能规划建设的上市公司有:彤程新材、万华化学、瑞丰高材、恒力石化等。我们重点推荐关注:金发科技(600143.SH),国内较早进行可降解塑料商业开发,装置、工艺和渠道成熟,盈利情况最为稳定。  风险提示 1)限塑令政策变动和执行不力的风险; 2)石油基塑料价格下降放大可降解塑料的价格劣势; 3)可降解塑料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公司 公司 投资 昨收盘 总市值 EPS PE 代码 名称 评级 (元) (百万元) 2020E 2021E 2020E 2021E 600143 金发科技 买入 16.90 43494.22 1.26 0.77 13.41 21.95 603650 彤程新材 买入 38.61 22624.98 0.72 0.82 53.63 47.09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预测 相关研究报告: 《新材料专题系列报告(四):聚砜:机械性能优 秀 的 耐 高 温 特 种 工 程 塑 料 》 — —2020-09-10 《新材料专题系列报告(三):石墨烯:前景广阔的二维纳米材料》 ——2020-08-20 《新材料专题系列报告(二):碳纤维:轻量化应用前景广阔的特种纤维》 ——2020-08-10 《新材料专题系列报告(一):碳纳米管:优秀的新型导电材料》 ——2020-07-31 证券分析师:龚诚 电话: 010-88005306 E-MAIL: gongcheng@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9040001 证券分析师:商艾华 电话: E-MAIL: shangaihua@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9090001 联系人:万里明 电话: 010-88005329 E-MAIL: wanliming@guosen.com.cn 独立性声明: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其结论不受其它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0.61.11.62.1O/19D/19F/20A/20J/20A/20上证综指化学新材料Ⅱ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2 投资摘要 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 2018年我国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为 7万吨,而来自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应用领域合计有 1017 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需求仍有待放量。需求放量有三大催化因素:限塑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强、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技术进步或政府补贴带来可降解塑料成本下降,政府行动都将在其中起重要推手作用。政府补贴的催化机制已经在光伏行业得到了验证,我们认为应该对可降解塑料的补贴政策动向给予重点关注。国内产业具备产能优势,当前处于高速扩产阶段,若要实现 80%的产能利用率,到 2023年,可降解塑料渗透率需要从 2018 年的 0.25%增加至 3.2%。国内可降解塑料相关上市公司主要有:金发科技、金丹科技、瑞丰高材、华峰氨纶、彤程新材、恒力石化和万华化学。我们重点推荐:金发科技。 核心假设或逻辑 第一,可降解塑料政策段持续加码,行业渗透增加势在必行; 第二,可降解塑料的价格随着技术和补贴下降,将会逐步打开需求市场; 第三,国内企业进入产能建设期,市场参与者增加将增加行业技术迭代和成本优势,加速可降解塑料行业渗透率增加; 与市场预期不同之处 我们对行业发展趋势和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行业发展的可行建议。我们认为包装薄膜、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和农用地膜将成为可降解塑料的重点应用领域,并将撑起千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参照风电和光伏等领域,政府补贴在行业内前期起到关键作用,通过降价促销释放需求,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吸引更多市场参与者进一步降低价格、释放需求,实现良性循环。 我们对可降解塑料未来 3 年行业产能和需求渗透率做了精确量化测算和匹配。我们预计在 2021、2022、2023 年,新增可降解塑料产能分别为 38.3、199、34 万吨,若加上没有明确投产时间表的项目,预计 2025 年相比 2019 年,国内新增可降解塑料产能达 380 万吨。在行业扩产趋势下,若要实现 80%的产能利用率,到 2023 年,可降解塑料渗透率需要从 2018 年的 0.25%增加至 3.2%。 股价变化的催化因素 第一,限塑令政策执行力度加强,相关先行企业将有显著的先发优势,提前布局千亿市场。 第二,若补贴政策出台,预示着可降解塑料千万吨需求空间将加速释放,

立即下载
传统制造
2020-11-01
国信证券
24页
0.95M
收藏
分享

[国信证券]:新材料行业专题系列报告(五):可降解塑料,千亿市场,政策加码,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5M,页数2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多省禁止新增化工园区
传统制造
2020-11-01
来源:聚焦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石化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解读
查看原文
磷化工产品分级
传统制造
2020-11-01
来源:聚焦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石化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解读
查看原文
新型肥料
传统制造
2020-11-01
来源:聚焦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石化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解读
查看原文
重点精细化工产品2025年需求预测
传统制造
2020-11-01
来源:聚焦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石化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解读
查看原文
PVC需求预测图27:烧碱需求预测
传统制造
2020-11-01
来源:聚焦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石化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解读
查看原文
全球主要地区表面活性剂产品人均年消费量
传统制造
2020-11-01
来源:聚焦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石化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解读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